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LP微型投影机。该DLP微型投影机包括:供光装置,其包括:双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组、单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组、以及分光镜片组;光路转换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所述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的中心光轴重合且与所述分光镜片组的出射光平行;照明光学系统,其包括:场镜;DMD芯片,所述场镜设置在所述DMD芯片正前方;以及投影镜头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第一投影镜头组、第二投影镜头组和第三投影镜头组。该DLP微型投影机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DLP微型投影机的照明系统性能,同时减小了DLP微型投影机的尺寸。(*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DLP微型投影机。该DLP微型投影机包括:供光装置,其包括:双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组、单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组、以及分光镜片组;光路转换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所述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的中心光轴重合且与所述分光镜片组的出射光平行;照明光学系统,其包括:场镜;DMD芯片,所述场镜设置在所述DMD芯片正前方;以及投影镜头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第一投影镜头组、第二投影镜头组和第三投影镜头组。该DLP微型投影机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DLP微型投影机的照明系统性能,同时减小了DLP微型投影机的尺寸。【专利说明】DLP微型投影机
本技术涉及数字投影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DLP微型投影机。
技术介绍
目前,IXD、LC0S与DLP(全数字反射式技术)是三大主流投影显示技术,与前两种投影显示技术相比,DLP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光能利用率高,功耗低;可采用全数字控制,具有精确的彩色再现能力;投影亮度和对比度高;电磁辐射低,可防止信息泄露;对恶劣环境忍耐度高等优点。DLP投影技术中的核心部件主要是由美国德州仪器(TI)独家掌握并开发的数字图像芯片——DMD。DMD是一种整合了微机电结构电路单元,利用COMS、SRAM记忆单元所制成。当DMD正常工作的时候,三原色光通过光学部件混合在一起照射到DMD芯片,DMD表面布满的体积微小可电路控制转动的镜片便会通过转动来反射光线。每个镜子一次旋转只反射一种颜色的光,镜子的旋转速度可达到每秒上千次,如此之多的镜子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进行变化,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屏幕上以后,给人的视觉器官造成错觉,人的肉眼错将快速闪动的三原色光混在一起,于是在投影的图像上看到混合后的颜色图像。DLP技术比使用液晶技术的投影机在流明亮度、视频影像显示及对比度方面都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日趋多样化,使得微型投影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而DLP微型投影机要得到广泛应用,就要进一步提高照明系统性能和进一步减小投影系统尺寸,保证其具有高投影品质的同时更便于携带。现有DLP微型投影机中,采用光学元件一照明棱镜对DMD照明光源进行补偿,为了使光路转换装置透射光能够顺利入射到照明棱镜,需要单独设置平面反射镜来改变光束方向,但照明棱镜本身体积较大,再加上平面反射镜的设置,在增加光学元件的基础上又增大了现有DLP微型投影机的体积,给现有DLP微型投影机进一步减小体积以便于携带带来了障碍。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场镜替代照明棱镜来对DMD照明光源进行补偿,省略了平面反射镜来改变光束方向,进而提高了 DLP微型投影机的照明系统性能,同时简化了光学元件、减小了 DLP微型投影机的尺寸,使其便于携带,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的DLP微型投影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 DLP微型投影机,包括:供光装置,其包括:双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组、单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组、以及分光镜片组;光路转换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所述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的中心光轴重合且与所述分光镜片组的反射光平行;照明光学系统,其包括:场镜;DMD芯片,所述场镜设置在所述DMD芯片正前方;以及投影镜头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第一投影镜头组、第二投影镜头组和第三投影镜头组;来自所述供光装置的光进入所述场镜均匀化后,再经所述DMD芯片反射后再次进入所述场镜进行补偿并入射到投影镜头装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双色LED光源包括: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与所述双色LED光源对应的单色LED光源为绿光LED芯片;或者所述双色LED光源包括:红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与所述双色LED光源对应的单色LED光源为蓝光LED芯片;或者所述双色LED光源包括: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与所述双色LED光源对应的单色LED光源为红光LED芯片。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单色LED光源的中心光轴与光路装换装置的中心光轴重合。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准直透镜组和第二准直透镜组的透射光的发散度均小于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准直透镜组的透射光与第一准直透镜组的透射光垂直相交。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准直透镜组具体包括: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所述第二准直透镜组具体包括:第三准直透镜和第四准直透镜。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光镜片组设置在第一准直透镜组和第二准直透镜组的透射光相交处,分光镜片组包括:第一分色镜和第二分色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DLP微型投影机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场镜替代照明棱镜来对DMD照明光源进行补偿,省略了平面反射镜来改变光束方向,进而提高了 DLP微型投影机的照明系统性能,同时简化了光学元件、减小了 DLP微型投影机的尺寸,使其便于携带,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DLP微型投影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双色LED光源,2-第一准直透镜,3_第二准直透镜,4_第三准直透镜,5_第四准直透镜,6-单色LED光源,7-第一分色镜,8-第二分色镜,9-复眼阵列透镜,10-第一透镜,11-场镜,12-DMD芯片,13-光阑,14-第一投影镜头组,15-第二投影镜头组,16-第三投影镜头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DLP微型投影机的具体结构包括:供光装置、光路转换装置、照明光学系统、DMD芯片12和投影镜头装置。其中,供光装置包括:双色LED光源I及与其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组、单色LED光源6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组、以及分光镜片组。其中,该双色LED光源I包括:红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该单色LED光源6为绿光LED芯片,且中心光轴与光路装换装置的中心光轴重合。该第一准直透镜组和第二准直透镜组均要求透射光的发散度小于15°,具体参数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得出。其中,第一准直透镜组位于双色LED光源I的光线方向,其中心光轴与红光LED芯片及蓝光LED芯片连线的中点处的垂直光轴重合,用以接收来自双色LED光源I的光并将光线均匀化为近似平行光;第一准直透镜组具体包括:第一准直透镜2和第二准直透镜3。第二准直透镜组位于单色LED光源6的光线方向,该第二准直透镜组的中心光轴与绿光LED芯片的光轴重合,用以接收来自单色LED光源6的光并将光线均匀化为近似平行光;第二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LP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光装置,其包括:双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组、单色LED光源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组、以及分光镜片组;光路转换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所述复眼阵列透镜或光棒,以及第一透镜的中心光轴重合且与所述分光镜片组的出射光平行;照明光学系统,其包括场镜;DMD芯片,所述场镜设置在所述DMD芯片正前方;以及投影镜头装置,其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阑、第一投影镜头组、第二投影镜头组和第三投影镜头组;来自所述供光装置的光进入所述场镜均匀化后,再经所述DMD芯片反射后再次进入所述场镜进行补偿并入射到投影镜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强,赵远,杨伟樑,林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