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焊接钢管(1)和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1)直径大于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1)与第二焊接钢管(3)通过变径接头连接件(2)连接;所述焊接钢管下端通过钢筋(4)支撑,并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墩(5)固定在基坑的降水井内;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6)与护坡钢梁(7)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焊接钢管(1)与第二焊接钢管(3)通过变径连接件(2)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降水井升井装置利用素混凝土墩和钢管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在不损害降水的基础上,达到降水目的,降水工作完成,取出水泵,再采用混凝土将降水井填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应于工程占地面积大且地下水含量较多、年幅变化大,且降水井在基坑内设置的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的降水井升井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的降水井升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业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土方开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基坑降水情况,有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弱)腐蚀性。为了防止在开挖土方和因降水停止而导致地下水位上涨从结构后浇带(包括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处反水,防止因地下室防水对结构地基基础造成影响,不但影响施工质量,而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在土方回填时,必须将所有降水井标高升至正负零以保证降水工程顺利进行,待后浇带浇筑完毕,降水完成后后,还可以将水泵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的降水井升井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在开挖土方和因降水停止而导致地下水位上涨从结构后浇带处反水的问题,确保降水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包括第一焊接钢管和第二焊接钢管,所述第一焊接钢管直径大于第二焊接钢管,所述第一焊接钢管与第二焊接钢管通过变径变形接头连接件连接;所述焊接钢管下端通过钢筋支撑,并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墩固定在基坑的降水井内;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护坡钢梁固定连接,这样连接既有效地保证了降水井不被损坏,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还可以在降水工作完成后,取出水泵,采用标号为C25微膨胀混凝土,将降水井填满。商品型号为C25微膨胀混凝土,在强度增长过程即产生体积膨胀,其内部产生压应力和压应变,能补偿各种收缩变形,抵消了相应产生的拉应力,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由于膨胀变形时释放了大部分能量均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早期阶段,此时钢筋混凝土构件处在塑性阶段,故大量的空隙容易被压缩密实,同时因游离的钙矾石结晶颗粒具有填充空隙的作用,使空隙进一步减少,密实作用显著提高,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可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倉泛。所述的第一焊接钢管与第二焊接钢管通过变径连接件连接后,既保证了升井装置的高度,又防止回填土施工时对降水井造成破坏,方便安装水泵,保证地下降水正常进行。所述的钢筋可以有效的对第一焊接钢管与第二焊接钢管通过变径连接件连接组成的整体装置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墩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与护坡钢梁进行焊接连接,防止降水井升井装置倾倒,有效的保证了降水井的垂直度,方便放置水泵,保证降水正常有序进行。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与护坡钢梁焊接。所述第一焊接钢管直径与降水管径孔径一致,有效的保证了管内净空,方便放置水泵,达到降水的目的;所述第一焊接钢管可选用DN600,即直径为600_。所述第二焊接钢管截面与第一焊接钢管截面一致,方便通过变径接头连接件进行连接,方便放置水泵和调整水泵位置,如所述第二焊接钢管可选用DN400,即直径为400mm,其截面与第一焊接钢管为DN600截面相近。所述钢筋为螺纹钢筋,可以为八根螺纹钢筋,可选用8根C28,即是八根三级直径为28_的螺纹钢筋,可以从八个方向对降水井升井装置的第一焊接钢管进行定位,方便后续浇筑素混凝土墩,保证了降水井升井装置的垂直度。所述第二焊接钢管高度是为从大小头焊接截面至地面的距离,如高度为1200m;所述变形接头连接件可以有效地将所述第一焊接钢管与第二焊接钢管进行可靠连接,保证了降水装置的整体性,可选用高度为200_的变形接头连接件;所述变形接头连接件上下端分别与第一焊接钢管和第二焊接钢管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焊接固定为焊条焊接固定,可以通过调整电流大小,使焊缝连续、平整,有效的保证焊接质量,如选用E43系列焊条。所述第一焊接钢管下部的支撑钢筋,有效地防止在浇筑素混凝土墩前升井装置出现偏位情况,满足升井装置下端第一焊接钢管的有效定位,方便后续素混凝土墩的浇筑固定,长度可选用100mm的钢筋。所述焊接钢管与所述护坡钢梁通过两道钢管连接件焊接连接固定,不仅保证了升井装置的垂直度,而且有效的防止安装升井装置时,下部钢筋和素混凝土固定不牢固,造成升井装置倾倒,确保施工安全。所述的连接件6将护坡钢梁与第一焊接钢管和第二焊接管进行两道焊接连接固定,可选DN40的钢管,直径为40mm。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利用素混凝土墩和钢管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在不损害降水的基础上,有效的保证了降水井升井装置的垂直度,方便了通过降水井装置顶端的第二焊接钢管放置水泵至降水面进行降水作业,放置降水装置倾斜造成水泵不能放置到作业层,进而影响降水作业,有效的保证了施工降水,满足了施工需求。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带浇筑完成后,方可停止降水作业,取出水泵,再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如采用商品标号为C25微膨胀混凝土,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可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型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型升井装置剖面图图中,1-第一焊接钢管,2-变径接头连接件,3-第二焊接钢管,4-钢筋,5-素混凝土墩,6-钢管连接件,7-护壁钢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降水井升井装置,包括第一焊接钢管1,通过DN600变为DN400的变径变形接头连接件2,和DN400的第二焊接钢管3连接,第一焊接钢管I下端采用8根C28的钢筋4,与素混凝土墩5固定,中间段通过护坡钢梁7与焊接钢管连接件6为DN40的钢管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焊接钢管I的高度为1200_,变径变形接头连接件2高度为200_,第二焊接钢管3的高度是从大小头焊接截面至地面的距离。所述变径变形接头连接件2的上下端通过E43系列焊条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焊接钢管1,下部通过布置8根C28的钢筋4进行支撑,其支撑钢筋长度为1000mm,通过烧筑素混凝土墩5进行固定。所述连接件6为DN40钢管,将护坡钢梁7与第一焊接钢管I和第二焊接钢管3进行两道焊接连接固定。所述降水井升井装置,沿着原先降水井的位置进行设置,降水装置下端管径和原降水井管径通过下部钢筋4和素混凝土 5和钢管连接件6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降水井井口和降水装置吻合,通过顶端的第二焊接钢管3放置水泵至降水面进行通过井点抽水降水作业,在不损害降水的基础上,从而达到降水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焊接钢管(1)和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1)直径大于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1)与第二焊接钢管(3)通过变径接头连接件(2)连接;所述焊接钢管下端通过钢筋(4)支撑,并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墩(5)固定在基坑的降水井内;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6)与护坡钢梁(7)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焊接钢管(1)与第二焊接钢管(3)通过变径连接件(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焊接钢管(I)和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I)直径大于第二焊接钢管(3),所述第一焊接钢管(I)与第二焊接钢管(3)通过变径接头连接件(2)连接;所述焊接钢管下端通过钢筋(4)支撑,并通过浇筑素混凝土墩(5)固定在基坑的降水井内;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6)与护坡钢梁(7)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焊接钢管⑴与第二焊接钢管⑶通过变径连接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焊接钢管中间段通过钢管连接件(6)与护坡钢梁(7)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接钢管(I)与降水管径孔径一致;所述第二焊接钢管(3)截面与第一焊接钢管(I)截面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基坑降水施工中的降水井升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焊接钢管(3)高度是为从大小头焊接截面至地面的距离;所述变形接头连接件(2)上下端分别与第一焊接钢管(I)和第二焊接钢管(3)进行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欣宗,骆发江,徐长锋,闫亚团,谢永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