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车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591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9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车运动装置,包括打印梁、安装喷头用的喷车,以及安装在打印梁上的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在喷车上装有直线驱动电机的动子铁芯,在打印梁上安装有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定子磁轨与直线导轨平行;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分别为基准侧导轨和从动侧导轨,喷车与基准侧导轨的两个滑块固定连接,喷车与从动侧导轨的滑块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线驱动电机直接推动喷车运动,不需要其他传动装置,且由于没有任何弹性零部件,其响应速度很快,从而可保证喷车的运动准确;采用了在一条导轨上设置活动连接的方式,消除了因导轨不完全平行带来的喷车运行阻力变化而造成的卡顿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车运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喷墨打印设备
,尤其是喷车的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的喷车是承载喷头的载具。在喷墨打印设备工作时,打印介质沿一 个方向间歇运动,每次运动一个固定的间距;当打印介质停止运动时,承载喷头的喷车沿与 其运动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来回运动;在喷车运动过程中,喷头根据打印需要将墨滴喷 射在介质上。打印介质和喷车交替运动,喷头必须都喷射在介质的正确位置上才能形成平 面图文信息。 在打印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喷头在运动中正确的位置,喷车必须运动准确,不能 有卡顿的状况,否则墨滴会喷射在错误的位置,造成打印质量的下降,甚至整个打印产品报 废的状况。尤其是对于现代的高速工业打印机,由于其喷车可搭载更多专用的工业喷头,其 产量很高,有些达到l〇〇m2甚至更高,一旦喷车的运动出现问题损失更为严重。 现代工业打印机上的喷车运动装置,一般采用设置在打印梁上的直线导轨引导、 同步皮带驱动的方案;其行走装置使用一对平行的导轨,每条导轨上有一对滑块,内装循环 钢球,喷车直接安装在滑块上;其驱动力是由旋转电机带动同步带,同步带再拖动喷车做直 线运动。 在现有的工作方式下,如果两条导轨不够平行,则喷车运动阻力不均匀就会发生 卡顿;同时由于同步带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实际上并不能保证喷车的定位准确而是有一 定的滞后。为了保证喷车运动顺畅、定位准确,设备生产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 特殊的安装工艺将两条导轨的平行度提高,这样可以降低因为导轨不平行带来的阻力增大 的情况;另一种是提高喷车的驱动力,使用力矩更大的电机,试图直接克服较大的阻力。 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力不均的问题。不论是采用特殊工艺降低阻力还是采用 大驱动力的电机克服阻力,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导轨不平行的问题,那么因导轨阻力 不均的情况或轻或重总是存在;除了会导致打印质量下降,并且对导轨和其滑块造成额外 的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 二是安装工艺复杂且不可靠。两条导轨平行只在理论上存在,实际上总是有加工、 安装等误差,无法做到严格平行。提高安装平行度误差,只是增加了安装的难度,进而提高 工艺复杂度。而且由于产品批次不同,不同安装人员的工艺水平差距,造成打印机产品的安 装质量也随批次和安装人员而变化,其可靠性难以保证。 三是电机工作状况恶劣。由于电机更适合在负载额定的工作状况下工作,阻力变 化造成其工作状况恶化;单纯增大电机规格,虽然加大了其克服阻力的能力,但并不能改善 电机工作状况恶劣的状态,反而因为电机平时的负载远离额定的工作状况,甚至会降低电 机的使用寿命。 四是传动复杂,响应慢。由于采用了旋转电机驱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需 要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而采用的同步带传动的方式,由于同步带具有弹性,执行运动指令 时并不是直接推动喷车运动,而是先弹性形变一定程度后再推动喷车启动,故反应较迟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动准确、不卡顿的喷车运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车运动装置,包括打印 梁、安装喷头用的喷车,以及安装在打印梁上的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在喷车上装有直线驱动 电机的动子铁芯,在打印梁上安装有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定子磁轨与直线导轨平行;两 条平行直线导轨分别为基准侧导轨和从动侧导轨,基准侧导轨上安装两个基准侧导轨滑 块,从动侧导轨上安装一个从动侧导轨滑块,喷车与基准侧导轨的两个滑块固定连接,喷车 与从动侧导轨的滑块为活动连接。 喷车具有一块主体座板,喷车的主体座板直接与基准侧导轨的两个滑块固定连 接,喷车的主体座板与从动侧导轨滑块的活动连接是通过间隙套连接,在主体座板上与从 动侧导轨滑块对应的位置开有长孔,长孔内设置一个间隙套,间隙套直径略小于长孔内径, 间隙套固定在滑块上。 间隙套的长度略大于喷车主体座板的厚度,间隙套通过螺钉固定在从动侧导轨滑 块上。 主体座板上的长孔和从动侧导轨滑块上的间隙套为四组。 主体座板上的长孔和间隙套的配合间隙为0. 2mm。 本技术采用直线驱动电机直接推动喷车运动,不需要其他传动装置,且由于 没有任何弹性零部件,其响应速度很快,从而可保证喷车的运动准确;采用了在一条导轨上 设置活动连接的方式,消除了因导轨不完全平行带来的喷车运行阻力变化而造成的卡顿现 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喷车,2打印梁,3基准侧导轨,4从动侧导轨,5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6 直线驱动电机动子铁芯,7喷头,8基准侧导轨滑块,9从动侧导轨滑块,10间隙套,11安装长 孔,12螺钉,喷车主体座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本使实用型装置采用了间隙自适应的原理,并结合了直线驱动电 机直接驱动的方式,其实现方案包括:安装喷头7用的喷车1,安装在打印梁2上一对直线 导轨及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5,安装在喷车1上的直线驱动电机动子铁芯6。喷车1仍沿 打印梁2上一对直线导轨行走,其中一根导轨为基准侧导轨3,其上安装两个基准侧导轨滑 块9 ;另一根导轨为从动侧导轨4,其上只安装一个从动侧导轨滑块8。喷车1有一块主体 座板13,喷车的主体座板13直接与两个基准侧导轨滑块9连接,但和从动侧导轨滑块8是 通过一组间隙套10连接的。 喷车的主体座板与从动导轨的滑块连接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在主体座板13上 与从动侧导轨滑块8对应的位置开有四个安装长孔11,如图3、4所示,每个长孔11内设置 一个间隙套10,间隙套10为一筒形套管,其直径略小于长孔11内径并形成间隙配合,配合 间隙约为〇. 2_,保证可在长孔内自由活动;间隙套10通过螺钉12固定在从动侧导轨滑块 8上,用螺钉固定间隙套,可以方便组装,降低加工要求。间隙套10的长度略大于喷车主体 座板13的厚度,可以保证间隙套10的安装螺钉12不会压到喷车主体座板13表面。喷车 主体座板安装长孔11的长边方向与导轨3、4垂直,长孔总长度减去间隙套直径的差,即其 适应导轨不平行度误差的能力,这个差值越大,适应能力越大。 喷车的驱动采用有铁芯直线电机驱动。直线电机由定子磁轨5和动子铁芯6组 成;定子磁轨5与直线导轨平行安装在打印梁2上,并位于两条导轨之间,动子铁芯6直接 安装在喷车1上,动子铁芯6和定子磁轨5之间有很小的气隙,但不互相接触。当动子铁芯 6通上驱动电流时,动子铁芯6和定子磁轨5之间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即可直接推动喷车1 运动,而不需要任何传动装置;且由于没有任何弹性零部件,其响应速度很快,从而可保证 喷车的运动准确。 本技术的喷车,不需要再去调整两条导轨的平行度;由于此时喷车实际上是 沿基准侧导轨运动的,而基准测导轨自身没有平行度误差,所以只要保证【从动侧导轨和基 准侧导轨的平行度误差〈间隙安装孔长度-间隙套直径】(间隙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车运动装置,包括打印梁(2)、安装喷头(7)用的喷车(1),以及安装在打印梁(2)上的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在喷车(1)上装有直线驱动电机的动子铁芯(6),在打印梁(2)上安装有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5),定子磁轨(5)与直线导轨平行;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分别为基准侧导轨(3)和从动侧导轨(4),基准侧导轨(3)上安装两个基准侧导轨滑块(9),从动侧导轨(4)上安装一个从动侧导轨滑块(8),喷车(1)与两个基准侧导轨滑块(8)固定连接,喷车(1)与从动侧导轨滑块(8)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喷车运动装置,包括打印梁(2)、安装喷头(7)用的喷车(1),以及安装在打印梁 (2)上的两条平行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在喷车(1)上装有直线驱动电机的动子铁芯(6), 在打印梁(2)上安装有直线驱动电机定子磁轨(5),定子磁轨(5)与直线导轨平行;两条平 行直线导轨分别为基准侧导轨(3)和从动侧导轨(4),基准侧导轨(3)上安装两个基准侧导 轨滑块(9),从动侧导轨(4)上安装一个从动侧导轨滑块(8),喷车(1)与两个基准侧导轨滑 块(8)固定连接,喷车(1)与从动侧导轨滑块(8)为活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车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喷车(1)具有一块主体座板 (13),喷车的主体座板(13)直接与两个基准侧导轨滑块(9)固定连接,喷车的主体座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修彦陆怀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