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西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557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5:55
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包括前顶梁、后顶梁、连接件、挡矸装置、前顶梁支柱、后顶梁支柱和活动抬底,前顶梁通过连接件与后顶梁相连接,前顶梁与前顶梁支柱相连接,后顶梁与后顶梁支柱相连接,所述的前顶梁支柱与后顶梁支柱为结构相同的顶梁支柱,由活柱、中缸和外缸构成;在后顶梁的下部和后顶梁支柱的上部安装有挡矸装置,在前顶梁支柱和后顶梁支柱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抬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可靠、质量轻,适合多种复杂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
本技术涉及煤矿支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煤矿开采,安全是首要任务,对此,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例如,在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而对于安全开采来说,首要的安全要求则是对采区顶板进行可靠的安全支护,否则,不得生产。目前,采用的顶梁的安全支护设备主要是综采液压支架、悬移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对于上述三种支护设备中的前两种为国内外所普遍选用,其优点是:自身都具有移动功能,且支护面积大、支护强度高、安全性能好。但是,这两种液压支架也共同存在问题:支架自身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相对于后者单体液压支柱都大得多得多,因而,在运输和安装方面都比较困难,即使是相对轻一些的悬移液压支架,在条件稍微差的区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运输和安装受阻情况,从而也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工作面空间狭小、地压大、运输巷道高低不平、弯曲不直,巷道变形严重等条件较差的矿井,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因运输困难,有些支架会因受规格和重量的限制而无法运输,从而导致生产无法安全进行。此外,上述三种支护设备中的第三种即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传统的支护设备,实用性强,运输也比较方便。但是,一个煤矿工作面就需要几百根,甚至上千根,有的采煤区为了采高煤层变化的需要和人员的通过的安全,所以要配备成千根甚者上万根的支柱,但现有的支柱的重量都非常沉重,每次运送的数量都非常有限,运送一整套支柱所花费的时间往往需要几天工作日才能完成,严重耽误了工作效率;而且单体液压支柱也存在明显缺陷,表现在:全部需要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特别大,重复工作非常频繁,又因工况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而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其安全系数比前两种液压支架支护设备要低得多,所以,不适合在煤矿生产中普遍和长期采用,而且液压支架是井下煤炭综采工作面的主要支护设备,由于底板较软,易出现液压支架扎底,使液压支架移架比较困难,需要人工采取其它辅助措施,才能使支架移架,即降低了煤炭产量,又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其组装方便,质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适用于多种复杂采煤工作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包括:前顶梁、后顶梁、连接件、挡矸装置、前顶梁支柱、后顶梁支柱和活动抬底,前顶梁通过连接件与后顶梁相连接,前顶梁与前顶梁支柱相连接,后顶梁与后顶梁支柱相连接,在后顶梁的下部和后顶梁支柱的上部安装有挡矸装置;所述的前顶梁支柱与后顶梁支柱为结构相同的顶梁支柱,由活柱、中缸和外缸构成,所述的活柱由4?9mm的第一复合层、2?3mm的不锈钢第一外壁和4?7mm的不锈钢第三内壁依次复合成,所述的中缸由2.5?3.5mm的不锈钢第一内壁、3?13mm的第二复合层和0.8?1.5mm的不锈钢第二外壁组成,所述的外缸由0.5?4mm的不锈钢第二内壁、5?8mm的第三复合材料层和2?7mm的不锈钢第三外壁组成,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的均是由聚氨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在前顶梁支柱和后顶梁支柱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抬底;所述的活动抬底包括固连在底座前部过桥处设置的两块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抬底千斤顶的缸筒座配合使用的导向滑槽,所述缸筒座通过压板和螺栓固定在导向滑槽内,在所述抬底千斤顶的活塞杆端正下方活动设置有由整体刚性结构组成的推移框架。进一步的,在所述后顶梁的下方设置托梁。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销、紧固螺栓和金属板件,定位销将前顶梁和后顶梁的端面固定连接,紧固螺栓将连接件整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质量轻、结构稳定安全,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急倾斜煤层、倾斜煤层以及近水平底板较软的工作面,即能实现工作面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又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地解决了受自然地质条件限制而影响生产的煤矿的安全支护设备的运输和因液压支柱过重导致的安装困难问题,对于安全开采和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有利于提高相关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中采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液压支柱有效减轻了支柱的重量,减少工人搬运、安装的劳动强度,缸体表面采用不锈钢套能有效的防腐,延长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减少电镀加工工序,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顶梁支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活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中缸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外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前顶梁,2-连接件,3-定位销,4-后顶梁,5-托梁,6-挡矸装置,7-后顶梁支柱,71-活柱,72-中缸,73-外缸,74-第一外壁,74a_第三内壁,75-第一复合层,76-第一内壁,77-第二外壁,78-第二复合层,79-第二内壁,79a-第三外壁,710-第三复合层,8-紧固螺栓,9-推移框架,10-螺栓,11-缸筒座,12-抬底千斤顶,13-前顶梁支柱,14-固定板,15-压板,16-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的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包括前顶梁1、后顶梁4、连接件2、挡矸装置6、前顶梁支柱13、后顶梁支柱7和活动抬底,前顶梁I通过连接件与后顶梁4相连接,前顶梁I与前顶梁支柱13相连接,后顶梁4与后顶梁支柱7相连接,在后顶梁4的下部和后顶梁支柱7的上部安装有挡矸装置6 ;所述的前顶梁支柱13与后顶梁支柱7为结构相同的顶梁支柱,由活柱71、中缸72和外缸73构成,所述的活柱71由4?9mm的第一复合层75、2?3mm的不锈钢第一外壁74和4?7mm的不锈钢第三内壁74a依次复合成,所述的中缸72由2. 5?3. 5mm的不锈钢第一内壁76、3?13mm的第二复合层78和O. 8?I. 5mm的不锈钢第二外壁77组成,所述的外缸73由O. 5?4mm的不锈钢第二内壁79、5?8mm的第三复合材料层710和2?7mm的不锈钢第三外壁79a组成,第一复合层75、第二复合层78和第三复合710的均是由聚氨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在前顶梁支柱13和后顶梁支柱7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抬底;所述的活动抬底包括固连在底座16前部过桥处设置的两块固定板14,在所述固定板14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抬底千斤顶12的缸筒座11配合使用的导向滑槽,所述缸筒座11通过压板15和螺栓10固定在导向滑槽内,在所述抬底千斤顶12的活塞杆端正下方活动设置有由整体刚性结构组成的推移框架9。为进一步保障顶梁支撑的安全保护作用,在后顶梁4的下方设置托梁5,使前顶梁I和后顶梁4达到同一体化的顶梁结构的同样的支护效果,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销3、紧固螺栓8和金属板件,定位销3将前顶梁I和后顶梁4的端面固定连接,紧固螺栓8将连接件2整体固定,既实现良好的定位也实现了连接的稳固;本技术在使用时由抬底千斤顶12提供动力,抬底千斤顶12的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顶梁(1)、后顶梁(4)、连接件(2)、挡矸装置(6)、前顶梁支柱(13)、后顶梁支柱(7)和活动抬底,前顶梁(1)通过连接件与后顶梁(4)相连接,前顶梁(1)与前顶梁支柱(13)相连接,后顶梁(4)与后顶梁支柱(7)相连接,在后顶梁(4)的下部和后顶梁支柱(7)的上部安装有挡矸装置(6);所述的前顶梁支柱(13)与后顶梁支柱(7)为结构相同的顶梁支柱,由活柱(71)、中缸(72)和外缸(73)构成,所述的活柱(71)由4~9mm的第一复合层(75)、2~3mm的不锈钢第一外壁(74)和4~7mm的不锈钢第三内壁(74a)依次复合成,所述的中缸(72)由2.5~3.5mm的不锈钢第一内壁(76)、3~13mm的第二复合层(78)和0.8~1.5mm的不锈钢第二外壁(77)组成,所述的外缸(73)由0.5~4mm的不锈钢第二内壁(79)、5~8mm的第三复合材料层(710)和2~7mm的不锈钢第三外壁(79a)组成,第一复合层(75)、第二复合层(78)和第三复合(710)的均是由聚氨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在前顶梁支柱(13)和后顶梁支柱(7)的底部安装有活动抬底;所述的活动抬底包括固连在底座(16)前部过桥处设置的两块固定板(14),在所述固定板(14)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抬底千斤顶(12)的缸筒座(11)配合使用的导向滑槽,所述缸筒座(11)通过压板(15)和螺栓(10)固定在导向滑槽内,在所述抬底千斤顶(12)的活塞杆端正下方活动设置有由整体刚性结构组成的推移框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型矿用组合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顶梁(I)、后顶梁(4)、连接件(2)、挡矸装置(6)、前顶梁支柱(13)、后顶梁支柱(7)和活动抬底,前顶梁(I)通过连接件与后顶梁(4)相连接,前顶梁(I)与前顶梁支柱(13)相连接,后顶梁(4)与后顶梁支柱(7)相连接,在后顶梁(4)的下部和后顶梁支柱(7)的上部安装有挡矸装置(6);所述的前顶梁支柱(13)与后顶梁支柱(7)为结构相同的顶梁支柱,由活柱(71)、中缸(72)和外缸(73)构成,所述的活柱(71)由4?9mm的第一复合层(75)、2?3mm的不锈钢第一外壁(74)和4?7mm的不锈钢第三内壁(74a)依次复合成,所述的中缸(72)由2.5?3.5mm的不锈钢第一内壁(76),3?13mm的第二复合层(78)和0.8?1.5mm的不锈钢第二外壁(77)组成,所述的外缸(73)由0.5?4mm的不锈钢第二内壁(79)、5?8_的第三复合材料层(710)和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昌勇贾伟建周小超林华周宇许锋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