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207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包括试管和贴附于试管外的电子标签条,电子标签条朝向试管的一面设有感应区,感应区中附着有RFID电子芯片,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红外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病人信息的识别,还可以记录样品注入时间、样品温度以及样品运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实现对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的监控,在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中特别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
本技术涉及医用检测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检测取样中用到的样品采集管构成。
技术介绍
临床检查中经常要对留取的血液、体液等样品进行检测,通常使用样品采集管留取样品。常用的采集管就是普通的试管,样品手工编号用于区分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管理较为先进的样品采集使用了条形码技术,已有基于条形码的样品采集管,一般将条形码标签套贴在试管上,用扫码枪识别条形码标签上的信息,从而依据这些信息将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区分。然而医院目前用的条形码技术的样品采集管仅能实现对病人信息的识别从而完成简单的区分功能,对于样品采集的过程不能记录,达不到对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记录样品采集过程从而满足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 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米集管,包括试管和贴附于试管外的电子标签条,电子标签条朝向试管的一面设有感应区,感应区中附着有RFID电子芯片,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 所述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 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电子标签条为能与试管外壁配合套装的环形或贴附在试管外壁的片状。 在试管周向所述感应区覆盖试管不超过其圆周的一半。 试管设有采样高度线,所述感应区位于采样高度线偏下位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在电子标签中加装红外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不仅可以实现对病人信息的识别,还可以记录样品注入时间和试管运送过程,实现对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的监控,为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电子标签条感应区各部件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控件耦合传送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个大的部分组成,电子标签以芯片实现记录数据和传递数据功能,而阅读器能够接收电子标签上的信息。 为实现样品采集信息化管理,本技术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替代传统的条形码管理,并进一步整合温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让温度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采集到信息转换成电子标签的信息形式,然后让阅读器读到。因此,在本技术中,电子标签不仅可以记录病人基本信息还可以记录样品采集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包括试管I和电子标签条2两部分,试管I可为任何形式的普通采样试管,电子标签条2可以为能与试管I外壁配合套装的环形或贴附在试管外壁的片状。电子标签条2朝向试管I的一面设有感应区3,感应区3中包括电子芯片21,还根据需要加设温度传感器22或/和红外传感器23,如需要记录样品加入时间时可加设红外传感器23,如需要记录样品温度时可加设温度传感器,如既需要记录时间又需要记录温度时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均加设。位置上,感应区3应正对试管I中采集的样品,在周向感应区3占据试管2不超过其圆周的一半,以使其中的红外传感器23能够识别样品是否加入;高度上,试管I应设有采样高度线11,感应区3应位于该采样高度线11偏下位置,以使其中的温度感应器22直接感应样品温度,而红外传感器23能够识别样品注入时间。 根据不同样品采样量的变化,可以调整试管I采样线11高度的位置,并相应调整电子标签条2的位置进而调整其感应区3位置。 RFID电子芯片21可使用已有技术,利用CMOS电路制作的工艺实现。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指互补金属氧化物(PM0S 管和 NMOS 管)共同构成的互补型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它的特点是低功耗。由于CMOS中一对MOS组成的门电路在瞬间要么PMOS导通,要么NMOS导通,要么都截至,比线性的三极管(BJT)效率要高,因此功耗很低。 结合图2所示,RFID电子芯片21与温度传感器22以及红外传感器2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均采用已有电子产品。其中,温度传感器22用于采集样品的温度信息,其采集信息实时传送给RFID电子芯片21的数字控制器;红外传感器23用来记录试管中何时注入血液,当试管中有样品(如血液)通过,发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线就会被阻挡,此时红外传感器23将计数信息传送给RFID电子芯片21的数字控制器,RFID电子芯片21就可以判定什么时候注入样品;RFID电子芯片21的射频模拟前端主要包括公知的整流电路、稳压电路、调制解调电路、复位电路和时钟提取电路,其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电连接以及发送时钟信息,并给整个感应区中各元件提供电路、时间和发射信号;数字控制器由公知的首发控制模块、调制解调模块、CRC(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模块、映射模块和状态机组成,数字控制器与射频模拟前端电连接,接收射频模拟前端发出的射频信号,并与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电连接,将接收到的来自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需要传递的信息转换成RFID系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存储器,主要完成对整个电子标签控制工作;存储器用于保留数据,数据包括建档中已录入电子芯片21的病人基本信息,还包括数字控制器传递的来自温度传感器22和红外传感器23的样品采集信息。 使用本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工作过程: I)按所采集样品的采样量,将电子标签条贴在试管外壁位于选定的采样高度线偏下位置,感应区朝内; 2)向试管中加入采集样品至所选定的采样高度线; 3)样品采集管运送至检测单位; 4)检测单位使用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形成样品采集的全部资料。 可见,利用本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进行样品采集,不仅可以实现对病人信息的识别,还可以记录样品注入时间、样品温度以及样品运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实现对样品采集和运送过程的监控,为样品检测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包括试管和贴附于试管外的电子标签条,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条朝向试管的一面设有感应区,感应区中附着有RFID电子芯片,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包括试管和贴附于试管外的电子标签条,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条朝向试管的一面设有感应区,感应区中附着有RFID电子芯片,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红外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感应区中还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RFID电子芯片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样品采集管,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条为能与试管外壁配合套装的环形或贴附在试管外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燕萍张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