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保伸专利>正文

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269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削铅笔的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笔身与一笔头,该笔身内部设置有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于笔身尾端设置有出入口,藉由该出入口可将免削铅笔笔芯填入该容置通道或自容置通道中倒出;而该笔头设置在该笔身的前端,该笔头前端具有一柱塞,可将该笔芯插置在柱塞上固定;藉由该柱塞自内部支撑壳体的动作,使该笔芯稳定地定位在笔头前端,且该柱塞为自内部顶靠铅心末端,故该铅芯在书写时不会因受力而向后收缩。(*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可彻底稳定笔蕊的设置,以让免削铅笔的书写工作更为稳定顺畅,且操作时方便顺手的免削铅笔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免削铅笔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笔身1与多节笔蕊2,伸出笔身1的笔蕊2供应书写用。因为该免削铅笔同时具有多节笔蕊2,故当书写端的笔蕊2磨耗时,可用抽换笔蕊2的动作,使书写时的笔蕊2常保持在最流利的状态,并且无需进行研磨笔蕊2动作的笔具装置。由于现有免削铅笔的笔蕊2因考虑到抽拔动作的行为,故难免有以下缺点1.请配合图2所示,前述笔蕊2包括有支持用的壳体21与书写用的铅心22,免削铅笔的书写端仅以笔身1的厚度包覆笔蕊2,由于壳体21的厚度不足,该壳体21容易在书写时受到笔身1压迫而造成变形,使书写端的笔蕊2松动,该书写出来的字体不理想。2.承上所述,其铅心22在向下施力时,其反作用力很容易让铅心22缩入壳体21内,造成使用上的困难。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创作人加以构思,并思及一种利用柱塞深入笔蕊支撑,强化笔蕊固定效果,同时防止笔蕊铅心缩入的良效结构。另外,为配合前述强化结构的实施,创作人构思一种可由笔身旁侧取出笔蕊的设计,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后经由反复的实际验证,进而完成本件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其借由简单的结构改良,让免削铅笔笔蕊可稳定地固定在笔身上,不受书写动作的影响而晃动,维持书写的品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前述结构同时支持笔蕊的铅心,使该铅心不致受力收缩,让书写更为稳定。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其中于笔身旁侧设置有出入口,可由此取出笔蕊,增加使用的方便性与操作的灵活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笔身,其内部具有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于笔身尾端设置有出入口,凭借该出入口可将免削铅笔笔蕊装入该容置通道或自容置通道中取出;一笔头,为设置在该笔身的前端,该笔头前端具有一柱塞,该笔蕊插置在柱塞上固定;该笔头可与笔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该笔头为与笔身为分体结构,以嵌合、螺纹或其它插接方式固连;该容置通道前端贯通笔身设置另一出入口,可自该笔身前端的出入口填入笔蕊,再由笔身尾端的出入口倒出使用;该笔头的前端设置有书写部,该书写部与笔身轴线倾斜呈一角度,并在该书写部尾端连接有一延伸部,使该延伸部固定在该笔身上;该笔头于笔身轴线正下方设置有一延伸通道,该延伸通道与容置通道贯通,使该笔蕊可由笔身尾端出入口填入,再直接由延伸通道取出使用;该笔头于柱塞外侧绕设有一圈迫紧边缘,使该迫紧边缘与柱塞产生夹紧笔蕊的功能;该柱塞是以调整螺纹锁入笔头内,由调整螺纹来决定柱塞伸缩长度;进一步,本技术所述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包括一笔身,其内部具有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靠近笔头方向略呈弯弧,并在笔身尾端与弯弧末端突穿笔身设置有出入口,使笔蕊可自笔身尾端出入口填入容置通道内,再由笔身侧旁的出入口取出;一笔头,与笔身为分体结构,以嵌合、螺纹或其它插接方式固定;该笔头的前端设置有书写部,该书写部与笔身轴线倾斜呈一角度,并在该书写部尾端连接有一延伸部,使该延伸部固定在该笔身上;该笔头或笔身握持位置的外围套置有一防滑胶垫;该防滑胶垫为圆形、三角形或其它方便持握的造型结构;该笔头或笔身露出端可罩设有一笔盖。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免削铅笔的笔蕊稳定且防退结构,与前述已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可让免削铅笔笔蕊稳定地固定在笔身上,保持书写的稳定性,不受到书写的动作而晃动,故得以维持书写的品质。2.本技术可防止笔蕊铅心不致受力收缩,该笔蕊保持在最佳书写状态,以提高书写效率,并增加免削铅笔的堪用性。3.本技术在笔身上设计有一种略呈弯弧的容置通道,使该笔身可符合现有技术中的免削铅笔拔插习惯,故可配合不同笔头的设计,形成更为灵活实用的产品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免削铅笔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免削铅笔的笔蕊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免削铅笔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例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将笔身与笔头分开设计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加设迫紧边缘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柱塞加设调整螺纹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采用弯弧容置通道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加设防滑胶垫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采用弯弧容置通道的正面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防滑胶垫的端面视图;图13为本技术采用异轴笔的外观示意图;以及图14为本技术采用异轴笔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请参阅图3~5,本技术提供一种免削铅笔的笔蕊稳定且防退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笔身3与一笔头4,该笔身3内部具有容置通道31,该容置通道31于笔身3尾端设置有出入口32,藉由该出入口32可将免削铅笔笔蕊5置入该容置通道31或自容置通道31中倒出,并在该出入口32罩设有一笔盖6;该笔头4设置在该笔身3的前端,该笔头4前端具有一柱塞41,可将该笔蕊5插置在柱塞41上固定;另在该笔头4或笔身3的末端可罩设有一笔盖6,以防止笔蕊5碰撞的意外。前述笔蕊5具有一壳体51与一铅心52,可多节存放在容置通道31内,使用时由出入口32倒出笔蕊5,将该笔笔蕊5插置在柱塞41上,由该柱塞41自内部支撑壳体51的动作,使该笔蕊5稳定地定位在笔头4前端;又,因为该柱塞41自内部顶靠铅心52末端,故该铅心52在书写时不会因受力而向后收缩,使书写工作保持顺畅。请参阅图6,前述笔身3与笔头4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本实施例则是将笔头4与笔身3分开制造,而后相互插置结合,其结合方式可以嵌合、螺纹或其它插置方式完成;如此,增加产品制造与操作上的灵活性,在该容置通道前端贯通笔身可设置另一出入口36,使用时可自该笔身3前端的出入口36填入笔蕊5,再由笔身3尾端的出入口32倒出使用;另外,该笔盖6可另外加设橡皮擦61,这种设置为常见方式,在此不予赘述。请参阅图7,前述的柱塞41是直接成型在笔头4前端,而本实施例的柱塞41亦可与笔头4分开制造,再插入笔头4前端完成;如此,可在该笔头4的柱塞41外侧绕设有一圈迫紧边缘43,使该迫紧边缘43与柱塞41由内外同时夹紧笔蕊5,产生更稳定的支撑笔蕊5功效。请参阅图8,本技术另可在笔头4内设置有固定块34,该固定块34上钻设有螺孔35,而该柱塞41后端设置有调整螺纹42;凭借以上结构,该柱塞41可视笔蕊5的长度适当调整伸出距离,以完全支撑笔蕊5。请参阅图9~10,为配合前述结构的实施,笔蕊5自笔身3尾端倒出的方法恐为少数人无法接受,故本技术将该容置通道31靠近笔头4方向设计略呈弯弧,并在弯弧末端突穿笔身3设置一出入口33;藉由前述方式,该笔蕊5可多节自笔身3尾端的出入口32填入容置通道31内,并使前端笔蕊5露到侧边的出入口33外,以方便使用者取用;再请配合图11所示,该笔蕊5在出入口33方向会由出入口33两侧的笔身子以夹住,故不会发生松脱掉落的现象;且考虑到书写的方便性,该出入口33方向在设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削铅笔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笔身,其内部具有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于笔身尾端设置有出入口; 一笔头,为设置在该笔身的前端,该笔头前端具有一柱塞,该笔蕊插置在柱塞上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伸
申请(专利权)人:刘保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