料盘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6682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盘支撑装置以及包括其的送料器。该装置包括:用于供料盘套入的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的径向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柱的通孔;防止所述料盘从所述支撑柱上脱落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容纳在所述通孔内的弹性件,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顶触的挡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顶触的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支撑柱与防脱组件的一体化,结构简单,杜绝了料盘脱落及混料、贴片机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装卸料盘步骤简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盘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料器组件,特别是一种料盘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送料器是指用于输送材料的机器,无论是在轻工业还是在重工业都是不可缺少的 传输设备。尤其是在贴片机中,送料器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有的送料器料盘支撑装置中,支撑柱与防脱塞为分离的两部分,在装卸料盘前 都必须先将防脱塞取下,待料盘装卸后再将防脱塞装上。由于防脱塞拔插频次高,防脱塞很 容易遗失或损伤,操作相对繁琐,影响操作效率,且容易造成料盘脱落,带来机械无法正常 运行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支撑柱与防脱塞一体化的料盘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料盘支撑装置。这种支撑装置的支撑 柱与防脱组件实现了一体化,并且能有效防止料盘脱落。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盘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供料盘套入的 支撑柱,沿支撑柱的径向设置有贯穿支撑柱的通孔;防止料盘从支撑柱上脱落的防脱组件, 防脱组件包括容纳在通孔内的弹性件,与通孔的第一端连接并与弹性件的第一端部顶触的 挡件,以及与弹性件的第二端部顶触的顶块。 通过本技术提出的料盘支撑装置,将防脱组件连接并限制在支撑柱内,能实 现支撑柱与防脱组件的一体化,防止了防脱组件因为经常装卸而造成的易丢失或易损坏, 进而防止了料盘的脱落,杜绝了因此而造成的机械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同时,该料盘支撑 装置的设置简化了装卸料盘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构造成能够使顶块伸出通孔外,并能在料盘的作用下使 顶块回缩到通孔中。这一设置有效实现了顶块对料盘的阻挡作用,并且能够在料盘装卸时, 不妨碍装卸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块具有能与弹性件的第二端部接触的受力端,以及能从通孔 的第二端伸出到支撑柱表面之外的凸出端。顶块的受力端用于与弹性件相互受力,而凸出 端能有效凸出到支撑柱表面之外,起到对料盘的阻挡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的第二端设有阻挡结构,阻挡结构的尺寸小于受力端的尺 寸。这一设置能防止顶块从通孔内脱出,有效增加了料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块的凸出端和受力端的高度比可通过改变挡件与通孔以及阻 挡结构的角度和尺寸关系进行调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顶块凸出端和受力端的高度 比为4. 5 :5. 5。这一设置可确保顶块的凸出端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能保证顶块 不会因磨损等原因轻易脱出,极大地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块凸出端的表面为弧形表面,阻挡结构为内倒角。弧形表面凸 出端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料盘装卸时造成的顶块磨损,更可令装卸动作更加顺畅。内倒角的 设置使得通孔第一端的直径稍小于顶块的最大尺寸,能有效并较为贴合地抵住顶块,既能 防止整个防脱组件中的任一部分脱出,并保证顶块的凸出端尽可能的大,又能在加工简单 的前提下增加端口的强度。这一简单的设置非常方便且巧妙地构成了料盘支撑装置工作的 基本前提之一,即该内倒角可将防脱组件限制在支撑柱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顶块为 球体,且内倒角为45°。将顶块设置成球形不仅有利于球形表面能让装卸料盘的动作更加 顺畅,减少零件的磨损,还能保证顶块与弹性件和支撑柱间配合更加方便,同时还减小了采 购和加工的难度,极大地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制造成本。45°内倒角的设置能确保顶块的 突出程度和顶块限制在支撑柱内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平衡。既防止了因为内倒角角 度过大导致的凸出端高度过小,又保证了顶块不会因为内倒角角度过小导致的定位不稳定 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的第一端设有螺纹,挡件与通孔为螺纹连接。在一个优选的 实施例中,挡件的高度与通孔的螺纹长度比为1:1. 2。螺纹连接可确保挡件和通孔的位置关 系,并能方便调节挡件位置,能达到改变弹性件形变量,进而改变顶块下沉所需要的力的作 用。挡件的高度与通孔的螺纹长度比为1:1.2,这一设置能确保挡件的位置有调节量,同时 也给弹性件和顶块留一定的可运动位置,使料盘支撑装置更加人性化,并可根据具体情况 随时对装置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的端面上设有轴向安装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 孔为螺纹孔。这一设置能方便的将料盘支撑装置固定于送料器上,并能在需要时进行调整 或拆卸。 在料盘装卸时,料盘挤压顶块,给弹性件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形变或形变更加明 显,顶块被压下到支撑柱内,料盘顺利装卸。当料盘装卸完时,弹性件的恢复力促使弹性件 将顶块顶回原位,顶块的凸出端再次伸出支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料盘支撑柱包括用于供料盘套入的支 撑柱,以及容纳于支撑柱内的防脱组件,有效实现了料盘支撑装置的一体化。此外,防脱组 件中的顶块能在料盘作用下缩回到支撑柱内部,在料盘通过后又回到原位,有效简化了料 盘装卸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料盘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脱组件与支撑柱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料盘支撑装置与料盘和送料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料盘支撑装置10的整体结构。整个料盘 支撑装置10 (以下简称装置10)均能用不锈钢制成,用不锈钢制成能防止装置10生锈,并 能减缓磨损。装置10包括支撑柱20和防脱组件,其中,防脱组件容纳并连接于支撑柱20 之中,有效实现了料盘支撑装置10的一体化。另外,支撑柱20的端面上还设有轴向安装孔 24,安装孔24能为螺纹孔,能方便的将料盘支撑装置10固定于送料器70 (见图3)上,并能 在需要时进行调整或拆卸。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料盘支撑装置10的防脱组件的结构和其 与支撑柱20的装配关系。防脱组件包括顶块30、弹性件40和挡件50,其中,顶块30、弹性 件40和挡件50均容纳于支撑柱20上的通孔22内。通孔22沿支撑柱20的径向设置,其 第一端设有螺纹结构23,第二端设有阻挡结构21,该螺纹结构23用于将通孔22与挡件50 相连接。弹性件40的第一端面与挡件50相顶触,其第二端面与顶块30的受力端32相顶 触。顶块30与阻挡结构21相抵,且其凸出端31能伸出支撑柱20的表面之外。另外,顶块 30的受力端32的尺寸要大于支撑柱20的阻挡结构21的尺寸,以防止顶块30脱出料盘支 撑装置10。这种结构实现了防脱组件与支撑柱20的一体化,并能有效保证一体化后防脱组 件不会对装卸料盘60 (见图3)造成阻碍。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料盘支撑装置10与料盘60和送料器70之间的装配关系。其 中,料盘60套在料盘支撑装置10上,而料盘支撑装置10通过安装孔24与送料器70相连 接。 顶块30的凸出端和受力端的高度比可通过改变挡件50与通孔22以及阻挡结构 21的角度和尺寸关系进行调整。凸出端31和受力端32的高度比为4. 5 :5. 5时为最佳,此 时,可保证凸出端31可有效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料盘套入的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的径向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柱的通孔;防止所述料盘从所述支撑柱上脱落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容纳在所述通孔内的弹性件,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顶触的挡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顶触的顶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料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供料盘套入的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的径向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柱的通孔; 防止所述料盘从所述支撑柱上脱落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容纳在所述通孔内 的弹性件,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顶触的挡件,以及与所述 弹性件的第二端部顶触的顶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构造成能够在所述弹 性件的作用下伸出所述通孔外,并能在所述料盘的作用下回缩到所述通孔中。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具有能与所述弹性件 的第二端部接触的受力端,以及能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伸出到所述支撑柱表面之外的凸出 端。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怡峰褚仁利李银胡高阳黄天赐刘海湘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