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1227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组筒子架主体,每组所述筒子架主体包括立柱、若干对称分列在立柱两侧的固定杆、套设在固定杆上的经线筒以及对称分列在立柱两侧用于对经线筒进行退绕线的放线架,所述放线架对应经线筒的每一个位置上分别设一放线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能适应编织大口径万米无结水带,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纺织厂的整经机都配套有筒子架,一个个纱锭在筒子架上被退绕后组成经轴。现有的经线筒子架,容量小,根本不能适应编织大口径万米无结水带的要求。而且,现有的经线筒子架其放线架是固定的,工人在进行套装经线筒时,一方面行动不方便,另一方面不注意还会发生碰撞,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多组筒子架主体,每组所述筒子架主体包括立柱、若干对称分列在立柱两侧的固定杆、套设在固定杆上的经线筒以及对称分列在立柱两侧用于对经线筒进行退绕线的放线架,所述放线架对应经线筒的每一个位置上分别设一放线轴。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线架为移动式放线架。所述放线架的下部安装有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为移动滚轮。优选的,本技术的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圆周方向上的六组筒子架主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合理、能适应编织大口径万米无结水带,同时使用本技术的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俯视图。以上附图中:1、立柱,2、固定杆,3、经线筒,4、放线架,5、放线轴,6、移动装置,7、圆织机操作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7的圆周方向上的多组筒子架主体,在本实施例中以六组筒子架主体为例。每组所述筒子架主体包括立柱1、若干对称分列在立柱I两侧的固定杆2、套设在固定杆2上的经线筒3以及对称分列在立柱I两侧用于对经线筒3进行退绕线的放线架4,放线架4对应经线筒3的每一个位置上分别设一放线轴5,其可以避免不同经线筒上的纱线在退绕的过程中发生卷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适合编织大口径万米无结水带。优选的,作为一可实施例,放线架4为移动式放线架,其下部安装有移动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6为滚轮。采用可移动式的放线架4,工人在进行套装经线筒时,不仅行动方便,而且不会发生碰撞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安全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7)圆周方向上的多组筒子架主体,每组所述筒子架主体包括立柱(1)、若干对称分列在立柱(1)两侧的固定杆(2)、套设在固定杆(2)上的经线筒(3)以及对称分列在立柱(1)两侧用于对经线筒(3)进行退绕线的放线架(4),所述放线架(4)对应经线筒(3)的每一个位置上分别设一放线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架平移系统式筒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围设在圆织机操作台面(7)圆周方向上的多组筒子架主体,每组所述筒子架主体包括立柱(I)、若干对称分列在立柱(I)两侧的固定杆(2)、套设在固定杆(2)上的经线筒(3)以及对称分列在立柱(I)两侧用于对经线筒(3)进行退绕线的放线架(4),所述放线架(4)对应经线筒(3)的每一个位置上分别设一放线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架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李才云单金旺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中裕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