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872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8:01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上布置立板,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劲肋用以支撑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铁塔塔脚的分析研究,提出的圆形塔脚板填补了以往普通方形塔脚板的缺点。底板采用圆形布置,立板均匀等距填充,防止地脚螺栓与其相碰,加工较为简便,并且结构对称、各向同性,减少了受力偏心。与普通方形塔脚板相比,该塔脚型式传力直接,受力稳定,底板厚度相对较薄,经济性明显,并且增加了加工的方便性,适用于包括直流特高压或大跨越铁塔等自立式铁塔在内的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上布置立板,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劲肋用以支撑立板。本技术通过对铁塔塔脚的分析研究,提出的圆形塔脚板填补了以往普通方形塔脚板的缺点。底板采用圆形布置,立板均匀等距填充,防止地脚螺栓与其相碰,加工较为简便,并且结构对称、各向同性,减少了受力偏心。与普通方形塔脚板相比,该塔脚型式传力直接,受力稳定,底板厚度相对较薄,经济性明显,并且增加了加工的方便性,适用于包括直流特高压或大跨越铁塔等自立式铁塔在内的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专利说明】—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
本专利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用钢桁架铁塔脚布置型式,提供了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工程的迅猛发展,输电铁塔的档距、高度不断增大,输电塔要承受更大的荷载,对输电铁塔与基础的连接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铁塔腿部主材通过地脚螺栓和塔脚板与塔基连接。目前500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铁塔常用的方形塔脚板并布置靴梁以及加劲肋的塔脚型式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为保证设计使用期内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突发灾害对铁塔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亟需对特高压输电塔的塔脚型式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塔用方形塔脚板和圆形塔脚板的对比分析,探讨圆形塔脚板的受力性能及其优势,对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投资,保证特高压线路的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对称、传力清晰,满足±800kV级特高压直流路用的输电铁塔圆形塔脚型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上布置立板,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劲肋用以支撑立板。本技术通过对铁塔塔脚的分析研究,提出的圆形塔脚板填补了以往普通方形塔脚板的缺点。底板采用圆形布置,立板均匀等距填充,防止地脚螺栓与其相碰,加工较为简便,并且结构对称、各向同性,减少了受力偏心。与普通方形塔脚板相比,该塔脚型式传力直接,受力稳定,底板厚度相对较薄,经济性明显,并且增加了加工的方便性,适用于包括直流特高压或大跨越铁塔等自立式铁塔在内的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塔脚采用圆形底板I与双角钢或四角钢铁塔主材4连接,圆形底板I上布置立板2,用螺栓与铁塔连接,以传递铁塔作用力,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为了加强立板的刚度及稳定,立板之间焊接加劲肋3用以支撑立板。【权利要求】1.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上布置立板,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劲肋用以支撑立板。【文档编号】E04H12/22GK203821939SQ201320892027【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吴静新, 赵江涛, 李喜来, 张红志, 张华 , 张健, 刘洪义, 李鑫, 刘嘉鹏, 高培国, 傅光, 张国良, 张福生, 纪新元, 陈兴哲, 薛春林, 何江, 肖立群, 冯云巍, 吴海洋, 冯衡, 王虎长, 文凡, 张媛, 辜良雨, 黄兴, 谢玉洁, 刘玮, 龚群, 杜国良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用圆形塔脚板,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上布置立板,立板是以中心向底板边缘等距布置,立板之间焊接有加劲肋用以支撑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新赵江涛李喜来张红志张华张健刘洪义李鑫刘嘉鹏高培国傅光张国良张福生纪新元陈兴哲薛春林何江肖立群冯云巍吴海洋冯衡王虎长文凡张媛辜良雨黄兴谢玉洁刘玮龚群杜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