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良专利>正文

一种标记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61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用于使标记液吸附在含液芯的间隙中、标记笔尖,用于将标记液涂到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的含液芯相连通、壳体,用于保护含液芯和固定标记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内或外设置至少一个储液器,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向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供应标记液的供液出口。这种结构简单,既可增加储液量,延长书写时间,又节省标记液,成本低,同时又可有效地防止和避免滴漏现象的标记工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标记工具,特别是如色彩笔,毡料尖笔,纤维笔尖,圆珠笔,钢笔和其他类型的标记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标记工具,形式复杂多变,品种齐全,但是采用标记液的标记工具的结构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标记液储存在储液器中,第二类为标记液被吸附在含液芯的间隙中,所谓含液芯外的壳体只是起保护含液芯及方便用手握笔的作用。这两类结构虽然是截面不同的,但都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的缺点①存放标记液的存量太少,因而补充标记液或换笔芯的频率很高。②因标记工具的本身结构所至,如果给书写笔加注超过本身能承受存放标记液的容量时,则该笔非常容易漏墨水,因此其抗漏性能就差,所以现有标记工具标记液的容量是属于低容量的结构。③尤其是普及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标记工具,往往是因标记液的快速用完而结构笔还很新时就被抛弃了,因而整笔的利用率很低,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也有很多专利技术者针对上述问题在了第一类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WO93/0596专利申请中描述的一种标记工具,还有在公开号为CN1086173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描述的标记工具。这两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采用大小储液器解决存放标记液的存量太少的问题。技术方案主要是将储液器采用隔膜元件分成大的储液器和较小的储液器,并且通过书写笔尖的伸缩使隔膜元件的打开来实现大储液器的标记液供应到较小的储液器中,这样,虽然能使该标记工具的储液量增加,但是,当在书写过程中需要从大的储液器中的标记液不停地补充给较小的储液器时或者之后,其标记液仍能继续流到或渗透到标记笔尖的部位,从而造成正常书写时的滴漏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大储液器供应给较小储液器的标记液是通过一活动件的纵向运动来使阀门打开,造成储液器内部产生压力和/或引力,导致标记液不断地压出而产生滴漏现象。也有专利技术者在针对上述第一类结构改进过的基础上所存在的缺陷又进行改进,例如WO96/14998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标记工具,其基本的结构与WO93/05966专利和中国专利CN1086173A类似,其主要改进是将小的储液器采用环形弹性可变形件,目的是在笔尖向前移动过程中从笔尖上通过供应通道上的环形弹性可变形件的腔体压缩后再扩大时将前面提到的滴漏标记液吸回。但此种结构发现在笔尖向前移动过程中,往往流到或渗透到笔尖的液体过多而无法将其及时吸回,或者有时将空气吸回而标记液几乎很少吸回。再者,对于采用普通带有滚珠的书写笔尖的标记工具,由于它是封闭型的,渗透或被压出来的液体几乎无法被吸回,因此,依然存在着滴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即可增加储液量,同时又可有效地防止和避免滴漏现象的标记工具。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用于使标记液吸附在含液芯的间隙中、标记笔尖,用于将标记液涂到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的含液芯相连通、壳体,用于保护含液芯和固定标记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内或外设置至少一个储液器,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向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供应标记液的供液出口。所述含液芯设置至少一个储液器沿标记工具的长度方向纵向排列,且至少一个储液器位于所述含液芯的上方。所述含液芯外设置至少一个储液器沿标记工具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列。所述含液芯为纤维液芯。所述含液芯为带有多个凹槽的塑料或胶木料制成。所述储液器与含液芯之间和/或所述含液芯上设有通气口,所述在壳体周边上设有与通气口相通的第二通气口。所述储液器包括软管和底部,所述供液出口设置在底部中,供液出口为可开启的闭缝口,或在供液出口上设有堵塞物。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供液装置。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的供液装置包括设置在供液出口上的封闭件,和与封闭件相接的开关装置。所述在储液器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的供液装置包括设置在供液出口上的封闭件、进气口上的第二封闭件和连接所述封闭件与第二封闭件的开关装置。所述在壳体的顶部开有进液口,储液器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储液器中的供液出口与壳体的顶部相封闭并且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在壳体与储液器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在壳体和储液器上还包括用于对位的标记。所述储液器与壳体的相配合处包括限位块或限位槽,所述壳体与储液器的相配合处包括限位槽或限位块与所述的限位块或限位槽相配合。所述在储液器中也设有含液芯。本技术针对上述第二类结构进行改正,在带有间隙的含液芯内或外设有储液器,在储液器上设有供液出口向含液芯供应标记液,不仅达到补充标记液的目的,补充的次数也可以是较少的,而且还不易漏液,另外,即使储液器内部因震动而产生压力或引力也不会造成滴漏现象,这种结构简单,即可增加储液量,延长书写时间,又节省标记液,成本低,同时又可有效地防止和避免滴漏现象的标记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的供液装置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第十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5为图14中的标记工具可作为替换芯而装在笔筒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第十四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7为图16中储液器与壳体配合时的分解图,其中图上部为储液器的局部立体图,图下部为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图18为图17储液器与壳体的接口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9为图16中储液器转动180°后和通气口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第十五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第十六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第十七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3为图22F-F的截面部视图。图24为本技术第十八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标记笔尖11-滚珠12-滚珠套13-引墨液芯14-引墨液芯套15-第二引墨液芯2、2′-带有间隙的含液芯21-含液芯的顶部22、22′-通气口23-外套3-壳体30、30′-第二通气口31-固定套32-壳体的顶部331-分隔带320-进液口321、321′-密封垫圈322、322′-第二通口33-凹缘34、34′-标记35-限位槽4、4′-储液器40-凸缘401-限位块41、41′-软管42、42′-底部421-顶部422-腔体423-中轴43、43′-供液出口430-第二供液出431-闭缝口432-第二进液口44-堵塞物46-罩件47、47′-密封圈48-通口49-进气口5-供液装置51-封闭件52-开关装置521-横通孔53、53′-第二封闭件6-复位弹簧61-弹簧座7-笔筒71-第三通气口8-笔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标记工具,它包括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2,用于使标记液被吸附在含液芯2的间隙中、标记笔尖1,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用于使标记液吸附在含液芯的间隙中、标记笔尖,用于将标记液涂到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的含液芯相连通、壳体,用于保护含液芯和固定标记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内或外设置至少一个储液器,所述在储液器中设有向带有间隙而具有吸附能力的含液芯供应标记液的供液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
申请(专利权)人:王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