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柳专利>正文

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68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笔杆和活动按键组成,笔杆由内腔和外壳组成,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隔层中心设置小孔,外壳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隔层上的传感器相连。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以使用时只有一根笔芯通过小孔进入笔杆内腔下层,不易堵塞笔头,并且笔芯每通过隔层一次显示屏就显示记数一次,这样使用者就可知道笔杆内腔笔芯剩余根数,以便需要随时添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铅笔,特别是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现有的自动铅笔,由于笔杆内装笔芯较多,易堵塞笔头,并且无法知道笔杆腔内是否还有笔芯。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它能显示笔杆内腔中剩余笔芯的根数,可提醒使用者更换笔芯,并且使笔芯不易堵塞笔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1、笔杆2和活动按键3组成,笔杆2由内腔4和外壳5组成,内腔4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6,隔层6中心设置小孔7,外壳5上设置显示屏8,显示屏8与隔层6上的传感器9相连。本技术由于将笔杆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隔层上开小孔,并且设置传感器,笔杆外腔设置显示屏,所以使用时只有一根笔芯通过小孔进入笔杆内腔下层,不易堵塞笔头,笔芯每通过一次隔层,显示屏就显示记数一次,这样使用者就知道笔杆腔内笔芯剩余数,可提醒使用者更换。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兼作摘要附图。图中1、笔头,2、笔杆,3、活动按键,4、内腔,5、外壳,6、隔层,7、小孔,8、显示屏,9、传感器。如图1,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1、笔杆2和活动按键3组成,笔杆2由内腔4和外壳5组成,内腔4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6,隔层6中心设置小孔7,外壳5上设置显示屏8,显示屏8与隔层6上的传感器9相连。使用时,按下活动按键3,笔杆2内腔4上层的笔芯通过隔层6上的小孔7掉下一根进入笔杆2内腔4下层,到达笔头1,即可使用。内腔4上层的笔芯每通过隔层6上的小孔7一次,隔层6上的传感器9就将信号传送到笔杆2外壳5上的显示屏8内,显示屏8就显示记数一次,如此重复,使用者就可知道笔杆2内腔4上层内笔芯剩余根数,以便需要随时添加。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1)、笔杆(2)和活动按键(3)组成,其特征在于笔杆(2)由内腔(4)和外壳(5)组成,内腔(4)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6),隔层(6)中心设置小孔(7),外壳(5)上设置显示屏(8),显示屏(8)与隔层(6)上的传感器(9)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笔杆和活动按键组成,笔杆由内腔和外壳组成,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隔层中心设置小孔,外壳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隔层上的传感器相连。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以使用时只有一根笔芯通过小孔进入笔杆内腔下层,不易堵塞笔头,并且笔芯每通过隔层一次显示屏就显示记数一次,这样使用者就可知道笔杆内腔笔芯剩余根数,以便需要随时添加。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B43K21/00GK2477382SQ0123961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柳, 罗凡华 申请人:刘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笔芯根数的自动铅笔,由笔头(1)、笔杆(2)和活动按键(3)组成,其特征在于:笔杆(2)由内腔(4)和外壳(5)组成,内腔(4)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置隔层(6),隔层(6)中心设置小孔(7),外壳(5)上设置显示屏(8),显示屏(8)与隔层(6)上的传感器(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柳罗凡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