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095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4:30
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它能够模拟人工发球原理,产生连续的多角度、多速度变化的球路,并可实现随机不定距离的发球,用以训练队员的接发球能力。它包括基座、机身座、发球机构、电机、连接轴、传动轴和转盘,机身座和第一转盘依此连接在基座上,第一电机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机身座尾部,大臂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身座头部,第二电机固定在机身座侧面并与轴连接;的另一端具有U形滑槽,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转动,第一传动轴两侧沿直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传动杆,传动杆的一头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滑动,另一头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底部设有操作箱,操作箱与大臂前端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
: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训练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
技术介绍
: 当前,世界排球进攻战术发展很快,正在向着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力量加技 巧、前沿加纵深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①在积极跑动、交叉掩护和突然变化中实现战坐 式排球术配合,以期引起对方防守判断的错误,造成以多打少的有利局面。在这方面亚洲一 些队掌握得比较熟练。②打破主攻与副攻机械分工的格局,主攻和副攻互相掩护进行突破, 以加强全面进攻的能力,丰富战术的内容,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③在反攻中不失时机地 运用快速多变战术在对方布防未定、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实行突袭。④在网的前沿组织高点 或远网的进攻,以避开对方的严密拦网。⑤结合前排进攻掩护,从后排纵深地带发动攻击, 组成多种配套的立体战术,以突破对方的严密拦网。⑥重视在集体战术配合下的个人战术 运用,如采用两线分化(直线或斜线扣球)、平扣后区、转手转腕、打手出界和高点吊球等技 巧,以加强突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它能够模拟人工发球原理,产生连续 的多角度、多速度变化的球路,并可实现随机不定距离的发球,用以训练队员的接发球能 力。 本技术的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包括基座、机身座、发球机构、电机、连接 轴、传动轴和转盘,机身座和第一转盘依此连接在基座上,第一电机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机 身座尾部,大臂的一端通过轴固定在机身座头部,第二电机固定在机身座侧面并与轴连接; 大臂的另一端具有U形滑槽,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动中转动,第一传动轴两侧沿直径方向分 别设有两个传动杆,传动杆的一头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滑动,另一头与连接座固定 连接,连接座的底部设有操作箱,操作箱与大臂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一侧还设有第三 电机,另一侧连接有小臂;其中,发球机构通过第二传动轴固定在小臂端头处,并由固定箍 固定。 本技术机械的工作原理:大臂在第二第机的带动下,通过轴前后摆动,用以调 节发球时的上、下和前、后距离;机身座在第一转盘的带动下左、右转动,用于调节发球时的 左、右距离;传动杆带小臂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的A、B两点中间转动,用以微调整发球 时出球的上、下和前、后距离。弧面推盘通过弹性部件将球发射出去,发球时的速度和力道 可以通过操作程序进行设定;另外第二转盘在第二传动轴和V形挡板的配合下可以发出带 旋转角度的射球。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模拟人工发球原理,产生连续的多角度、多速度的球路 变化,并可实现随机不定距离的发球,用以训练队员的接发球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发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 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 淆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包 括基座1、机身座2、发球机构3、电机、连接轴、传动轴和转盘,机身座2和第一转盘4-1依此 连接在基座1上,第一电机5-1通过连接部件6-1固定在机身座尾部,大臂7的一端通过轴 8固定在机身座头部,第二电机5-2固定在机身座侧面并与轴8连接;大臂7的另一端具有 U形滑槽9,第一传动轴10在U形滑槽中转动,第一传动轴两侧沿直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传 动杆11,传动杆的一头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滑动,另一头与连接座12固定连接,连接 座的底部设有操作箱13,操作箱与大臂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2的一侧还设有第三电机 5-3,另一侧连接有小臂18 ;其中,发球机构3通过第二传动轴14固定在小臂端头18-1处, 并由固定箍15固定。 大臂7在第二第机5-2的带动下,通过轴8前后摆动,用以调节发球时的上、下和 前、后距离;机身座2在第一转盘4-1的带动下左、右转动,用于调节发球时的左、右距离; 传动杆11带小臂18随第一传动轴10在U形滑槽9的A、B两点中间转动,用以微调整发球 时出球的上、下和前、后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二:根据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箱13上设 有弧度调节按钮13-1、角度调节按钮13-2和前后距离调节按钮13-3。 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箱13内部设有操作程序,可用遥控器调节自动发球的模式; 或在使用之前,通过预设按钮调节选项再启动发球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三:根据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发球机构 3由弧面推盘3-1、推杆3-5、V形挡板3-2、固定座3-3、弹性部件3-4和第二转盘4-2组成, 弧面推盘、推杆通过弹性部件固定在第二转盘上,V形挡板通过支架3-6固定在固定座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弧面推盘通过弹性部件将球发射出去,发球时的速度和力道可以 通过操作程序进行设定;另外第二转盘4-2在第二传动轴14和V形挡板3-2的配合下可以 发出带旋转角度的射球。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1和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球接发 球训练器还包括储球仓16和门闸17,储球仓16为筒形,由连接杆固定在小臂18的上;门 闸17由复位弹簧连接在储球仓口。 本实施方式中,排球被预装在储球仓16中,非工作状态下由门闸17阻拦在储球仓 内;门闸17由复位弹簧连接在储球仓口,工作状态时可以设定以秒计数的开合、关闭动作, 门闸打开,排球落下卡在V形挡板3-2上,再由弧面推盘弹射出,从而将排球发射出去,训练 队员的接球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包括基座(1)、机身座(2)、发球机构(3)、电机、连接轴、传动轴和转盘,其特征在于:机身座(2)和第一转盘(4‑1)依此连接在基座(1)上,第一电机(5‑1)通过连接部件(6‑1)固定在机身座尾部,大臂(7)的一端通过轴(8)固定在机身座头部,第二电机(5‑2)固定在机身座侧面并与轴(8)连接;大臂(7)的另一端具有U形滑槽(9),第一传动轴(10)在U形滑槽中转动,第一传动轴两侧沿直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传动杆(11),传动杆的一头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滑动,另一头与连接座(12)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底部设有操作箱(13),操作箱与大臂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2)的一侧还设有第三电机(5‑3),另一侧连接有小臂(18);其中,发球机构(3)通过第二传动轴(14)固定在小臂端头(18‑1)处,并由固定箍(1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排球接发球训练器,包括基座(1)、机身座(2)、发球机构(3)、电机、连接轴、传 动轴和转盘,其特征在于:机身座(2)和第一转盘(4-1)依此连接在基座(1)上,第一电机 (5-1)通过连接部件(6-1)固定在机身座尾部,大臂(7)的一端通过轴(8)固定在机身座 头部,第二电机(5-2)固定在机身座侧面并与轴(8)连接;大臂(7)的另一端具有U形滑槽 (9),第一传动轴(10)在U形滑槽中转动,第一传动轴两侧沿直径方向分别设有两个传动杆 (11),传动杆的一头随第一传动轴在U形滑槽中滑动,另一头与连接座(12)固定连接,连接 座的底部设有操作箱(13),操作箱与大臂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2)的一侧还设有第三 电机(5-3),另一侧连接有小臂(18);其中,发球机构(3)通过第二传动轴(14)固定在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跻强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