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志华专利>正文

书写末端可调控自来水的通用方案及其各类墨水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77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各类墨水笔都可使用相同的可调控自来水的供墨方案,涉及各类笔头、笔头座、笔杆、笔尾座、螺纹连接,还包括笔套、弹簧、小螺钉、橡皮圈、毛细棒,其特征在于,各类墨水笔可调控自来水的通用方案可分为三大种类: 一是控制墨水流量的有无,其结构分为气管式Ⅰ型,或是气管Ⅱ型,或是笔胆式;所述的气管式Ⅰ型是在笔杆(10)的壁厚中纵向设置若干个通气孔,在笔尾座(12)的前端面设置止气橡皮圈;所述的气管式Ⅱ型是在笔中架(8)上设置通孔,通气杆(19)的一端与之螺接,另一端与笔尾座(12)的前端面形成公母配合;所述的笔胆式是在笔杆腔里设置可伸缩并可随时更换的一次性笔胆(38),笔胆(38)的尾部设置重物; 二是控制墨水流量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螺旋式,或是转盘式;所述的螺旋式是在笔中架(8)的内螺纹上纵向设置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流水槽(39)或细管,槽深或细管深超过齿根园,并设置流量调节栓(7)、流量调节套(6);所述的转盘式是在笔中架(8)的中间园饼上和流量调节盘(17)上分别设置两条互相对称的弧形流水槽(39),四条弧形流水槽(39)同园心、同直径、等长等宽,每条槽前后贯通,流量调节套(6)的内端面与流量调节盘(17)前端面之间设置弹簧(16),调节套(6)的长杆插入调节盘(17)的通孔中,两者纵向滑动配合,横向同步转动; 上述两种供墨方案需一对一地结合,才能同时达到流量大小有无的控制; 第三种方案是同时控制墨水流量的大小有无,其结构分为毛细棒式Ⅰ型,或是毛细棒式Ⅱ型,或是毛细棒式Ⅲ型,或是毛细棒式Ⅳ型,或是毛细管式;所述的毛细棒式Ⅰ型是若干根设置防止折断措施的长短不一的毛细棒(24)固定在毛细棒座(22)上,分别穿过笔中架(8)中间园饼上的若干小孔,分别进出于流量调节阀(25)上的若干小孔,流量调节阀(25)、流量调节杆(26)、固定阀(29)、流量调节套(6)顺序螺纹连接,调节阀(25)的外园与笔中架(8)后部的内园滑动配合,调节套(6)的内园与固定在笔杆(10)外园上的移动用橡皮圈(27)紧密接触,调节套(6)可来回移动但不能旋转;所述的毛细棒式Ⅱ型是将若干根同样长短的毛细棒(24)固定在毛细棒座(22)上,分别进出于笔中架(8)中间园饼上的若干小孔,毛细棒(24)的根数可随时更换;所述的毛细棒式Ⅲ型是将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毛细棒(24)分别插入均布在笔中架(8)前端面上的若干个相应长短的孔中,每个孔与笔中架(8)内螺纹的齿根园相切,所有的相切点作为在笔中架(8)内螺纹上设置流水槽(39)的基准线,流水槽(39)与孔相通,与孔等长,并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切用墨水书写、绘图、运作的各种器具。
技术介绍
在用墨水的器具中,除毛笔、排笔之外,钢笔、圆珠笔、软笔都可自来水,但都是恒定流,供水无法大小。这样既限定了笔划粗细的变化范围,又造成了在吸水性不同的纸上有的流畅,有的涩笔;软笔虽可笔划粗细反差大,但需供水急或多时,流量无法跟上变化,结果断流或涩笔。在现实中,尚未实现用墨水的器具统统自来水,更没有实现流量可调控大小有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若干种流量可调控大小有无的自来水方案,通用于所有的用墨水的器具,既是一种方法,又可制成产品,既可用通用的供墨方案分别制造各类墨水笔,又可使各类墨水笔组合在一支笔中,只需换笔头即可一笔多用。各类墨水笔可调控自来水的通用方案可分为三大种类一是控制墨水流量的有无,其结构分为气管式I型,或是气管式II型,或是笔胆式;所述的气管式I型是在笔杆(10)的壁厚中纵向设置若干个通气孔,在笔尾座(12)的前端面设置止气橡皮圈(11);所述的气管式II型是在笔中架(8)的中间圆饼上设置通孔,通气杆(19)的一端与之螺接,另一端与笔尾座(12)的前端面形成公母配合,所述的笔胆式是在笔杆腔里设置可伸缩并可随时更换的一次性笔胆(38),笔胆(38)的尾部设置重物,其重量以保证供墨急或多并且不影响握笔为限;二是控制墨水流量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螺旋式,或是转盘式;所述的螺旋式是在笔中架(8)的内螺纹上纵向设置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流水槽(39)或细管,槽深或细管深超过齿根圆,并设置流量调节栓(7),流量调节套(6);所述的转盘式是在笔中架(8)的中间圆饼上和流量调节盘(17)上分别设置两条互相对称的弧形流水槽(39),四条弧形流水槽(39)同圆心、同直径、等长等宽,每条槽前后贯通;流量调节套(6)的内端面与调节盘(17)前端面之间设置弹簧(16),流量调节套(6)的长杆插入流量调节盘(17)的通孔中,两者纵向滑动配合,横向同步转动,调节盘(17)的外圆与笔中架(8)前部的内圆动配合;上述两种供墨方案需一对一地结合,才能同时达到流量大小有无的控制;第三种方案是同时控制墨水流量的大小有无,其结构分为毛细棒式I型,或是毛细棒式II型,或是毛细棒式III型,或是毛细棒式IV型,或是毛细管式;所述的毛细棒式I型是若干根设置防止折断措施的长短不一的毛细棒(24)固定在毛细棒座(22)上,分别穿过笔中架(8)中间圆饼上的若干小孔,分别进出于流量调节阀(25)上的若干小孔,流量调节阀(25)、流量调节杆(26)、固定阀(29)、流量调节套(6)顺序螺纹连接,调节阀(25)的外圆与笔中架(8)后部的内圆滑动配合,调节套(6)的内圆与固定在笔杆(10)外圆上的移动用橡皮圈(27)紧密接触,调节套(6)可来回移动但不能旋转;所述的毛细棒式II型是将若干根同样长短的毛细棒(24)固定在毛细棒座(22)上,分别进出于笔中架(8)中间圆饼上的若干小孔,毛细棒(24)的根数可随时更换;所过的毛细棒式III型是将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毛细棒(24)分别插入均布在笔中架(8)前端面上的若干个相应长短的孔中,每个孔与笔中架(8)内螺纹的齿根圆相切,所有的相切点在纵向连成一直线,作为在笔中架(8)内螺纹上设置流水槽(39)的基准线,流水槽(39)与孔相通,与孔等长,并设置流量调节套(6),流量调节栓(7);所述的毛细棒式IV型是将若干根长短不一并设置有防折断措施的毛细棒(24)固定在移动调节座(41)上,分别进出于笔中架(8)中间圆饼上的若干小孔,流量调节套(6)与笔中架(8)固定连接,其内圆与固定在移动调节座(41)上的移动用橡皮圈(27)紧密接触,流量调节套(6)可来回移动但不能旋转;所述的毛细管式是以笔中架(8)内螺纹的齿根圆上的若干点或该点的附近为圆心,在笔中架(8)的前端面上设置若干个长短不一的细孔,该毛细管(37)细到能在真空状的墨水里产生供墨为止,并设置流量调节套(6)、流量调节栓(7);在上述各种型式、各类墨水笔的笔头腔里设置毛细绵(3),或是毛细棒(24),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既与从笔杆腔流入笔头腔的墨水紧密接触,又与各类笔头紧密接触,相互之间也紧密接触。在所述的毛细棒式I型和毛细棒式II型中,毛细棒座(22)与笔中架(8)可装拆性的固定套接。在各类墨水笔的笔头腔里可设置毛细绵套(36)和弹簧(16);由极能吸水、蓄水、透水的绵状物组成能在真空状的墨水里发生毛细现象的毛细绵(3)。在所述的螺旋式、毛细棒式III型以及毛细管式中,流量调节栓(7)与流量调节套(6)之间可装拆的固定连接,调节栓(7)与笔中架(8)的内圆螺纹连接,调节套(6)与笔中架(8)的外圆螺纹连接。所述的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毛细棒(24),每根之间依次相差0.1~4毫米,互相对称的两根也可等长。所述的设置防止折断措施的毛细棒(24)的底部,与毛细棒座(22)可装拆的固定联接;毛细棒(24)的头部是金属帽,头尾之间用金属细光杆连成一体,细光杆的周围环绕着能在真空状的墨水里发生毛细现象的纤维组合;或者,毛细棒(24)需要与其它零件紧密接触的一面敞开,另一面用极薄的金属从头包到脚。所述的笔中架(8)内螺纹上的若干根长短不一的流水槽(39)或细管、或毛细管(37),每根之间依次相差0.1~4毫米,互相对称的两根也可等长。上述各类墨水笔,既可以分类单一制造,也可将各类墨水笔组合在一支笔中,即更换各类笔头,但要统一各类笔头在笔头腔里的相关尺寸,并相应设置各类笔头套在笔头腔的前部。上述通用于各类墨水笔的供水方案可用于一切使用流动性好的液体书写、绘图、运作的各种器具,并可提供流量可调控大小有无的自来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让所有用墨水的器具不仅全都能自来水,而且可调控流量的大小有无,更使所有用墨水的器具都可以使用相同的供墨方案;既可以将各类墨水笔组合在一支笔中,又可以分类单一制造;既能满足同一人的不同需求,又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既方便了携带,方便了使用,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书写等多种效益,尤其是写毛笔字、排笔字,大大节省了书写的时间。另外,流量的可变性不仅使各类墨水笔在不同吸水性的纸上都能保证书写流畅,杜绝了涩笔、断流的现象,而且为硬笔也能写出象毛笔那样笔划粗细反差大的字创造了条件;流量的可变性更使各类墨水笔无论是快写还是慢写等,都不会出现供水不及或供水过多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一个实施例螺旋式加气管式I型加毛笔头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二个实施例转盘式加气管式II型加软笔头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三个实施例毛细棒式I型加排笔头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四个实施例毛细棒式II型加圆珠笔头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五个实施例毛细棒式III型加钢笔头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六个实施例毛细管式加笔胆式加毛笔头的剖视图;图7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七个实施例毛细棒式IV型加毛笔头的剖视图。图中编号1、笔套,2、毛笔头,3、毛细绵,4、毛笔笔头座,5、小螺钉,6、流量调节套,7、流量调节栓,8、笔中架,9、固定卡环,10、笔杆,11、止气橡皮圈,12、笔尾座,13、蓄水套,14、软笔头套,15、软笔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毛志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