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131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37
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的框架、设有扇叶和马达的蜗牛壳、收纳电路板和电源接线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遮盖第一开口的面罩,所述马达和电气部件收纳盒设于框架内,所述框架的第二开口处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开口的近旁设有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和排出雨水的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延长产品寿命及提高性能,具有阻拦雨水倒流进入到室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的框架、设有扇叶和马达的蜗牛壳、收纳电路板和电源接线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遮盖第一开口的面罩,所述马达和电气部件收纳盒设于框架内,所述框架的第二开口处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开口的近旁设有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和排出雨水的排水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延长产品寿命及提高性能,具有阻拦雨水倒流进入到室内的效果。【专利说明】取暖换气扇
本技术是关于取暖换气扇,特别是关于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换气扇。
技术介绍
图1A、图1B是公知技术示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公知的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 换气扇1,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 2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 3的框架4、设有扇 叶10和马达5的蜗牛壳6、收纳电路板和电源接线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7、对室内空气进行 加热的加热器8以及遮盖第一开口 2的面罩9。 由于取暖换气扇1安装于窗户上,所以,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 3部分是设置在室 外的,当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时,譬如刮强台风伴随降雨时,雨水会随着强台风穿过与室外 连通的第二开口 3而倒流进入到取暖换气扇内,最终流到室内,换句话说,取暖换气扇的水 密性不能被确保。 而且,公知的安装于窗户上的取暖换气扇1,其马达5和电气部件收纳盒7都是设 于框架4外部的,马达5和电气部件收纳盒7这样长期暴露在室外的话,由于紫外线或雨水 很容易生锈并老化,最终会导致产品的寿命缩短;并且,当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时,譬如刮 强台风伴随降雨时,雨水会侵入马达5和电气部件收纳盒7内,而导致其被损坏,而且,雨水 可能会倒流进入到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延长产品寿命及提高性能、阻拦雨水倒流进入到室 内的取暖换气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 开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的框架、设有扇叶和马达的蜗牛壳、收纳电路板和电源接线 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遮盖第一开口的面罩,所述马达 和电气部件收纳盒设于框架内,所述框架的第二开口处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开口的近旁设 有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和排出雨水的排水结构。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延长产品寿命及提高性能,具有阻拦雨水倒流进入到室 内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是公知技术示意图之一; 图1B是公知技术示意图之二;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总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去掉面罩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去掉面 罩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取暖换气扇10,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 21和 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 22的框架20、设有扇叶26和马达27的蜗牛壳30、收纳电路板和电 源接线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40、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50以及遮盖第一开口 21的 面罩60,所述蜗牛壳30和所述马达27和电气部件收纳盒40设于框架20内,所述框架20 的第二开口 22处设有格栅23,所述格栅23突出于第二开口 22向下而设置。 所述第二开口 22的近旁设有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和排出雨水的排水结构。所述 蓄水结构为与框架20 -体形成、位于第二开口 22的周围的凹部70 ;所述排水结构为形成 于凹部70的开孔80。 当将取暖换气扇10安装于窗户上后,由于马达27和电气部件收纳盒40设于框架 20内,即马达27和电气部件收纳盒40不像公知技术那样直接暴露于室外,而且,即使当室 外为较恶劣天气的强台风伴随降雨时,也避免了雨水等直接接触到马达27和电气部件收 纳盒40。 当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时,譬如刮强台风伴随降雨时,雨水会随着强台风穿过设 置于室外的、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 22,通过突出于第二开口 22向下而设置的格栅23,雨 水随着台风先喷溅到格栅23上,通过格栅23,雨水与格栅23接触并弹回或是附着于格栅 23,防止雨水进入第二开口 22内,即使有少量雨水穿过格栅23而进入到第二开口 22,雨水 与框架20的内部接触而落下,通过与框架20 -体形成、位于第二开口 22的周围的凹部70 可以将雨水接住,即凹部70成为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而且,凹部70还设有开孔80,当雨 水蓄积到凹部70后,通过凹部70设有的开孔80,雨水可以迅速地排出室外,即开孔80成为 排水结构。如此,防止雨水倒流进入到室内。 凹部70的底面71可以为向开孔80侧的下方倾斜而设置,所述开孔80位于凹部 70的底面71的面向地面的最低位置。由于凹部70还设有开孔80,而凹部70的底面71为 向开孔80侧的下方倾斜而设置,开孔80位于凹部70的底面71的面向地面的最低位置,所 以,当雨水蓄积到凹部70后,通过向开孔80侧的下方倾斜设置的凹部70的底面71以及位 于凹部70的底面71的最低位置的开孔80,可以引导雨水通过重力作用迅速地流到开孔80 内,即雨水可以通过倾斜的凹部70的底面71以及位于凹部70的底面71的最低位置的开 孔80移动而迅速地排出室外。 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开 孔80为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共设置两个,分别设于凹部70的底面71的最低位置的左右两 端,这样的话,当取暖换气扇10安装到窗户上时,水平方向稍有倾斜的话,无论是向左倾斜 还是向右倾斜,通过分别设于凹部70的底面71的最低位置的左右两端的开孔80,雨水都可 以顺畅而迅速地排出室外。即使取暖换气扇10为左右倾斜的设置状态,也可以防止雨水进 一步倒流进入到室内。 再如图3和图4所示,开孔80处还设有排水管81。通过在开孔80处设置排水管 81,该排水管81的直径为大于或等于6mm,小于8或等于mm,长度为30-80mm,这样的话,排 水管81内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即重力大于室外的风压,所以,雨水可以很容易从排水管81 排到室外,也就是说,雨水难于从排水管81进入到取暖换气扇10内,即通过在开孔80处设 置排水管81,不但使进入到第二开口 22内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室外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雨 水从凹部70的开孔80倒流而进入到取暖换气扇10内,最终流到室内。防止雨水进一步倒 流进入到室内。 再如图3所示,所述框架20的第一开口 21侧的下方设有挡水板24,所述挡水板 24突出于框架20的底面25而设置。更进一步,可以在所述框架20的第一开口 21侧的下 方与挡水板24之间设有防水海绵28。通过框架20的第一开口 21侧的下方设有的挡水板 24和防水海绵28,可以阻挡雨水流向室内,而且,由于所述挡水板24为突出于框架20的底 面25而设置,即挡水板24高于框架20的底面25而设置,譬如,高于4-10mm而设置,所以, 即使有较多雨水冲出蓄水结构时,通过挡水板24,雨水与挡水板24接触弹回并返回蓄水结 构,所以,可以有效地进行阻挡。并且,还在框架20的第一开口 21侧的下方与挡水板24之 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的第一开口和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开口的框架、设有扇叶和马达的蜗牛壳、收纳电路板和电源接线部的电气部件收纳盒、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遮盖第一开口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和电气部件收纳盒设于框架内,所述框架的第二开口处设有格栅,所述第二开口的近旁设有收纳雨水的蓄水结构和排出雨水的排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铸生张钦岚袁洪坚张智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