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指一种根据前数秒的地震初达波特征,并利用支撑向量法回归方法所建立的地震侦测模型,以早期预测地震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的。
技术介绍
在一地震发生时,区域型强震实时警报技术可以在强震波到达之前数秒至数十秒,预估在各地可能产生的影响(震度)及发生的时间(離震央愈远,发生时间愈晚),提前发布地震警报,以便实时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然而,因为需要多个地震测站及前数十秒的地震初达波信息,现有区域型强震实时警报技术发布警报所需的时间约为20秒,以地震波传递速度每秒3km估算,即震央半径至少约60km以内为警报盲区。另一方面,现有强震实时警报技术选择少数地震规模较具代表性的地震记录,作为验证所提出侦测方法的数据,仅能验证该方法在特定地震的使用性,无法得知实际应用时可能获得的成效,造成实务应用上可能的误报机率。有鉴于此,现有技术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可根据前数秒的地震初达波特征,并利用支撑向量法回归方法所建立的地震侦测模型,以侦测地震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一地震侦测系统,该包含有根据多个向量,并利用一支撑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1n,SVR)方法建立一地震侦测模型,该多个向量中的每一向量是多个地震信息组成并对应于一地震动强度参数;当一新地震发生时,侦测该新地震的多个新地震信息,并根据该多个新地震信息,组成一特定向量;以及根据该特定向量及该地震侦测模型,侦测该新地震的一新地震动强度参数。本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地震侦测系统,该地震侦测系统包含有一运算模块,用来根据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用于一地震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包含有:根据多个向量,并利用一支撑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一地震侦测模型,该多个向量中的每一向量是由多个地震信息组成并对应于一地震动强度参数;当一新地震发生时,侦测该新地震的多个新地震信息,并根据该多个新地震信息,组成一特定向量;以及根据该特定向量及该地震侦测模型,侦测该新地震的一新地震动强度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用于一地震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包含有: 根据多个向量,并利用一支撑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一地震侦测模型,该多个向量中的每一向量是由多个地震信息组成并对应于一地震动强度参数; 当一新地震发生时,侦测该新地震的多个新地震信息,并根据该多个新地震信息,组成一特定向量;以及 根据该特定向量及该地震侦测模型,侦测该新地震的一新地震动强度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多个新地震信息及该地震侦测模型侦测该新地震的该新地震动强度参数系符合下列方程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核函数如下: k (Xi, Xj) =exp (-1 I X1-Xj I 12/2 σ 2), 其中,σ为一常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αι~απ、^^是根据求解一二次规划问题而得,该二次规划问题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二次规划问题是通过一目标函数并导入拉格郎奇乘算子(Lagrange multipliers)而得,该目标函数如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向量中的每一向量对应的该多个地震信息是多个地震初达波的特征数值。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新地震发生时,于一特定时间内侦测该新地震的该多个新地震信息,并根据该多个新地震信息组成该特定向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震动强度参数及该新地震动强度参数为震度、最大地表加速度、最大地表速度、最大地表位移、累积绝对速度、爱氏震度、频谱震度、地震反应谱之中的一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地震预警方法,另包含有根据该新地震动强度参数,决定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丁友,黄谢恭,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