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4055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包括有储液瓶,储液瓶口设有瓶塞,储气瓶有通气管通入瓶外大气,储液瓶还连接有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末端连接有金属底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输液管底部连接有一个金属底盘,防止输液管伸出液面之上,保证了液体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
: 本技术属于液态储存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
技术介绍
: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内液相储存容器中,都实用活塞来防止液相挥发,当需要将所储存的液相输送到其它仪器中时,一般多数采用在活塞中开孔,然后将输液管从活塞上的孔插入,然后再按上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通气管,用于平衡液相储存容器的空气压力和外界压力,从而方便所储存的液相顺利地从储存容器中输出相应设备中。目前大多数液相储存容器有一定的高度,随着液相的不断的被输送出去,储存容器中的液面也会不断降低,这样,实验人员需要经常不断地调整液相输送管深入储存容器的距离,来确保液相输送管末端不至于高出液相液面,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因液相输送管末端不至于高出液相液面而导致液相输送中断的问题,所以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避免需要经常关注和调整液相输送管深入储存容器的终端的距离的问题,也同时能保证不能影响液相输送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储存装置的不足,设计出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包括有储液瓶,储液瓶口设有瓶塞,储液瓶有通气管通入瓶外大气,储液瓶还连接有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末端连接有金属底盘。 所述金属底盘上设有输液管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四周在金属盘的底部设有一条以上供液体流动的输液槽。 所述输液槽为三条。 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输液管底部连接有一个金属底盘,防止输液管伸出液面之上,保证了液体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技术的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金属底盘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阐述的更加明白清晰,现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必须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本技术提供的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包括储液瓶1,储液瓶I 口设有瓶塞3,储气瓶I有通气管4通入瓶外大气,储液瓶I还连接有输液管2,所述输液管2末端连接有金属底盘5。金属底盘5上设有输液管连接孔7,且沿所述连接孔7四周开设有至少一条供液体流动的输液槽6,具体输液槽可设置为对称的三条。 通过将输液管2底部连接金属底盘5,由于金属底盘5具有一定的重量,保证输液管管口始终处于液面之下,并在金属底盘5的连接孔7处设置多条输液槽6,使得液体的输送不受影响。 通过上述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尽管上述技术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技术的意图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包括有储液瓶,储液瓶口设有瓶塞,储液瓶有通气管通入瓶外大气,储液瓶还连接有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末端连接有金属底盘,所述金属底盘上设有输液管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四周在金属盘的底部设有一条以上供液体流动的输液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输送管辅助输出液相装置,包括有储液瓶,储液瓶口设有瓶塞,储液瓶有通气管通入瓶外大气,储液瓶还连接有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末端连接有金属底盘,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强陈舜胜谢晶王曜曲映红丁卓平王文俊柳先娜王丽娟吴娜邓静黄鑫程守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