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性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716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感度及耐热性优异、可获得适当图案形状或微细图案的高电阻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该光固化性组合物含有具有下述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A)、多官能硫醇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及着色剂(D),所述结构是通过具有在下述通式(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上加成不饱和一元酸而成的结构的环氧加成化合物与多元酸酐的酯化反应获得的反应产物的结构,式中,R1、R2、R3、R4、Y、Z、m、p、q、r、s的定义参见说明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固化性组合物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及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光固化性组合物。
技术介绍
光固化性组合物是含有颜料、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该光固化性组合物通过照射紫外线或电子射线而可以聚合固化,因此特别是在使用了黑色颜料时,由于会提高显示对比度或发色效果,因此作为设置于滤色器的R、G、B的着色层之间的边界部分上的黑色矩阵是有用的。最近,在黑色矩阵的制造工序中,经过曝光、显影、后固化所获得的黑色图案与透明基板的密合性不充分,由于反复进行形成黑色图案的剥离工序,会将之前已形成的着色图案的一部分同时剥离,具有图案发生缺失、或曝光固化部残留在透明基板上的问题。下述专利文献I及2中公开了含有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多官能硫醇和具有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感光性组合物。另外,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粘合剂树脂、具有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黑色颜料、溶剂及硫醇化合物的遮光性黑色抗蚀剂组合物。但是,专利文献I及2中既未记载也未教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专利文献3中作为上述粘合剂树脂也既未记载也未教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另外,下述专利文献4中虽然公开了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碱显影性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既未记载也未教示并用多官能硫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29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257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25734号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08-139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感度及耐热性优异、能够获得适当的图案形状或微细图案的高电阻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们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有具有下述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A)、多官能硫醇化合物(B )、光聚合引发剂(C)及着色剂(D )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可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结构为具有在下述通式(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上加成不饱和一元酸而成的结构的环氧加成化合物与多元酸酐通过酯化反应获得的反应产物的结构,并且发现上述光聚合性组合物适于滤色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下述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A)、多官能硫醇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及着色剂(D),所述结构为通过具有在下述通式(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上加成不饱和一元酸而成的结构的环氧加成化合物与多元酸酐的酯化反应获得的反应产物的结构,式中,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5的链烯基或者卤原子;Y及Z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的芳基烷基、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或者卤原子;所述烷基及芳基烷基中的亚烷基部分可以被不饱和键、‑O‑或‑S‑中断;Z还可以相邻Z之间形成环;m表示0~10的整数,p表示0~4的整数,q表示0~8的整数,r表示0~4的整数,s表示0~4的整数,r和s的数值之和为2~4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6 JP 2013-043957;2014.02.14 JP 2014-026011.一种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下述结构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A)、多官能硫醇化合物(B)、光聚合引发剂(C)及着色剂(D),所述结构为通过具有在下述通式(I)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上加成不饱和一元酸而成的结构的环氧加成化合物与多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塚豊史品川真澄三原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迪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