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2764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包括:采光装置、传动装置、总导光柱、单体导光柱、反光套、控制计算机和感光器,采光装置包括集光罩、集光底座和导光辊轴,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支撑臂、传动臂、调节臂和椭圆转轴,集光罩设置于集光底座的顶部,总导光柱通过导光辊轴与集光底座的底部相连接,单体导光柱的顶端与总导光柱的底端相连接,反光套设置于集光底座、总导光柱和单体导光柱的外部,支撑臂通过椭圆转轴与调节臂相连接,感光器和电机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将自然界或者其他现有的光线引入到室内,为室内提供照明的光线,无需在使用额外的能源,更加的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光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的不断增加,人们也在研发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装置,其中,如何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线来进行照明成为了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虽然有一些小型的引光装置出现,但是这些装置的引光效果非常差,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本无法只借助自然光提供足够的室内照明光线,而且随着阳光的移动,固定位置的引光装置无法充分的进行引光,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引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具有可靠性高、利用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同时在引光装置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其包括:采光装置、传动装置、总导光柱、单体导光柱、反光套、控制计算机和感光器,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集光罩、集光底座和导光辊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支撑臂、传动臂、调节臂和椭圆转轴,所述集光罩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顶部,所述导光辊轴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总导光柱通过所述导光辊轴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单体导光柱的顶端与所述总导光柱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反光套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总导光柱和单体导光柱的外部,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椭圆转轴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感光器设置于所述集光罩的各个侧面上,所述感光器和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计算机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滚轴槽,所述滚轴槽设置于所述总导光柱的顶端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辊轴设置于所述滚轴槽中。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光装置、所述总导光柱和所述单体导光柱由玻璃、塑料、树脂、亚克力或水晶制作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光辊轴和所述调节臂分别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通过无线或者有限网络与所述控制计算机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套的直径大于所述总导光柱和所述单体导光柱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光底座与所述总导光柱为可拆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折角切面,所述折角切面设置于所述总导光柱上,且所述折角切面与所述总导光柱之间的角度为4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总导光柱采用了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自然界或者其他现有的光线引入到室内,为室内提供照明的光线,无需在使用额外的能源,更加的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集光罩,2、集光底座,3、导光棍轴,4、总导光柱,5、单体导光柱,6、反光套,7、控制计算机,8、感光器,9、电机,10、支撑臂,11、传动臂,12、调节臂,13椭圆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其包括:采光装置、传动装置、总导光柱4、单体导光柱5、反光套6、控制计算机7和感光器8,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集光罩1、集光底座2和导光辊轴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9、支撑臂10、传动臂11、调节臂12和椭圆转轴13,所述集光罩I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2的顶部,所述导光辊轴3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2的底部的一侧,所述总导光柱4通过所述导光辊轴3与所述集光底座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单体导光柱5的顶端与所述总导光柱4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反光套6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2、总导光柱4和单体导光柱5的外部,所述支撑臂10通过所述椭圆转轴13与所述调节臂12相连接,所述传动臂11的一端与所述电机9相连接,所述传动臂11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臂12相连接,所述感光器8设置于所述集光罩I的各个侧面上,所述感光器8和所述电机9与所述控制计算机7相连接。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还包括滚轴槽(未标识),所述滚轴槽设置于所述总导光柱4的顶端的一侧,所述导光辊轴3设置于所述滚轴槽中,所述集光底座I和所述导光辊轴3本来是与所述总导光柱4的顶部相连接的,但是在所述集光底座2进行上下移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集光底座2与所述总导光柱4产生位移,防止所述集光底座4无法正确复位。所述采光装置、所述总导光柱4和所述单体导光柱5由玻璃、塑料、树脂、亚克力或水晶制作而成,所述采光装置可以采用敞口型的各种结构,这样可以一次收集更多的光线,扩大光线收集的范围。所述导光辊轴3和所述调节臂12分别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2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由于所述调节臂12要将所述集光底座2进行上下的移动,所以使用更少的动能去移动所述集光底座,也方便所述集光底座2的移动,防止其移位。所述感光器8通过无线或者有限网络与所述控制计算机7相连接。所述反光套6的直径大于所述总导光柱4和所述单体导光柱5的直径,这样在所述反光套6中留存足够的空间,方便所述集光底座2的移动,防止所述集光底座2卡住。所述感光器8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集光罩I的各个方向上,所述感光器8会实时的采集光线的强度参数,然后将参数传送到所述控制计算机7上,然后控制计算机7选择光线强度较大的所述感光器8,并确定他的方向,然后所述控制计算机7利用确定的方向操控所述传动装置,所述电机9带动所述传动臂11,所述传动臂11利用所述调节臂12将所述采光装置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和升降,让所述集光罩I朝向光线强度较大的方向,方便更好、更快的吸收光源,所述椭圆转轴13,可以帮助所述调节臂12进行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移动。所述集光底座2与所述总导光柱4为可拆卸连接。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还包括折角切面,所述折角切面设置于所述总导光柱上,且所述折角切面与所述总导光柱之间的角度为45°,而所述总导光柱在遇到转弯或者折角的地方时,可以按照实际的转弯角度进行调整,方便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所述总导光柱采用了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折射光。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建筑弓I光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将自然界或者其他现有的光线引入到室内,为室内提供照明的光线,无需在使用额外的能源,更加的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方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装置、传动装置、总导光柱、单体导光柱、反光套、控制计算机和感光器,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集光罩、集光底座和导光辊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支撑臂、传动臂、调节臂和椭圆转轴,所述集光罩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顶部,所述导光辊轴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总导光柱通过所述导光辊轴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单体导光柱的顶端与所述总导光柱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反光套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总导光柱和单体导光柱的外部,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椭圆转轴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感光器设置于所述集光罩的各个侧面上,所述感光器和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计算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装置、传动装置、总导光柱、单体导光柱、反光套、控制计算机和感光器,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集光罩、集光底座和导光辊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支撑臂、传动臂、调节臂和椭圆转轴,所述集光罩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顶部,所述导光辊轴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总导光柱通过所述导光辊轴与所述集光底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单体导光柱的顶端与所述总导光柱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反光套设置于所述集光底座、总导光柱和单体导光柱的外部,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椭圆转轴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臂相连接,所述感光器设置于所述集光罩的各个侧面上,所述感光器和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计算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建筑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轴槽,所述滚轴槽设置于所述总导光柱的顶端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辊轴设置于所述滚轴槽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利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