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颖直流荧光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89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颖直流荧光灯装置,它包括灯管及其控制器,该控制器是由一个与灯管并联的启辉器,一个晶体管和电感线圈等有限几个元件构成的控制电路,启辉器的热丝为晶体管发射回路负载,由电阻R-[2]、R-[3]和稳压管D-[2]调整和控制荧光灯管的预热电流。该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无干扰,无频闪效应,寿命长,发光效率可提高10%以上,其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容易起动,电压波动时灯管电流也相当稳定,它适合于车厢、矿井以及要求无频闪等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照明的一种新颖直流萤光灯装置。已有的直流萤光灯,如匈牙利TUNGSRAM出品的F-TR直流萤光灯,其灯管内弧光放电的稳定是依靠外加串联电阻(白炽灯和线性电阻),故消耗较大能量,效率较低,又直流萤光灯的启点是关键问题之一,上述类型的辉光放电管在较低的直流电压下(约60V左右),便失去效应或产生复跳现象,复跳时灯管不断被启点和熄灭,严重地影响着灯管的寿命。另外一种所谓直流萤光灯装置,如火车车厢的照明是采用一直流变换器将44~60伏直流电源变换为33KHz左右的高频后加至萤光灯管上,其缺点是变换器需用较多的元件,成本较高,且易损坏;又萤光灯没有予热,故寿命较短;且经频率变换其效率降低,工作频率也对其它电气设备产生干扰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勿需频率变换,在相当低的直流电压下(如电压40伏左右),也可启点的高效经济的直流萤光灯装置。 附图说明图1是低压直流萤光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2是低压电流加热式启辉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低压直流萤光灯结构示意图。其中,1、启辉器;2、萤光灯管;3、泡壳;4、热丝;5、双金属片;6、引线;7、开关引线;8、支架;9、阳极引线;10、阳极(p);11、玻壳;12、灯丝或阴极(K);13、阴极引线;14、荧光粉。本专利技术由萤光灯管(灯管)〔2〕和萤光灯控制器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萤光灯管〔2〕是由阳极P〔10〕和阴极K或灯丝〔12〕密封在充惰性气体的玻壳〔11〕内构成;控制器是由与萤光灯管〔2〕并联的一个电流加热式启辉器〔1〕,一个电感线圈L,一只晶体管,两个稳压管三个电阻等有限几个元件构成的晶体管稳流电路,控制和稳定通过萤光灯管〔2〕的电流。下面作为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专利技术装置的控制器是由一个与灯管并联连接的电流加热式启辉器〔1〕(热启辉器)及一个晶体管和电感线圈L等构成。晶体管BG发射回路中的a-b间串接启辉器〔1〕的热丝〔4〕,而集电极回路中串有灯管〔2〕的灯丝K〔12〕等。为了使灯管〔2〕的启动电流大于灯管的工作电流,设置了由电阻R2、R3和稳压管D2组成的灯管予热电路,改变R2可以控制或调整灯管的予热电流,实现在2-3秒内启辉萤光灯。上述电感L的一端与直流电源E相连,另一端与灯管〔2〕的阳极P〔10〕和启辉器〔1〕内的常闭开关接点C相接,启辉器〔1〕内的d点与灯管〔2〕的阴极K(灯丝)的一端及稳压管D2的负端相连。考虑到灯管〔2〕电流的稳定,灯管〔2〕的电流大小由晶体管BG、电阻R1、启辉器〔1〕的加热丝〔4〕及稳压管D1所稳定的电压等元件控制。上述启辉器〔1〕如图2所示,是在密封真空或充惰性气体(氩-氮混合气)的玻壳〔3〕内设置热丝〔4〕和双金属片〔5〕,U型双金属片置于热丝上方,两者相距一间隙,并由支架〔8〕和引线〔6〕,开关引线〔7〕支撑并引出,热启辉器〔1〕其实质是一个延迟式常闭热开关。通常可选用5J18型双金属片和一小段加热钨丝制作。在其结构的形状和位置上应注意热启动的灵敏性。萤光灯管〔2〕,若考虑到直流低管压降的情况,其在结构上一端为阳极〔10〕,另一端为阴极K;阳极〔10〕选用宽为6mm,长为50~55mm的镍带或复镍铁带,并在该带的一面涂Ti-Hg合金,另一面涂复Er-Al16消气剂,阳极〔10〕的形状为椭圆形,焊接在芯柱的两根镍引线上,待灯管排气后(图中排气管略去未画)再进行热处理。这样可克服灯管的电泳现象。为适应直流低压下工作,要求灯管〔2〕的管压降至少低于电源电压4~5伏(如电源E=44伏,管压降≤40伏,而普通15W萤光灯管压降为52伏),在充、排气工艺上,在玻壳〔11〕内应充氩-氪混合气体,且管压降的大小除和氩-氪气体总压强有关外,还与两种气体的比例有关,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如15W灯管欲使管压降小于40伏,可充含氪36%的压强为2±0.1托的氩-氪混合气体,同上灯管〔2〕的外观尺寸与轻工部颁发的QB724-79标准中YE15RR系列相同,其他制造工艺和普通萤光灯相类似。上述萤光灯装置,由于灯管灯丝K经2~3秒予热,这不仅大大降低灯管启辉电压,容易启动,同时予热启动也延长了灯管的寿命。该专利技术光线柔和,无干扰,无频闪效应,发光效率提高10%以上,其控制电路元件少,简单可靠,成本低。且当电源电压波动时,灯管电流相当稳定,适于火车车厢和矿井及要求无频闪效应等场合照明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新颖直流萤光灯装置,它包括萤光灯管和萤光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和稳定萤光灯管电流的萤光灯控制器是由一个与萤光灯管并联的启辉器及晶体管和电感线圈等构成的控制电路,且启辉器的热丝为晶体管发射回路负载,萤光灯管为低管压降萤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启辉器〔1〕是由密封真空或充氩-氮混合气体的泡壳〔3〕内设置的热丝〔4〕和U型双金属片〔5〕组成的热启辉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萤光灯管〔2〕是由管状玻壳〔11〕内按比例充氩-氪混合气体并在其两端分别设置阳极、阴极(灯丝)构成的萤光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萤光灯控制器中控制和调整萤光灯管〔2〕予热电流的予热电路是由电阻R2、R3和稳压管D2组成。全文摘要一种新颖直流荧光灯装置,它包括灯管及其控制器,该控制器是由一个与灯管并联的启辉器,一个晶体管和电感线圈等有限几个元件构成的控制电路,启辉器的热丝为晶体管发射回路负载,由电阻R文档编号H01J61/70GK1032095SQ8810200公开日1989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余希湖, 孙志楷, 庞淑贞 申请人:青岛海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颖直流萤光灯装置,它包括萤光灯管〔2〕和萤光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和稳定萤光灯管〔2〕电流的萤光灯控制器是由一个与萤光灯管〔2〕并联的启辉器〔1〕及晶体管和电感线圈等构成的控制电路,且启辉器〔1〕的热丝〔4〕为晶体管发射回路负载,萤光灯管〔4〕为低管压降萤光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希湖孙志楷庞淑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