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57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56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连接器本体、一刺破端子座及一活动盖。连接器本体包含多个刺破端子。刺破端子座装设于连接器本体上。刺破端子座包含相连的一座体部及至少一枢接部。座体部具有一表面。这些刺破端子穿设刺破端子座并凸出于表面。枢接部具有至少一枢接孔。活动盖包含相连的一盖板部及至少一枢轴部。枢轴部枢设于枢接孔而令活动盖具有一覆盖位置及打开位置。活动盖位于覆盖位置时,盖板部覆盖这些刺破端子。其中,枢接孔具有沿表面的法线方向的一第一孔径,且第一孔径大于枢轴部的外径而令盖板部可沿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座体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相异孔径的枢接孔的电连接 器。 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用来串接线材与装置,而为了提升线材与电连接器间的组装速度,电 连接器通常会设有一刺破端子座及一活动盖。刺破端子座具有一座体及多个刺破端子,这 些刺破端子凸出于座体。活动盖具有对应这些刺破端子的多个理线槽,且活动盖可沿一枢 接轴线相对座体转动。线材与电连接器组装时,先将各线材分别固定于活动盖上的各理线 槽,再将活动盖盖上,以令各刺破端子刺破各线材的表皮而令各刺破端子与线材内部电性 连接。然而,活动盖与座体受到枢接的限制,使得活动盖与座体间的间距是自枢接轴线朝外 递减,以及刺破端子的抵压力量不均匀,进而造成部分刺破端子未刺破线材而导致电连接 器与线材的组装良率下降。因此,如何在活动盖与座体的枢接限制之下,提升电连接器与线 材间组装良率,将是业者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以在活动盖与座体的枢接限制之 下,提升刺破端子与线材间电性连接的良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 -连接器本体,包含多个刺破端子; -刺破端子座,装设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该刺破端子座包含相连的一座体部及至 少一枢接部,该座体部具有一表面,该些刺破端子穿设该刺破端子座并凸出于该表面,该枢 接部具有一枢接孔;以及 -活动盖,包含相连的一盖板部及至少一枢轴部,该枢轴部枢设于该枢接孔而令 该活动盖具有一覆盖位置及一打开位置,该活动盖位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盖板部覆盖该些 刺破端子; 其中,该枢接孔具有沿该表面的一法线方向的一第一孔径,且该第一孔径大于该 枢轴部的一外径而令该盖板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该座体部。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本体更包含一容置壳、一传输电路板及一电性接 头,该传输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壳内,该些刺破端子设置于该传输电路板上,该刺破端子座 设置于该容置壳,以令该传输电路板夹设于该刺破端子座与该容置壳之间,该电性接头设 置于该容置壳,并电性连接于该传输电路板。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包含一理线架,该理线架具有多个理线槽,该理线架能够 拆卸地设于该活动盖,令该理线架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该座体部而令该些刺破端子 分别位于该些理线槽内。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座体部具有多个穿孔,该些刺破端子穿过该些穿孔而凸 出该表面。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枢接孔具有远离该传输电路板的一第一端及靠近该传输 电路板的一第二端,该枢轴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该座体部滑动而自该枢接孔的该第一 端滑移至该枢接孔的该第二端。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定义一第一方向正交于该法线方向,该枢接孔具有沿该第 一方向的一第二孔径,且该第二孔径等于该枢接轴的该外径,以及该第一孔径大于该第二 孔径。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该活动盖位于该覆盖位置时,该枢轴部具有沿该法线方 向的一第一轴径以及沿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轴径,该第一轴径小于该第二轴径,且该第二 轴径等于该第二孔径。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 一连接器本体,包含多个刺破端子; 一刺破端子座,装设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该刺破端子座包含相连的一座体部及至 少一枢轴部,该座体部具有一表面,该些刺破端子凸出于该表面;以及 一活动盖,包含相连的一盖板部及至少一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一枢接孔,该枢轴 部枢设于该枢接孔而令该活动盖具有一覆盖位置及一打开位置,该活动盖位于该覆盖位置 时,该盖板部覆盖该些刺破端子; 其中,该枢接孔具有沿该表面的一法线方向的一第一孔径,且该第一孔径大于该 枢轴部的一外径而令该盖板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该座体部。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本体更包含一容置壳、一传输电路板及一电性接 头,该传输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壳内,该些刺破端子设置于该传输电路板上,该刺破端子座 设置于该容置壳,以令该传输电路板夹设于该刺破端子座与该容置壳之间,该电性接头设 置于该容置壳,并电性连接于该传输电路板。 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定义一第一方向正交于该法线方向,该枢接孔具有沿该第 一方向的一第二孔径,该枢轴部具有沿该法线方向的一第一轴径以及沿该第一方向的一第 二轴径,该第一轴径小于该第二轴径,且该第二轴径等于该第二孔径。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枢接孔具有沿法线方向的第一孔径,且第一 孔径大于枢轴部的外径而令盖板部可沿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座体部。如此一来,盖板 部可带动理线架垂直向下与刺破端子结合,进而改善传统各刺破端子抵压力量不均匀的问 题,以提升电连接器与线材间的组装良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刺破端子座与活动盖相分解的部分侧视不意图; 图4至图6B为图1的活动盖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连接器 100连接器本体 110容置壳 111容置槽 112第一勾扣结构 120传输电路板 121 叠置面 130 第一刺破端子 140 第二刺破端子 150 电性接头 200 刺破端子座 210 座体部 211 第一阶梯面 212 第二阶梯面 220 枢接部 220' 枢接轴 221 枢接孔 221a 第一端 221b 第二端 300 理线架 310 载线板部 311 第一^^扣结构 312 穿孔 320 第一延伸部 330 第二延伸部 340 覆盖部 350 第一穿线槽 351 第一正向穿线口 360 第二穿线槽 361 第二正向穿线口 362 侧向穿线口 [0061 ] 400 活动盖 410 盖板部 411 凹槽 412 第二卡扣结构 413 第二卡勾结构 420 枢轴部 420' 枢接部 421 枢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刺破端子座与活动盖相分解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包含一连接器本体100、一刺破端子座200、一理线架300 及一活动盖400。 连接器本体100包含一容置壳110、一传输电路板120、多个刺破端子及一电性接 头150。容置壳110具有一容置槽111及一第一勾扣结构112。传输电路板120设置于容 置壳110的容置槽111内。传输电路板120具有一叠置面121。这些刺破端子电性连接于 传输电路板120。电性接头150设置于容置壳110,并电性连接于传输电路板120。其中, 这些刺破端子包含多个第一刺破端子130及多个第二刺破端子140,这些第一刺破端子130 的长度大于这些第二刺破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连接器本体,包含多个刺破端子;一刺破端子座,装设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该刺破端子座包含相连的一座体部及至少一枢接部,该座体部具有一表面,该些刺破端子穿设该刺破端子座并凸出于该表面,该枢接部具有一枢接孔;以及一活动盖,包含相连的一盖板部及至少一枢轴部,该枢轴部枢设于该枢接孔而令该活动盖具有一覆盖位置及一打开位置,该活动盖位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盖板部覆盖该些刺破端子;其中,该枢接孔具有沿该表面的一法线方向的一第一孔径,且该第一孔径大于该枢轴部的一外径而令该盖板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该座体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连接器本体,包含多个刺破端子; 一刺破端子座,装设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该刺破端子座包含相连的一座体部及至少一 枢接部,该座体部具有一表面,该些刺破端子穿设该刺破端子座并凸出于该表面,该枢接部 具有一枢接孔;以及 一活动盖,包含相连的一盖板部及至少一枢轴部,该枢轴部枢设于该枢接孔而令该活 动盖具有一覆盖位置及一打开位置,该活动盖位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盖板部覆盖该些刺破 端子; 其中,该枢接孔具有沿该表面的一法线方向的一第一孔径,且该第一孔径大于该枢轴 部的一外径而令该盖板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该座体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更包含一容置壳、一传 输电路板及一电性接头,该传输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壳内,该些刺破端子设置于该传输电 路板上,该刺破端子座设置于该容置壳,以令该传输电路板夹设于该刺破端子座与该容置 壳之间,该电性接头设置于该容置壳,并电性连接于该传输电路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理线架,该理线架具有多个 理线槽,该理线架能够拆卸地设于该活动盖,令该理线架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靠近该座 体部而令该些刺破端子分别位于该些理线槽内。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部具有多个穿孔,该些刺破端 子穿过该些穿孔而凸出该表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孔具有远离该传输电路板的 一第一端及靠近该传输电路板的一第二端,该枢轴部能够沿该法线方向相对该座体部滑动 而自该枢接孔的该第一端滑移至该枢接孔的该第二端。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素惠杨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浩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