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中和江专利>正文

圆锥形笔尖与其制造方法及陶瓷复合圆锥形笔尖技术

技术编号:104178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笔尖,其大幅度提高了笔尖制造的生产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及具有高耐久性。该圆锥形笔尖包括:栉齿状片,其具有多片且各自分离,先端呈略半球形,且全体朝先端方向可被逐渐收束为略圆锥形;维持构件,其可将该各栉齿状片配置于其圆周上;及收束构件,其可把该各栉齿状片进行收束。多片分离的栉齿状片利用另体的维持构件及收束构件进行组装;栉齿状片的先端为笔端部,且各栉齿状片之间包含墨水导出路。依照上述方式而形成该圆锥形笔尖。又,为了提高其耐久性,该笔尖包含:基部、多片的栉齿状片及半球状分割部;其中,各栉齿状片分成前部片及后部片,而前部片可用陶瓷材来形成,而后部片可用合成树脂等具柔软性材质来形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与笔尖与其制造方法有关,而该笔尖用于钢笔或其它书写工具中。又,本专利技术与使用耐久性优异的陶瓷材料的复合圆锥形笔尖有关。笔尖基本体200使用合成树脂材料,且以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笔尖基本体200包含基部201,其形成圆筒状;及多片的栉齿状片202,其由基部201的一端凸出。该多片的栉齿状片202沿着轴心的圆周上呈等间隔配列,彼此之间设有缝隙状的沟203。基部201在其外形上由大径部211和小径部212所构成,在两者的交界处有段差部213。各栉齿状片202在基部201的大径部211侧的一端呈连续状,其剖面呈圆弧状的连续,且各自分别由基部201朝先端逐渐形成窄幅的尖细状;其基部侧半部沿着基部大径部211的外周以近直线状延伸,而其先端侧半部朝先端逐渐朝接近轴心方向倾斜。在各栉齿状片202整体上,透过由外周方向朝轴心方向施压,使把基部侧半部呈现向内变窄状;该基部侧半部呈略圆柱状;而其先端侧半部则分别以略圆锥状集中。此外,各栉齿状片202的先端包含半球分割部204,且分别在外面角部上呈现平滑状;而该半球分割部204整体形成半球状。另一方面,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收束构件300具有如下内周结构其被形成圆筒形,使之可以嵌入笔尖基本体200的中间部份,且可将多片的栉齿状片202向轴心方向施压,使之收束为向先端方向逐渐缩径的圆锥形。在笔尖100的结构中包含如前述的笔尖基本体200及收束构件300;让收束构件300由笔尖基本体200的先端通过,并嵌入笔尖基本体200的周围,利用收束构件300的内周结构,把多片的栉齿状片202由外侧向轴心方向施压,由于压力均匀故可使基端侧半部收束为无变形的略圆柱形状,同时其先端侧半部则收束为变形的逐渐缩径的略圆锥形状。如此一来,相互邻接的各栉齿状片202的间呈现弹性接触,其先端的半球分割部204被集中,因而构成无凹凸且平滑的半球形的笔端部400。此外,还包含墨水导出路500,其设于各栉齿状片202的两侧的接合部之间,且呈毛细管般的间隙。在具备前述结构的笔尖100方面,当半球形状的笔端部400对轴心倾斜触压到纸面时,各栉齿状片202先端的半球分割部204相互错开呈并弹性变形,使先端半球部的外径扩大,当解除对纸面的触压动作后,先端部会因弹性而恢复为原先的半球形状;如此一来,对纸面可从任何角度进行书写,即使以轴为中心而回动,不管从任何位置或任何角度都可进行书写;此外,调整笔压的强弱大小则可变更线的粗细,可进行如同毛笔般具多种线条变化的文字书写。然而,先前型式的圆锥形笔尖却有如下的问题(1)笔尖基本体被集中形成圆锥形,由于形状复杂,故金属模复杂,使得金属模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2)笔尖基本体被集中形成圆锥形,故在针对各栉齿状片的各片是否合乎尺寸精度进行确认时,必须插入环片等使之成为完成品状态,否则无法进行确认,此点较不方便。(3)为了使笔尖触感滑顺,必须把先端外面角部磨成圆滑状,因此需利用滚筒研磨机等进行磨角作业,而在该作业中,各栉齿状的缝隙的沟槽部份相互缠绕,故在作业途中必须进行确认,因此无法提高磨角作业的效率。(4)为了使笔体成为完成品,在实施磨角作业后,必须把被分割为栉齿状的先端部插入并嵌入环片(收束构件)等才行。但如把该环片的插入作业以自动组装机来进行,因各笔尖基本体的被形成栉齿状的缝隙的沟槽部份相互缠绕,所以无法以零组件供应机等自动供应装置来实施,而必须改以手工作业才行。此外,在前述的先前型式的笔尖方面,以耐磨耗性高的陶瓷制的笔尖受到注目。在陶瓷制的笔尖方面,在实开昭60-8085号公报、实开昭60-109979号公报、实开平1-865078号公报、特开平1-146797号公报等均有揭示。该类陶瓷制的笔尖方面具备如下结构在陶瓷材的板状物中切出沟槽,将其先端磨出圆滑状;且在棒状的笔体中设置贯穿孔,让导出孔通到先端等。然而,在前述的先前型式的笔尖方面,陶瓷材属硬质,无法如金属制板状的成型笔尖般具弯曲性,故为了导出墨水而需设置沟槽或贯穿孔,但该沟槽或贯穿孔却无法因应因墨水干后的墨水粘度变化或沉淀物残存等问题,而导致墨水供应不良;又,因笔端部与纸面接触也会带来微尘、纸尘,而当其将笔体的墨水通路堵塞时几乎无任何清理措施,故导致书写作业不安定问题实乃不可免。前述问题并不因使用耐久性高的陶瓷制的笔尖而获得解决,这就是使用陶瓷制的笔尖的笔仍无法成为具实用性书写工具,而在市场流通的要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为,将圆锥形笔尖的结构简洁化,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为,改善圆锥形笔尖的制造工序,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为提供一种陶瓷复合圆锥形笔尖;其在提高笔尖耐久性的同时,书写时可获得滑顺的书写感及笔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为提供一种优秀的陶瓷复合圆锥形笔尖;其笔尖先端部为硬质的陶瓷材,但笔尖对纸面的触感很柔和,可用任何角度对纸面进行书写,即使以笔的轴心为中心进行回动,也可在任何位置进行书写。本专利技术的圆锥形笔尖,包含多片的栉齿状片;其分别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其先端呈略半球形,且整体朝先端方向逐渐收束为略圆锥形,而其形状呈现略剑形;又,其基端部作为被固定部,而插入、固定在维持构件中。该维持构件呈略圆筒形,在其一端面的圆周上设有沟形的固定部,其目的在让各栉齿状片的被固定部朝轴方向进行嵌插。将各栉齿状片插入维持构件的各固定部后,就可使其基端部配列于圆周上。此外,还包含收束构件;其设置成可嵌合于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外周上,其用来,由外侧向内侧对该多片的栉齿状片进行加压,并使之收束。而该多片的栉齿状片因维持构件而配列于圆周上。利用维持构件及收束构件将多片的栉齿状片进行组装后,则可形成圆锥形笔尖;而其先端部包含笔端部,多片的栉齿状片之间包含墨水导出路。利用前述结构,可将圆锥形笔尖的结构简洁化,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圆锥形笔尖的制造方法包含制作工序、固定工序及收束工序。制作工序包含如下零组件的制作栉齿状片,其具有多片且呈分离状,其先端呈略半球形,且整体朝先端方向逐渐收束为略圆锥形;维持构件,其包含沟形的固定部,可让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基端部进行嵌插,如此可使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基端部配列于圆周上;及收束构件,其设置成可嵌合于该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外周上,目的在于,用来收束配该多片的栉齿状片;而该多片的栉齿状片系利用维持构件而配列于圆周上。固定工序用于把多片的栉齿状片插入维持构件的固定部,并固定于圆周上。收束工序用于把收束构件嵌入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外周上,使该多片的栉齿状片进行收束。利用该制造方法,在完成圆锥形笔尖的构成零组件的制作后,接着以自动化方式实施固定作业及收束作业,如此则可大幅度提高圆锥形笔尖的生产力,也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该固定作业指把多片的栉齿状片插入维持构件的固定部上的作业;收束作业指把收束构件嵌入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外周上的作业。本专利技术由于实施了前述圆锥形笔尖的改良及其制造工序的改善,故本专利技术可发挥如下效果及优点。由于制品形状的简洁化,故可将金属模成本降低为先前型式的一半。在进行成型之际,向来需要大型且压力强大的压制机;但改为圆锥形后,利用小型压制机即可作业,因此其设备费较先前者为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锥形笔尖,其特征在于包含:栉齿状片,其具有多片且各自分离,先端呈略半球形,且全体朝先端方向可被逐渐收束为略圆锥形;维持构件,其可将多片的栉齿状片的基端部进行固定,且将该多片的栉齿状片配置于其圆周上;及收束构件,其可嵌合于多 片的栉齿状片的外周上,且可把该多片的栉齿状片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加压收束,而该多片的栉齿状片利用维持构件被配置于其圆周上;该多片分离的栉齿状片利用另体的维持构件及收束构件进行组装;栉齿状片的先端为笔端部,且各栉齿状片之间包含墨水导出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宜修山中镇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中和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