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477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并包括多个角部、周边间隙面和相同的上下侧,上下侧中包括位于参考平面的支承面,其彼此平行且平行于中性平面,其位于参考平面之间中间,间隙面以直角朝中性平面延伸。沿上下侧有主切削刃,分别包括位于角部的鼻刃和两个主刃,主刃朝鼻刃汇聚且位于关于中性平面倾斜的前端面,主刃过渡到辅助切削刃,其平行于中性平面延伸并将沿车削刀片的同一侧的每对主切削刃分开,切屑导向引导面位于切削刃的切屑面内侧。主切削刃具有大体正的几何形状,切屑面和间隙面间的切削刃的楔角沿鼻刃和两个主刃的任意截面是锐角。主切削刃变得容易切削并产生能通过位于内侧的引导面以谨慎但明显的方式引导的切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的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该车削刀片包括多个角 部、周边间隙表面和相同的上侧和下侧,在相同的上侧和下侧包括:平坦的支承表面,该平 坦的支承表面位于参考平面中,所述参考平面彼此平行且平行于中性平面,所述中性平面 位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中间,并且所述间隙表面以直角朝所述中性平面延伸;多个主切削 刃,所述多个主切削刃沿着上侧以及下侧形成,并单独地包括位于角部内的鼻刃和两个主 刃,所述两个主刃朝鼻刃汇聚,并相对于平分线偏离,其中,所述鼻刃形成在前切屑部分表 面和间隙表面的凸形部分之间,且因此具有弓形的切削刃线,而主刃形成在侧向切屑部分 表面和间隙表面的平坦部分之间,且因此具有直的切削刃线,至少主刃的切削刃线位于共 同的角部平面中,所述共同的角部平面在相应的参考平面的方向上相对于中性平面倾斜, 所述主刃过渡到辅助切削刃,所述辅助切削刃平行于中性平面延伸且将放置在角部中的成 对的主切削刃分开,除此之外,切屑控制引导表面位于所述切屑部分表面内侧。
技术介绍
大体关于车削 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附图1进行参考,其中在工件2的常规的外部加工期 间,大体示意车削刀具1。刀具1包括刀夹3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可替换的车削刀片4。 在此情况中,在刀具平行于工件2的中心轴线C1纵向进给,更确切而言在箭头F的方向上 纵向进给的同时,工件2旋转(在旋转方向R上旋转)。每转的纵向进给由?指示,而切削深 度指示为在纵向进给的方向和包括在车削刀片内的主刃之间的进入角度指示为κ。在 所示出的实例中,κ为95°。应进一步指出的是,所示出的车削刀片4具有菱形基本形状 并包括两个具有80°的角度的锐角角部和两个具有100°的角度的钝角角部。以此方式, 获得了在车削刀片和工件的所生成的表面之间的5°的刀具后部间隙 〇。通常,刀夹3由 钢制成,而车削刀片4由硬质合金等制成。 在所有类型的包括车削的金属的切屑移除加工中,原则是切屑弯曲地生成,即 在移除时刻之后,切屑马上获得被弯曲这一固有的目的。切屑的形状,特别是其曲率半径由 若干因素确定,与车削相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刀具的进给、切削刃的前角、所关注的切削深 度以及工件的材料。在移除之后,切屑将垂直于切削刃的每个无穷小的部分移动。如果切削 刃是直的,则切屑因此变成平坦或横截面是矩形的,但如果切削刃是完全或部分地弯曲的, 则切屑也变成在横截面上是完全或部分地弯曲的。 对于车削过程具有关键重要性的另一个因素是所谓的切削刃的切削几何形状的 选择。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将切削刃分为两种类型,即一方面是具有正的切削几何形状的 切削刃,而另一方面是具有负的切削几何形状的切削刃。在第一情况中,在一起形成切削刃 的切屑表面和间隙表面之间的切削刃的楔角小于90°,即锐角,而在第二种情况中,切削刃 的楔角为90° (或更大)。具有正的切削几何形状的切削刃和具有负的切削几何形状的切 削刃之间的差异在于,在正的切削几何形状的情况中,可通过在切屑和所生成的表面之间 形成楔形而升起切屑,而在负的切削几何形状的情况中,在折断切屑时,将切屑在其自身前 方推动。因此,正的切削几何形状一般地比负的切削几何形状更容易切割,且比负的切削几 何形状产生具有更大的曲率半径的切屑。 为提供另外的与车削相关的产生的切屑的属性的背景理解,考虑如下比喻,所述 比喻被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用于解释具有不同的宽度/厚度的切屑具有不同的可弯曲性 的事实。因此,薄且窄的切屑可与纤细的草叶相比,而厚的切屑可与硬的芦苇相比。类似于 草叶,薄的切屑如果遇到具有相邻的且具有或多或少的陡度的斜面引导表面的形式的障碍 物则能够不很困难地弯曲,而硬的芦苇状的切屑可能在相同的条件下折断;这导致较高的 声音水平、较大的切削力、车削刀片的短的寿命以及高的发热并可能伴随着粘着。 与车削相关,切屑控制和切屑评估不仅对于加工结果而且对于有效、无问题的操 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移除的切屑不被任何引导表面或断屑器引导,则切屑将以不受控 的且不希望的方式形成。因此,薄且可弯曲的切屑(类似于草叶)可能卷曲为长的电话线 状的、具有明显的直径的螺旋形形式,这可能碰到工件的已生成的表面且损坏所述表面,且 总是缠绕在包括在其中进行加工的机床内的刀具或其它部件中。另一方面,如果切屑较厚 且较硬,则在移除之后不久,切屑可能碰到陡的倾斜的引导表面上,而且将发生其它问题, 例如倾向于使切屑过度折断,发热极大,这可能导致粘着,且使车削刀片在切削中变钝,以 及在切屑引导表面内出现过早的磨损损坏。因此,如果引导表面距切削刃的切削刃线的距 离及其倾斜角度使得切屑被小心地引导离开,使得切屑可断裂为更小的碎片,例如通过被 卷曲和碎裂开而断裂,或使得切屑碰在车削刀片的间隙表面上且在所述间隙表面上断为碎 片,则可获得希望的切屑控制。即使偶然形成了螺旋形切屑而非短的碎片,也希望使切屑具 有小的直径和有限的长度。 在这方面,应指出的是良好的切屑控制和切屑评估在放置在可密封的壳体内的且 周期性地无人操作的现代的软件控制的车削机床中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切屑不会被分为更 小的碎片(或小的螺旋形形式),则切屑可能被包括在机器内的传送带带走,而形成难以处 理的切屑团,在机器为无人操作的机器时,所述切屑团可能迅速导致机器的关机和严重损 坏。 现有抟术 前文中一般所述类型的双面车削刀片通过US4411565已知。所述已知的车削刀片 的一般优势在于主切削刃的两个直的主刃位于共同的角部平面中,所述角部平面相对于车 削刀片的中性平面以一定角度倾斜。以此方式,工作的直的主刃能够以期望方式相对于旋 转工件水平地定向,同时分别在当前的角部中连接到主刃和鼻刃的分别为平坦和弓形的间 隙部分表面获得了与工件的良好的间隙。然而,已知的车削刀片的烦扰的劣势是:一起形成 主切削刃的鼻刃和两个主刃具有负的切削几何形状,这是因为所述鼻刃和主刃形成在切屑 表面和间隙表面之间,所述切屑表面和间隙表面相互之间形成了 90°的角度,即沿着主切 削刃的切削刃的楔角在其整体上达到90°。虽然实际上,这意味着主切削刃变强,但另一方 面比具有正的切削几何形状的切削刃具有明显更钝的切削。该负的切削几何形状在小到中 等尺寸的切削深度下的精车削和中等车削中是特别不利的,其原因尤其是如下事实:切削 刃可能戳入到被加工的材料中且使沿着工件的最初走刀中断。此外,其中包括切屑导向引 导表面的平台或切屑成型器是楔形形状的(在平面立面下观察时),切屑表面和引导表面通 过横截面V形的斜道分开,在所述斜道上方,切屑必须通过,而在到达引导表面之前无任何 相邻的支承。此外,各个单独的引导表面以相当陡的角度(45° )升高,这使得在切削深度 和进给较大时产生的厚且硬的切屑(类似于芦苇)将以较大的力碰到引导表面上,而且有明 显的生热。而且,位于距鼻刃最远处的引导表面靠近切削刃的切削刃线定位的事实明显地 有助于此;这意味着宽的、厚的切屑在碰到引导表面上时,其在移除时刻(其中切屑为红热 的且塑形的切屑)没有时间被合适地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特征 本专利技术旨在减轻通过US4411565已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所述车削刀片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且所述车削刀片包括多个角部(J1、J2、J3、J4)、周边间隙表面(9)和相同的上侧和下侧(5a、5b),在所述相同的上侧和下侧(5a、5b)中包括:平坦的支承表面(8),所述平坦支承表面(8)位于参考平面(US、LS)中,所述参考平面(US、LS)彼此平行且平行于中性平面(NP),所述中性平面(NP)位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中间,并且所述间隙表面(9)以直角朝所述中性平面(NP)延伸;多个主切削刃(12),所述多个主切削刃(12)沿着所述上侧以及所述下侧形成,并且所述多个主切削刃(12)分别包括位于角部中的鼻刃(14)和两个主刃(15),所述主刃(15)朝所述鼻刃(14)汇聚并关于平分线(B1)偏离,其中,所述鼻刃(14)形成在前切屑部分表面(16a)和所述间隙表面(9)的凸形部分(11)之间,且因此具有弓形的切削刃线(EL14),而所述主刃(15)形成在侧向切屑部分表面(16b)和所述间隙表面(9)的平坦部分(10)之间,且因此具有直的切削刃线(EL15),至少所述主刃(15)使所述主刃(15)的所述切削刃线(EL15)位于共同的角部平面(CP)中,所述共同的角部平面(CP)在相应的参考平面(US、UL)的方向上关于所述中性平面(NP)倾斜,并且所述主刃(15)过渡到辅助切削刃(19),所述辅助切削刃(19)平行于所述中性平面(NP)延伸,并将放置在角部中的成对的主切削刃(12)分开,除此之外,切屑控制引导表面(21、24)位于所述切屑部分表面(16a、16b)内侧,其特征在于,各个单独的主切削刃(12)具有大体正的切削几何形状,使得不仅各个单独的主刃(15)的所述切屑部分表面(16b)和所述间隙部分表面(10)之间的切削刃的楔角(α2),而且所述鼻刃(14)的所述切屑部分表面(16a)和所述间隙部分表面(11)之间的切削刃的楔角(α1)在沿着相应的切削刃线(EL15、EL14)的任意截面上都是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0 SE 1350348-71. 一种双面可转位车削刀片,所述车削刀片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且所述车削刀片包 括多个角部(Jl、J2、J3、J4)、周边间隙表面(9)和相同的上侧和下侧(5a、5b),在所述相同 的上侧和下侧(5a、5b)中包括:平坦的支承表面(8),所述平坦支承表面(8)位于参考平面 (US、LS)中,所述参考平面(US、LS)彼此平行且平行于中性平面(NP),所述中性平面(NP) 位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中间,并且所述间隙表面(9)以直角朝所述中性平面(NP)延伸;多 个主切削刃(12),所述多个主切削刃(12)沿着所述上侧以及所述下侧形成,并且所述多个 主切削刃(12)分别包括位于角部中的鼻刃(14)和两个主刃(15),所述主刃(15)朝所述鼻 刃(14)汇聚并关于平分线(B1)偏离,其中,所述鼻刃(14)形成在前切屑部分表面(16a)和 所述间隙表面(9)的凸形部分(11)之间,且因此具有弓形的切削刃线(EL14),而所述主刃 (15)形成在侧向切屑部分表面(16b)和所述间隙表面(9)的平坦部分(10)之间,且因此具 有直的切削刃线(EL15),至少所述主刃(15)使所述主刃(15)的所述切削刃线(EL15)位于 共同的角部平面(CP)中,所述共同的角部平面(CP)在相应的参考平面(US、UL)的方向上 关于所述中性平面(NP)倾斜,并且所述主刃(15)过渡到辅助切削刃(19),所述辅助切削刃 (19)平行于所述中性平面(NP)延伸,并将放置在角部中的成对的主切削刃(12)分开,除此 之外,切屑控制引导表面(21、24)位于所述切屑部分表面(16a、16b)内侧,其特征在于,各 个单独的主切削刃(12)具有大体正的切削几何形状,使得不仅各个单独的主刃(15)的所 述切屑部分表面(16b)和所述间隙部分表面(10)之间的切削刃的楔角(α 2),而且所述鼻刃 (14) 的所述切屑部分表面(16a)和所述间隙部分表面(11)之间的切削刃的楔角(αι)在沿 着相应的切削刃线(EL15、EL14)的任意截面上都是锐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不仅所述主刃(15)的所述切削刃线 (EL15),而且所述鼻刃(14)的所述切削刃线(EL14)都共同地位于所述角部平面(CP)中。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12)的所述切削 刃的楔角(α )从沿着在所述主刃(15)之间的所述平分线(Β1)的截面(VII)上的最小值 (a J朝更靠近各个单独的辅助切削刃(19)处的最大值(α 2)增加。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尼·洛夫马茨·谢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