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324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检具,包括:底板、一个定位轴套、一个对表件、两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对表件的第一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待检部件的第二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检测单元;定位轴套设置于底板的顶面上,底板顶面设有:第一类定位孔、第二类定位孔;对表件设有安装孔;检测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单边检测组,一个单边检测组包括:一个固定座、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百分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合理的配置由百分表组成的检测单元并设计独特的对表件,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角度检具在校准后能够快速的根据百分表的读数得知所检测的部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其结构合理可靠,并且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检具,包括:底板、一个定位轴套、一个对表件、两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对表件的第一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待检部件的第二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检测单元;定位轴套设置于底板的顶面上,底板顶面设有:第一类定位孔、第二类定位孔;对表件设有安装孔;检测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单边检测组,一个单边检测组包括:一个固定座、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百分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合理的配置由百分表组成的检测单元并设计独特的对表件,使本技术的角度检具在校准后能够快速的根据百分表的读数得知所检测的部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其结构合理可靠,并且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专利说明】一种角度检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检具。
技术介绍
在生产如图1所示的部件100时,往往需要对加工成型后的部件100检测,以判断其设有的螺纹孔是否满足加工工艺,是否能让安装在其中螺纹杆20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满足加工标准。现在一般在加装螺纹杆后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通过定位工装进行定位,然后启动自动程序,利用端面定位基准进行自动测量,这样的缺点在于,检测本身的过程需要10分钟左右,而待检部件刚加工完时的温度与三坐标测量仪所需的工作温度差距较大,等待待检部件降低温度至适于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无疑大大的增加了检测时间,不仅如此,定位工装的定位基准以及三坐标测量的基准与图纸不同,难以重复检测和比对,不适于快速检验指导生产调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检测角度加工误差的角度检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角度检具,包括:底板、一个定位轴套、一个对表件、两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对表件的第一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待检部件的第二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检测单元;底板的顶面为平面,定位轴套设置于底板的顶面上,其轴线与底板的顶面垂直;底板顶面设有:至少两个供第一类定位销以垂于底板顶面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一类定位孔、至少一个供第二类定位销以垂于底板顶面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二类定位孔;对表件至少设有两个供第一类定位销插入的安装孔;一个检测单元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单边检测组,它们的镜像平面垂直于底板的顶面并通过定位轴套的轴线;一个单边检测组包括:一个固定座、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百分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板的顶面,百分表包括:用于显示刻度的表盘、与表盘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筒、设置在伸缩套筒中并能弹性伸缩的伸缩杆、设置在伸缩杆外侧端部的测量头;百分表通过伸缩套筒与固定座构成固定连接,所有百分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底板的顶面,属于同一单边检测组的百分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彼此平行。进一步地,对表件包括:安装部和校准部,校准部形成有两个镜像对称且倾斜相交的校准面;安装孔也相对校准面的镜像平面构成镜像对称,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校准面的镜像平面。进一步地,校准部为一等腰梯形体,其由在垂直于安装孔轴线的平面内的等腰梯形沿安装孔轴线平移而成,该等腰梯形两个对称的侧边对应形成校准面。进一步地,安装部为一与校准部顶边相同、侧边重合,但底边小于校准部的等腰梯形体。进一步地,检测单元的数目为3,它们以定位轴套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均匀的设置在其周向。进一步地,单边检测组中百分表的数目为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合理的配置由百分表组成的检测单元并设计独特的对表件,使本技术的角度检具在校准后能够快速的根据百分表的读数得知所检测的部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其结构合理可靠,并且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角度检具所适用的待检部件;图2是本技术的角度检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圈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安装图1所示的待检部件以及相应的螺纹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在除去检测单元后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表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角度检具300包括:底板31、一个定位轴套32、一个对表件33、两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对表件33的第一类定位销34、一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待检部件100的第二类定位销35、一个以上的检测单元36。底板31可以为一个板状结构,其顶面311为平面。在使用时一般是将底板31平行于水平面放置,其顶面311也平行于水平面,因此图2至图4可以认为是俯视图,图5可以认为是侧视图,图7可以认为是对表件33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仰视图。定位轴套32设置在底板31的顶面311上,其轴线B与底板31的顶面311垂直,即在一般使用时轴线B与水平面垂直,定位轴套32形成有轴孔321,该轴孔321用于与待检部件100的中心轴(图未示)配合以对待检部件100的中心进行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轴孔321为一盲孔。对表件33至少设有两个供第一类定位销34插入的安装孔33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参照图6和图7所示,对表件33包括:安装部332和校准部333,校准部333形成有两个镜像对称且倾斜相交的校准面333a ;安装孔331也相对校准面333a的镜像平面C (在图7的视角中为一直线)构成镜像对称,安装孔331的轴线D平行于校准面333a的镜像平面C。更具体的而言,校准部333为一等腰梯形体,其由在垂直于安装孔331轴线D的平面内的等腰梯形沿安装孔331轴线平移而成,该等腰梯形两个对称的侧边对应形成校准面333a。安装部332为一与校准部333顶边相同、侧边重合,但底边小于校准部333的等腰梯形体。底板31的顶面311设有:至少两个供第一类定位销34以垂于底板31顶面311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一类定位孔312、至少一个供第二类定位销35以垂于底板31顶面311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二类定位孔313。第一类定位销34主要用于定位对表件33,第一类定位销34部分插入到第一类定位孔312中,其露出底板31部分再插入对表件33的安装孔331实现定位。第二类定位孔313用来定位待检部件100。第二类定位销35分插入到第二类定位孔313中,其露出底板31部分再插入待测部件100上设有的孔101实现定位。一个检测单元36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单边检测组37,它们的镜像平面(图未示)垂直于底板31的顶面311并通过定位轴套32的轴线B 个单边检测组37包括:一个固定座371、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百分表372,固定座371固定设置在底板31的顶面311,百分表372包括:用于显示刻度的表盘372a、与表盘372a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筒372b、设置在伸缩套筒372b中并能弹性伸缩的伸缩杆372c、设置在伸缩杆372c外侧端部的测量头372d ;百分表372通过伸缩套筒372b与固定座371构成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表盘372a实现固定。所有百分表372的伸缩杆372c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底板31的顶面311,属于同一单边检测组37的百分表372的伸缩杆372c的伸缩方向彼此平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检测单元36的数目为3,它们以定位轴套32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度检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定位轴套、一个对表件、两个以上的用于定位所述对表件的第一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用于定位待检部件的第二类定位销、一个以上的检测单元;所述底板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定位轴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其轴线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垂直;所述底板顶面设有:至少两个供所述第一类定位销以垂于所述底板顶面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一类定位孔、至少一个供所述第二类定位销以垂于所述底板顶面的方式部分插入其中的第二类定位孔;所述对表件至少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类定位销插入的安装孔;一个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置的单边检测组,它们的镜像平面垂直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并通过所述定位轴套的轴线;一个所述单边检测组包括:一个固定座、两个以上的并排设置的百分表,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百分表包括:用于显示刻度的表盘、与表盘固定连接的伸缩套筒、设置在所述伸缩套筒中并能弹性伸缩的伸缩杆、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外侧端部的测量头;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伸缩套筒与所述固定座构成固定连接,所有所述百分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属于同一单边检测组的所述百分表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彼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本义王学宝邓凌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