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2099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用于实现第一CPU芯片IC1和第二CPU芯片IC4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光通讯电路包括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且所述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及与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连接的逻辑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光收发电路,使功能模块与功能模块之间,功能模块与控制器之间及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实现无插接件的传输,确保通讯的质量,消除电磁干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通讯速率,实现了通讯模块的热拔插,有效保证了DCS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极大降低了控制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电路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各领域的不断拓展,用户对于DCS系统的稳定性及适用性也在不断提高。在传统的DCS系统中,功能模块与控制器、功能模块与功能模块、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均采用串行总线通讯的方式,在硬件上均采用插接件进行连接,由于插件间存在接触电阻,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就越差;另外,系统中的数据由于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无法完全避免电磁的干扰,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数据传输易造成紊乱。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有线连接的方式,带电拔插时可能造成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或控制器的损坏,所以,在传统的DCS系统中一般主张断电更换功能模块及控制器,以规避DCS系统的控制风险,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用于实现第一CPU芯片IC1和第二CPU芯片IC4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用于实现第一CPU芯片IC1和第二CPU芯片IC4之间的数据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讯电路包括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且所述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及与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连接的逻辑控制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S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及控制器的光通讯电路,用于实现第一CPU芯片IC1和第二CPU芯片IC4之间的数据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讯电路包括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且所述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及与信号接收电路、信号发送电路连接的逻辑控制器(3);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接收管D1、放大电路(1)、比较电路(2)、三态驱动电路(4)和数据接收引脚RXD,且所述逻辑控制器(3)还与放大电路(1)的控制端、比较电路(2)的控制及三态驱动电路(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包括数据发送引脚TXD、驱动电路(5)和光发射管D2,所述数据发送引脚TXD通过逻辑控制器(3)后与驱动电路(5)连接,所述驱动电路(5)与光发射管D2连接;还包括第一封装线(6)和第二封装线(7),所述数据接收引脚RXD和数据发送引脚TXD均设于第一封装线(6)上,所述第一封装线(6)上还设有收发器工作电源正极VCC1,发射极电源正极VCC2、逻辑控制引脚SD和收发器工作电源负极GND,所述收发器工作电源正极VCC1和收发器工作电源负极GND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发射极电源正极VCC2与光发射管D2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引脚SD与逻辑控制器(3)连接,且在所述逻辑控制引脚SD输入高电平时,所述逻辑控制器(3)控制放大电路(1)、比较电路(2)、三态驱动电路(4)和驱动电路(5)停止工作,所述第一收发器IC2和第二收发器IC3处于休眠模式;在所述逻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箭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