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金平专利>正文

一种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672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脉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穿刺器、上输液软管、滴壶、下输液软管、流速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针,其结构特点是滴壶上测设有排气口,滴壶中上部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凸环片,凸环片之间贴合固定有一药液滤膜,滴壶下部为漏斗形,滴壶下部内腔中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水滴状浮坠;滴壶下端经开关与三通管上端口连接,三通管侧端口经进气开关连接内装有气体的储气囊,三通管下端口连接下输液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将药液尽可能多的输入人体静脉,从而避免浪费药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目前使用的静脉输液器一般主要由穿刺器、输液软管、滴壶、流速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针连接组成。静脉输液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在输液临近结束时,输液软管内的液位相对人的体位逐渐降低,液体静压逐渐降低,输液系统内压接近或高于人体静脉压时会发生血液回流现象。为防止输液过程中发生血液回流现象,现有技术中对普通的静脉输液器进行了改进,增设了防回流装置,将防回流装置下方输液软管内的液体保留,阻止血液回流和空气进入静脉血管,这样就会存在防回流装置下方输液软管中保留的药液不能输入人体静脉,从而造成药液浪费的技术问题,影响了输液的治疗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将药液尽可能多的输入人体静脉从而避免浪费药液的静脉输液器。本技术的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静脉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上输液软管2、滴壶3、下输液软管8、流速调节器9、药液过滤器10、静脉针11,其结构特点是滴壶3上测设有排气口 12,滴壶3中上部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凸环片13,凸环片13之间贴合固定有一药液滤膜14,滴壶3下部为漏斗形,滴壶3下部内腔中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水滴状浮坠15 ;滴壶3下端经开关5与三通管4上端口连接,三通管4侧端口经进气开关6连接内装有气体的储气囊7,三通管4下端口连接下输液软管8。排气口 12内具有排气过滤膜,排气过滤膜通气不透水,液体不可能从排气口 12向外流出,实现连续排气。浮坠15上部的直径大于滴壶3下端出液口的内径,浮坠15下部的直径小于滴壶3下端出液口的内径,浮坠15落下时可有效封堵滴壶3下端出液口自动断流,防止气体进入静脉及血液回流。储气囊7的出气口处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气体向储气囊7内回流。储气囊7可向外出输出气体的体积与下输液软管8中可保留药液的体积大体相当。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将药液尽可能多的输入人体静脉,从而避免浪费药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上输液软管,3-滴壶,4-三通管,5-开关,6-进气开关,7_储气囊,8-下输液软管,9-流速调节器,10-药液过滤器,11-静脉针,12-排气口,13-凸环片,14-药液滤膜,15-浮坠。【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静脉输液器的细节。如图1所不,一种静脉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上输液软管2、滴壶3、下输液软管8、流速调节器9、药液过滤器10、静脉针11。滴壶3上测设有排气口 12,排气口 12内具有排气过滤膜,排气过滤膜通气不透水,液体不可能从排气口 12向外流出,从而实现连续排气;滴壶3中上部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凸环片13,凸环片13之间贴合固定有一药液滤膜14,药液滤膜14采用多层渗水作用极强透气性极差的亲水过滤膜制成,干燥时能通气,潮湿后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能渗水但阻止气体通过,使其过滤药液同时,能有效避免输液过程有气泡进入静脉,滴壶3下部为漏斗形,滴壶3下部内腔中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水滴状浮坠15,浮坠15上部的直径大于滴壶3下端出液口的内径,浮坠15下部的直径小于滴壶3下端出液口的内径,使浮坠15落下时可有效封堵滴壶3下端出液口自动断流,防止气体进入静脉及血液回流,且由于药液滤膜14的设计,可阻止浮坠15上浮至滴壶3上部,从而避免出现浮坠15影响滴壶3进液口进液的情况发生;滴壶3下端经开关5与三通管4上端口连接,三通管4侧端口经进气开关6连接内装有气体的储气囊7,储气囊7的出气口处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气体向储气囊7内回流,储气囊7可向外出输出气体的体积与下输液软管8中可保留药液的体积大体相当,这样当输液临近结束,挤压储气囊7向下输液软管8内加压,在储气囊7内可输出气体全部挤出时,可将留存在三通管4及下输液软管8中的药液尽可能多的输入到人体静脉中,避免浪费药液,但在下输液管7下部还会保留一些药液,避免出现气体进入静脉的情况发生;三通管4下端口连接下输液软管8。操作时,将开关5设为打开状态,按日常操作规程给病人输液,输液过程中,滴壶3内的多余气体可经排气口 12排出,输液临近结束时,滴壶3内液位逐渐降低,浮坠15随着液位下降落下,直至堵住滴壶3的出液口,此时三通管4及下输液软管8内会保留部分药液并保持相对静止,阻止血液回流和空气进入静脉,能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起针时,先关闭开关5,再打开进气开关6,用手挤压储气囊7向下输液软管8充气加压,将三通管4下部及下输液管8内留存的药液输至静脉,储气囊7内可输出气体全部挤出后,医护人员起针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输液器,包括穿刺器(1)、上输液软管(2)、滴壶(3)、下输液软管(8)、流速调节器(9)、药液过滤器(10)、静脉针(11),其特征在于滴壶(3)上测设有排气口(12),滴壶(3)中上部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凸环片(13),凸环片(13)之间贴合固定有一药液滤膜(14),滴壶(3)下部为漏斗形,滴壶(3)下部内腔中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水滴状浮坠(15);滴壶3下端经开关(5)与三通管(4)上端口连接,三通管(4)侧端口经进气开关(6)连接内装有气体的储气囊(7),三通管(4)下端口连接下输液软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器,包括穿刺器(I)、上输液软管(2)、滴壶(3)、下输液软管(8)、流速调节器(9)、药液过滤器(10)、静脉针(11),其特征在于滴壶(3)上测设有排气口(12),滴壶(3)中上部的内壁上固设有一对凸环片(13),凸环片(13)之间贴合固定有一药液滤膜(14),滴壶(3)下部为漏斗形,滴壶(3)下部内腔中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水滴状浮坠(15);滴壶3下端经开关(5)与三通管(4)上端口连接,三通管(4)侧端口经进气开关(6)连接内装有气体的储气囊(7),三通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金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