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水树专利>正文

带照明灯的自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63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照明灯的自动笔,其是在笔的外管体内设置四段式推出照明驱动装置,其包括中空导套体、抵推元件、照明组件,导套体位于外管体与笔头装置之间,抵推元件设有凸出于外管体的凸钮及连接外管体的开关体,开关体内设有抵推部及相应的滑动部,抵推元件另一端对应连接照明组件的电池一端,电池另一端对应接触导套体内壁的灯座,调整照明组件即可达到较好的照明作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笔,特别是一种书写时具有照明作用的自动笔;其是藉由四段式推出机构得到书写及照明功能。在书写笔具领域中,一般说来,对于质量的要求主要在于书写及操作方便;然而就目前所使用的自动笔而言,虽可免削,而只需按压即使笔心外露以便利使用,一般均是以按压使笔心进、出于笔管体,但在夜晚书写时,虽有外来灯光照明,但靠近笔心尾端周围因受手持部的遮掩光线仍非常暗(尤其在野外使用时,而无法知道书写结果是否正确,往往必须重新书写,或调整照明装置,不满足使用要求。虽然市面上有一种在笔管体内的笔心顶部装设照明装置,但装置设计仍因笔主本身的遮掩而使笔心尾端(即书写端)四周仍较黑暗,且照明光线非常散,其结果仍无明显改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段式自动笔,使其在笔心藉外管体的包覆而达到避震效果的原则下,可初步控制笔心进出外管体,再进一步控制笔心进出外管体时,又具有控制笔灯组件对笔心尾端的照明作用,以使在满足笔心可以数段式推出外管体的前题下,具有良好的笔心尾端照明效果,符合实用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将原自动笔的笔心设置于一笔头装置内,并藉一数段式推出的结构而可依序推出、退入笔头,且藉套设于外管体内并位于笔头装置之后的照明驱动装置的推动,使其连通照明组件而达照明效果;本技术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位于外管体内并位于笔头装置后端,其大体上包括一中空导套体、一抵推元件、一照明组件,其中导套体位于外管体与笔头装置之间,而抵推元件设有一凸钮凸出于外管体另一端,且套设而配置于连接外管体的开关体的抵推部而设有滑动部,并使抵推元件另一端对应照明组件的电池一端,而电池另一端对应套设而接触于导套体内壁的灯座一端,于灯座另一端对应位于导套体内的反射罩组,而反射罩组有一螺设在罩体上的反射罩,且反射罩组另一端对应于笔头装置的笔心,如此,当按压抵推元件的凸钮而藉滑动部与开关体的抵推部配置动作,能依序抵推电池、灯座、反射罩组而对笔头装置的笔心作一适当推顶动作,以依序推出、退入笔心同时打开、关闭照明组件。藉上述构造设计,使用时,藉由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对应笔头装置作一适当推顶动作,而可依序推出笔心并打开照明;不使用时,笔心位于外管体内,而且藉由可调整驱动装置的照明调节组件即可达到调整笔心尾端光线的目的。本技术的带照明灯的自动笔,包括有一外管体;一带笔尖部的笔头装置;一笔心,其容设于笔尖部内;一弹性元件,其穿套于笔心上;一定位塞体,其连接于笔心一端,推动定位塞体可使笔心由笔尖部凸露出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其安置于外管体内并位于笔头装置后端处,其对笔心起推动作用;其包括有一中空导套体、一抵推元件、一照明组件,导套体位于外管体与笔头装置之间,抵推元件设有开关体与凸设于外管体的凸钮,开关体套设在外管体上,开关体内设有抵推部,凸钮上设有相应于抵推部的滑动部,滑动部与开关体的抵推部相互配合动作,抵推元件另一端对应照明组件,照明组件设有灯座、反射罩组;所述导套体是金属铜管体;本自动笔还包括有笔夹;所述抵推元件还包括有抵推杆,抵推部凸设有第一抵推体、第二抵推体及第三抵推体,且第二抵推体比第一抵推体短,而第三抵推体又比第二抵推短,第三抵推体比第一、二抵推体薄,这三个抵推体的自由端缘呈单侧倾斜状;所述滑动部是在凸钮外壁凸设短肋及与短肋相交错的尖形凹槽,其呈起伏波浪状,凸肋可嵌入第三抵推体上;抵推杆上设有导电铜片,其嵌抵于第三抵推体自由端;所述笔夹连接于开关体与抵推元件的固定块相接处,其与抵推杆相对应;有一组导电弹簧位于抵推杆上,并分别规范于导电铜片两端处,照明组件还包括电池,其穿设于外管体内;灯座外缘设有导电环圈,其与导套体相接触;所述反射罩组包括有罩体及螺设在罩体上的反射罩。所述笔尖部为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透明笔管;所述定位塞体呈T形且透明。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由于本自动笔的外管体内靠近笔尖端装有照明组件,而且可以通过按动笔尖的突伸与缩入联动照明灯泡的开关,起到书写时自动照明的作用。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自动笔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9分别是本技术的自动笔结构的组合剖视及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抵推元件的抵推部与外管体的滑动部的配置展开图。图3是抵推元件的凸扭立体图。图4~7是本技术的自动笔的按压使用动作剖视示意图(是指按压抵推元件与外管体相对行程示意)。图8是本技术的自动笔的按压使用实施剖视展开图(是按压抵推元件与外管体配置关系的展开示意)。如图1及图2、3所示,本技术带照明灯的自动笔包括有一外管体10、一笔头装置20、一照明驱动装置30。外管体10,其是一般的中空笔杆设计;其一端是紧配端101,另一端内设有内螺纹102。笔头装置20,其内部可容置笔心40;其包括有一笔尖部21,其是塑料材料制成的呈透明笔管状,其一端设内螺纹211,内部可穿设笔心40;一弹性元件22穿套于笔心40上;呈T形并透明的一定位塞体23,连接于笔心40一端,以藉由推动定位塞体23而可使笔心40的笔尖部21凸露出来;藉由圈簧式弹性元件22,包覆住笔心40。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30,其设于外管体10内并位于笔心40的定位塞体23后端适当处,以便起适当推顶作用;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30包括一中空导套体31、一抵推元件33、一照明组件35。导套体31是金属铜管体,其一端设有外螺纹311而可与上述笔尖部21的内螺纹211相螺接,其另一端与外管体10的紧配端101为紧配置关系,使其不致脱落。抵推元件33设有一开关体331,其是中空体,其一端凸设有具外螺纹的固定块3311,其螺接于外管体10,开关体331内壁面设有抵推部332,如图2所示,且抵推部332设有数组而相距适当距离的抵推体,即抵推部332依序凸设有第一抵推体3321、第二抵推体3322及位于两抵推体间的第三抵推体3323,且第一抵推体3322比第二抵推体3321短而形成第一滑行区808,而两厚度相同,另第二抵推体3322比第三抵推体3323长形成第二滑行区809,且第二抵推比第三抵推体3323较厚,另外第一、二、三抵推体3321、3322、3323的自由端缘均呈单向的倾斜状;一内具弹簧806的凸钮333,一端可穿设而凸出于外管体10一端外,另一端穿设于开关体331内并对应抵推部332而设有滑动部334,滑动部334是于凸钮333外壁凸设有若干个短肋3341及于一端缘设有与短肋3341相交错的尖形凹槽3342,呈起伏波浪状(如图3所示),以使凸钮333得藉凸肋3341嵌入于第三抵推体3323上而利以一端插入而凸出于开关体331外;一抵推杆335,其一端对应凸钮333的尖形凹槽3342设有相对配置的尖形凸缘3351,其一端缘上设一凹槽3352;一呈十字形的导电铜片336,恰可配置于第三抵推体3323的第二滑行区809处,于抵推杆335凹槽自由端可塞入一内具螺纹的卡制体3353,并藉卡制体3353中央凸设的中空凸塞3354,恰可螺锁于抵推杆335的凹槽3352底端上,金属塞3361塞固于卡制体3353底端上,使导电铜片336在凹槽3352内,不致脱落,其为正极;笔夹337横部连接于开关体331与固定块3311相接处,并可对应抵推杆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照明灯的自动笔,包括有:一外管体;一带笔尖部的笔头装置;一笔心,其容设于笔尖部内;一弹性元件,其穿套于笔心上;一定位塞体,其连接于笔心一端,推动定位塞体可使笔心由笔尖部凸露出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四段式照明驱动装置,其安置于外管体内并位于笔头装置后端处,其对笔心起推动作用;其包括有一中空导套体、一抵推元件、一照明组件,导套体位于外管体与笔头装置之间,抵推元件设有开关体与凸设于外管体的凸钮,开关体套设在外管体上,开关体内设有抵推部,凸钮上设有相应于抵推部的滑动部,滑动部与开关体的抵推部相互配合动作,抵推元件另一端对应照明组件,照明组件设有灯座、反射罩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水树
申请(专利权)人:萧水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