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型海藻生产单细胞饵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586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大型海藻生产单细胞饵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将食藻的软体动物经研磨加水匀浆,过滤后,冷冻离心收集滤液,再加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为细胞解离液。在细胞解离液中,放入大型海藻,2~3小时后就分离成单细胞,即为单细胞饵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生产时间短,产量高,质量好,都为活性饵料。这种饵料喂动物幼体易消化吸收,幼体存活率高,不败坏水质。用这种饵料养亲贝与用单细藻饲养,具有同样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饲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海洋动物食用的饵料。海产动物育苗的幼体,如牡蛎、扇贝、鲍、海参、海胆、对虾、毛蟹、牙鲆等幼体和滤食性动物亲体如贝类,都是以微型藻即单细胞藻类作为饵料。但是单细胞藻的生产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培育过程中,常因气候条件的不适宜或病害侵袭等原因,造成单细胞藻的严重缺乏,为了补充单细胞藻的严重不足,在海水动物育苗中目前都采用豆浆、面包酵母或螺旋藻粉及大型藻研磨液等作为饵料,以代替天然单细胞藻。这些代用品在海水中极易腐败变质,造成水质恶化,病原体滋生等,给海产动物育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上述原因,联想到大型海藻能够放散孢子即单细胞,这些单细胞就是海产动物幼体和滤食动物的天然饵料。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海洋生物高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锐意研究从食藻动物制备细胞解离液,将大型海藻解离成单细胞,作为海产动物育苗幼体和滤食性亲体的饵料,用于水产动物育苗。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将食藻的软体动物经研磨加水匀浆,过滤后,冷冻离心收集滤液,再加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为细胞解离液,在细胞解离液中,放入大型海藻,2~3小时后就分离成单细胞,即为单细胞饵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生产时间短,产量高,质量好,都为活性饵料。这种饵料喂动物幼体易消化吸收,幼体存活率高,不败坏水质。用这种饵料养亲贝与用单细藻饲养,具有同样的效果。如将两类饲料混合投喂,可促进性腺生长发育,怀卵量大,并提前排卵排精。实施例取食藻海螺1千克,加1-3升蒸馏水磨碎匀浆,滤除壳肉,滤液经低温高速冷冻离心,加入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得海藻细胞解离液。再加2.5千克鲜紫菜,在25℃温度下,经过2~3小时,藻体细胞松散并解离成单细胞。用300~400目筛绢滤出单细胞即可作为饵料喂养育苗幼体和贝类亲体。作为本实施例的几点说明1.解离液可以集中制备,在低温条件下(-30℃)可保存数月,临用时在常温下解冻。2.本实施例中的鲜紫菜也可用冷藏菜。冷藏方法是将采集的鲜紫菜及时晒干(含水量约20%左右),装入食品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在-15℃至-20℃的冷库中,其保存时间约1年左右时间,细胞仍能存活。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先将食藻的软体动物经研磨加水匀浆,过滤后,冷冻离心收集滤液,再加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为细胞解离液,在细胞解离液中,放入大型海藻,2~3小时后就分离成单细胞,即为单细胞饵料。全文摘要一种,其特征是先将食藻的软体动物经研磨加水匀浆,过滤后,冷冻离心收集滤液,再加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为细胞解离液。在细胞解离液中,放入大型海藻,2~3小时后就分离成单细胞,即为单细胞饵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生产时间短,产量高,质量好,都为活性饵料。这种饵料喂动物幼体易消化吸收,幼体存活率高,不败坏水质。用这种饵料养亲贝与用单细藻饲养,具有同样的效果。文档编号A23K1/00GK1234979SQ9811020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戴继勋 申请人:青岛海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大型海藻生产单细胞饵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将食藻的软体动物经研磨加水匀浆,过滤后,冷冻离心收集滤液,再加氯化钠渗透压稳定剂,即为细胞解离液,在细胞解离液中,放入大型海藻,2~3小时后就分离成单细胞,即为单细胞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继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