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活动粉笔板书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119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粉笔板书笔,属文具用品领域。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缝并置于笔腔中的挟套6、置于挟帽变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纹连接的顶盖11组成。具有粉笔不易折断,书写和携带均方便,手不会被污染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粉笔板书笔,属文具用品领域。现有的板书均直接握粉笔书写,不仅粉笔易断,而且手被粉尘污染,同时粉笔又不易携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笔不易折断,书写和携带均方便,且手不会被污染的活动粉笔板书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并置于笔腔外壳中的夹套6、置于挟帽变形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绞连接的顶盖11组成。附图为本技术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缝并置于笔腔中的挟套6、置于挟帽变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纹连接的顶盖11组成。板书时,作用力于顶盖11,随即弹簧10变形,上推进管9和下推进管7下移,挟帽弹簧5被压并推动挟帽3下移,置于挟套6中的粉笔1被压出,此时,松开压顶盖11的手,粉笔1被挟套6挟紧,即可进行板书。板书完后,用手按压盖11,轻推粉笔1回进,放松后运动过程与上述相反且各零件回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粉笔不易折断,书写和携带均方便,手不会被污染等优点。权利要求一种活动粉笔板书笔,其特征在于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缝并置于笔腔中的挟套6、置于挟帽变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纹连接的顶盖11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粉笔板书笔,属文具用品领域。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缝并置于笔腔中的挟套6、置于挟帽变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纹连接的顶盖11组成。具有粉笔不易折断,书写和携带均方便,手不会被污染等优点。文档编号B43K23/016GK2342988SQ9824575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忠泽, 许淑慧 申请人:云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粉笔板书笔,其特征在于该板书笔由笔腔外壳下部2、挟帽3、两端均车有螺纹且分别与笔腔外壳下部2和笔腔外壳上部8相连接的笔腔外壳中部4、挟帽弹簧5、一端开有变形缝并置于笔腔中的挟套6、置于挟帽变形弹簧上方的下推进管7、与笔腔外壳上部8配合的上推进管9,置于上推进管9中的弹簧10、与上推进管9螺纹连接的顶盖1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泽许淑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