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遂杰专利>正文

免削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63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削铅笔,它由铅笔(1)和紧裹在铅芯(1)周围的包层(2)构成,其特征是,铅芯(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包层(2)上有斜向断痕(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免于削磨,且铅芯随时保持有尖角和直边,可以选择粗、细作业,尤其适合书写和绘画。(*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文具类,具体涉及一种铅笔。当今人们普遍使用的木杆铅笔,是将铅蕊固定在一个木杆中心,使用时不仅先要将笔端外层木质削成锥形露出铅蕊,而且铅蕊往往也需削磨,因而使用者须随时备有削笔工具,且随反复操作,粉屑污染及铅蕊浪费在所难免。目前市售的自动铅笔,是将成型的铅蕊装入笔杆中,靠笔内装置以手动作用使铅蕊随使用需要被顶出一定长度,它虽避免了削笔麻烦,但需备用和装卸铅蕊,且露出的铅蕊,由于无外围锥形层的支裹,使用中极易断折。特别是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各种铅笔,其铅蕊呈一定粗细的圆形截面,同一支铅笔在使用中难予表现不同粗细的线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免削铅笔,它与普通木杆铅笔外形一样,但使用时不需削、磨操作,也不用随时更换铅蕊,且使用时还能根据需要选择粗、细作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铅蕊和紧裹在铅蕊周围的包层构成,其特征是,铅蕊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包层上有斜向断痕。铅蕊按不同规格需要一次成型后,再在铅蕊上一层层缠绕包层,包层采用具有一定韧性和抗拉强度的材料如纸制品、织物、塑料制品等制成,缠绕层数根据铅笔外形尺寸的需要和包层材料的类别决定,层与层之间视包层材料性质可不用或少用粘结剂。包层在缠绕前,事先用专用设备在其表面相隔一定宽度(1cm左右)压制一条斜向断痕,断痕根据包层材料性质,可以是点孔线,也可以是刀压线,断痕的技术要求是达到既不断裂,又便于以手力沿痕撕断,断痕沿铅蕊轴向倾斜,其倾角根据铅笔类型的要求而定,一般为30~70°。绕缠包层时,可以用相同的包层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包层材料,可以层层绕蕊紧缠,也可以沿铅蕊周围或任意层间另加小层,还可作适当整形处理,以使绕成不同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圆形、六边形等外形的铅笔。使用时,先将笔端包层沿断痕依层撕去一段露出铅蕊,由于断痕是斜向一个角度,所以在笔杆未撕部分留下一个螺旋上升状的笔端,随着包层宽度及断痕角度的不同,可撕出不同锥度要求的笔端和不同长度外露的铅蕊。由于铅蕊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有三个锋角和三条直边,写字作画可用一个铅角作细描,也可用一个铅边作粗涂或写美术字和作粗线。当一个铅角或铅边磨损后,可转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个角或边,随着使用,铅蕊始终保持有尖锐的尖和一定宽窄的边供选择。本技术改传统铅笔圆型截面铅蕊为正三角形截面铅蕊,采用带有断痕的韧性材料包层缠绕结构替代现有技术的固定铅杆或笔杆,不仅免去削磨操作或更换铅蕊的麻烦,还增加了使用时的粗细选择功能。附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免削铅笔外形图;图2为免削铅笔构造示意图;图中1.铅蕊;2.包层;3.包层上的断痕。权利要求一种免削铅笔,它由铅蕊(1)和紧裹在铅蕊(1)周围的包层(2)构成,其特征是,铅蕊(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包层(2)上有斜向断痕(3)。专利摘要一种免削铅笔,它由铅芯(1)和紧裹在铅芯(1)周围的包层(2)构成,其特征是,铅芯(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包层(2)上有斜向断痕(3)。本技术免于削磨,且铅芯随时保持有尖角和直边,可以选择粗、细作业,尤其适合书写和绘画。文档编号B43K19/00GK2161472SQ93215050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遂杰 申请人:张遂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削铅笔,它由铅蕊(1)和紧裹在铅蕊(1)周围的包层(2)构成,其特征是,铅蕊(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包层(2)上有斜向断痕(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遂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遂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