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构树叶培育成可食用的树叶后的初步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粮食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如何将青草、树叶、根茎作为饲料已是很迫切的问题。 北京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85年5月印刷的《树木学》P232-233写道构树叶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时藤本状。叶互生,宽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圆形,缘具粗锯齿,不裂或不规则3-5深裂,上面包车密被短硬毛,下面密被长柔毛。构树喜光、适应性强。 构树的乳汁、根皮、树皮、叶及果均可入药,补肾利尿、强筋骨明目。 构树为野生,耐干冷耐湿热、适应性强。一株构树,三年后通过根部横向发展,可长出五至六根新苗,二年后躯干可长至二米高,母株结果可繁殖,但易变性,且很少见。 构树叶无毒安全、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30%以上,民间有的将其采摘后直接喂猪。但由于其为根系繁殖,庭院与规模种植尚无先例,使长得分散、采集困难。另外,人为的多次采摘树叶,其愈活,重组、再生速度将会大大减慢,树叶营养含量降低。经测试第二次采摘的比第一次的蛋白质含量低5%左右,随着采摘次数增加,含量呈曲线下降,利用价 ...
【技术保护点】
可食用的构树叶的初步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法,具体作法是,将树叶切碎,放于池或大缸中,用0.5%的生物活性蛋白粉液作酵母液浸泡,液面淹没为佳,发酵1-2天变甜后捞出或直接使用或晾干贮存待用,并补料连续发酵,再不另加酵母。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食用的构树叶的初步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补料分批发酵法,具体作法是,将树叶切碎,放于池或大缸中,用0.5%的生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