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0657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包括具有一个水平容置体的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容置体一端进水,另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挡水墙,挡水墙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去浮渣槽;容置体进水一端并列且连通设置有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破乳剂添加腔室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PAC/PAM添加腔室和容置体主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进一步高效可靠地去除废水中混杂的油液浮渣并分离沉淀,利于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包括具有一个水平容置体的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容置体一端进水,另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挡水墙,挡水墙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去浮渣槽;容置体进水一端并列且连通设置有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破乳剂添加腔室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PAC/PAM添加腔室和容置体主体内腔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进一步高效可靠地去除废水中混杂的油液浮渣并分离沉淀,利于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果。【专利说明】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时时要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垃圾,其中厨余垃圾是指厨房处理食材剩下的垃圾,果蔬垃圾主要是指水果蔬菜市场产生的各种以废弃果蔬为主的垃圾,两种垃圾均具有有机物为主的特点。由于国内垃圾处理技术尚处理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厨余果蔬垃圾一般未作分类处理,是和普通垃圾一起运到垃圾场填埋,这样处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不仅生成的渗滤液会污染地下水,而且产生的沼气和浓烈的气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但实际上厨余果蔬垃圾中绝大部分均为有机物和热源,可以考虑制浆后回收生物能量以再次利用,减少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和消耗,将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极大的意义。 申请人:曾设计过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一体机,并申请过专利号为201330347758.9的技术,同时对该机器的系列局部改进,也申请了系列专利进行保护。该餐厨垃圾除杂制浆一体机使用时,能够将餐厨垃圾破碎得到富含生物质和热源的垃圾浆液。然后将垃圾浆液进行高温厌氧发酵处理,可以分解制得沼气并收集利用,发酵后残余污泥可以脱水后用于生产有机化肥。这样使得餐厨垃圾得到充分再生利用。但其中,脱水时脱出的垃圾滤液废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污水处理时, 申请人:考虑主要采用SHARON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结合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但由于餐厨垃圾废水成分的特殊性,其含有大量未被高温发酵分解的油、有机物、蛋白质被氨化后留下的含氮化合物以及脱水残余悬浮物等。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较好的特点,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故仅仅靠SHARON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结合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方式,仍然无法满足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的要求。需要设计针对性的前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使其能够排放达标。在设计该前处理系统时,需要在隔油沉淀池进行初步除油之后,再次考虑怎样设计一种能够进一步高效可靠地去除废水中混杂的油液浮渣的除渣单元结构,保证后续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进一步高效可靠地去除废水中混杂的油液浮渣,利于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果的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所述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容置体,容置体一端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另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挡水墙,挡水墙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去浮渣槽,去浮渣槽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为溢流侦牝浮渣槽侧壁上设置有浮渣外流管道,挡水墙背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形成出水空间并安装有出水管道,挡水墙上位于去浮渣槽下方设置有过水孔;容置体进水一端并列且连通设置有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位于腔室内的转轴和叶片以及位于腔室外且和转轴相连的搅拌电机,破乳剂添加腔室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PAC/PAM添加腔室和容置体主体内腔连通。本技术中,设置了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其工作时,污水经调节池处理后先进入到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中的破乳剂添加腔室,此腔室用于添加破乳剂并靠搅拌装置搅拌反应,进一步破坏垃圾污水中乳化油液成分,使其分散相凝聚析出的油液等物质。然后污水进入到PAC/PAM添加腔室,此腔室用于添加PAC/PAM (聚合氧化铝混凝剂和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并靠搅拌装置搅拌反应,其中PAC混凝剂的聚合作用使得污水降解沉淀,PAM絮凝剂能与分散于污水中的悬浮粒子架桥吸附并絮凝,两者混合作用,使得污水中大量难以被后续污水处理的物质生成少量沉淀和大量浮渣,然后进入到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主体内腔中,浮渣能够被去浮渣槽以溢流的方式收集并外排,这样,该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比重较小的悬浮物、油液、部分COD以色度,保证后续污水处理效果O作为优化,所述容置体主体内腔底部靠近PAC/PAM添加腔室位置具有一个引导水流上升的斜面槽型结构。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生成的浮渣上升至液面,进而更好地被去浮渣槽收集外排,提高浮渣去除效果。作为优化,所述容置体中挡水墙的过水孔下方还向置体进水一端水平延伸设置有隔泥板,隔泥板下方的容置体底部设置有聚泥槽,聚泥槽底部连接有排泥管道。这样,能够更好地隔泥、聚泥并外排,使得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中沉淀的污泥不会跟随出水一起外排以影响后续工艺处理效果,提高了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的除泥效果O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进一步高效可靠地去除废水中混杂的油液浮渣并分离沉淀,利于提高后续废水处理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包括隔油沉淀池1、调节池2和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所述隔油沉淀池I的一端设置有垃圾发酵废水进水管4,另一端通过出水管道5和调节池2相连,隔油沉淀池I内设置有浮油去除装置;所述调节池2—端为和隔油沉淀池的出水管道5相连的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且出水端通过提升泵6和出水提升管道7与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相连,调节池出水端位置还设置有温度探头8和出水温度调控装置,温度探头8位置和出水提升管道7进水口位置对应;所述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容置体3,容置体3 —端和调节池2的出水提升管道7相连进水,另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挡水墙9,挡水墙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去浮渣槽10,去浮渣槽10面对容置体3进水位置的一侧为溢流侧,浮渣槽10侧壁上设置有浮渣外流管道,挡水墙9背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形成出水空间并安装有出水管道11,挡水墙9上位于去浮渣槽10下方设置有过水孔。所述隔油沉淀池I中,所述浮油去除装置,包括链条12,链条12通过设置在隔油沉淀池池壁上的四个转辊13安装在隔油沉淀池池体内并形成整体呈矩形的链环,转辊13和电机相连并用于带动链环旋转,链环上垂直向外设置有刮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前处理系统破乳混凝气浮除渣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所述破乳混凝气浮除渣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容置体,容置体一端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另一端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挡水墙,挡水墙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上部设置有去浮渣槽,去浮渣槽面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为溢流侧,浮渣槽侧壁上设置有浮渣外流管道,挡水墙背对容置体进水位置的一侧形成出水空间并安装有出水管道,挡水墙上位于去浮渣槽下方设置有过水孔;容置体进水一端并列且连通设置有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破乳剂添加腔室和PAC/PAM添加腔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位于腔室内的转轴和叶片以及位于腔室外且和转轴相连的搅拌电机,破乳剂添加腔室和调节池的出水提升管道相连进水,PAC/PAM添加腔室和容置体主体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福良张兴庆何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