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034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力学领域,具体涉及飞行设备领域。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温度调整模块,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一通过电能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气囊,以该气囊作为副气囊,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为副气囊内的物质进行加热。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设有用于连接浮力大于重力的气囊的连接机构,该气囊称为主气囊。在需要提高浮力时,通过副气囊内物质的温度,使其体积增加,进而使副气囊的体积增加,从而提高浮力,获得上升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流体力学领域,具体涉及飞行设备领域。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温度调整模块,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一通过电能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气囊,以该气囊作为副气囊,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为副气囊内的物质进行加热。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设有用于连接浮力大于重力的气囊的连接机构,该气囊称为主气囊。在需要提高浮力时,通过副气囊内物质的温度,使其体积增加,进而使副气囊的体积增加,从而提高浮力,获得上升力。【专利说明】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力学领域,具体涉及飞行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一般从结构上看,飞艇可分为三种类型:硬式飞艇、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硬式飞艇是由其内部骨架(金属或木材等制成)保持形状和刚性的飞艇,外表覆盖着蒙皮,骨架内部则装有许多为飞艇提供升力的充满气体的独立气囊。半硬式飞艇要保持其形状主要是通过气囊中的气体压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刚性骨架。很多飞艇里面有一个小气囊,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外囊充氢气,使气球产生浮力升到空中,内囊用来充空气。这个小气囊就叫“空气房”。气球在升空之前,先将“空气房”充进空气。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将“空气房”打开,放出一部分空气。这样,外囊膨胀后,“空气房”就因受挤压而缩小,使外囊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以保证气囊不致胀破。这一技术,解决了气球升空的一大难题,是飞艇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后,“空气房”很快便在所有飞艇上使用了,并一直使用至今。往飞艇的副气囊冲空气就是把主气囊的气体压缩到副气囊,使飞艇总的体积减小,从面减小飞艇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了飞艇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飞艇的重力大于浮力,这时候就会下沉。相反,飞艇将副气囊的压缩气体排进主气囊,就使飞船排开空气的总体积变大了,浮力大于重力,飞艇就会上升。现有的飞艇结构仍然过于复杂,成本仍然较高、操控仍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温度调整模块,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一通过电能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气囊,以该气囊作为副气囊,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为所述副气囊内的物质进行加热。所述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设有用于连接浮力大于重力的气囊的连接机构,该气囊称为主气囊。在需要提高浮力时,通过所述副气囊内物质的温度,使其体积增加,进而使副气囊的体积增加,从而提闻浮力,获得上升力。所述连接机构可以采用粘合层、绳索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机构。在所述连接机构采用粘合层时,所述粘合层上设置离型纸层。以便于在没有粘合到气囊上之前,保护粘合层。所述加热元件可以位于所述副气囊内或副气囊上,以便于热量传递。副气囊的气囊壁具有弹性。以便于进行胀大和缩小。可以是,所述主气囊与所述副气囊连接。在副气囊升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在不挂接主气囊的情况下进行飞行。主气囊优选密封的气囊,内部可以充氢气、氦气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充气体比重低于空气的单种其他气体,或混合气体。副气囊也优选密封的气囊。所述主气囊连接所述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主气囊可以是超人、天使、神仙、仙女、龙、鸟、飞虫、飞行器、太阳或者月亮造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副气囊内充有的气体,优选为分子量不大于氦气两倍的气体。以便于在消耗能量较低的前提下,获得较大体积变化。所述副气囊下方还设有一与所述副气囊内腔联通的容器。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容器内。或者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容器外侧。所述容器内装有液体物质,所述液体物质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下,产生蒸汽,进而增加所述副气囊的体积。从而增加浮力。所述液体可以采用水、二氯丙烷、链烷烃、烯烃、醇、醒、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職烯烃、代烃等沸点较低的,易于蒸发的液体,具体的成分还可以是水、酒精、甲醛、汽油。优选沸点小于等于酒精沸点的液体。以便于在消耗能量较低的前提下,获得大量蒸汽。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低于所述液体物质的着火点。以避免产生着火危险。所述液体物质还可以是碳酸溶液、酒精溶液、甲醛溶液等溶解有易挥发物质的混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容器内装有固体物质,所述固体物质在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下,产生蒸汽,进而增加所述副气囊的体积。从而增加浮力。所述固体物质可以是碘、萘或樟脑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采用其他易于升华的固体物质。以便于在消耗能量较低的前提下,获得大量蒸汽。所述容器位于所述副气囊下方,所述容器的开口边缘与所述副气囊的气囊壁贴合。以便于降温后变为液态或者固态的物质,重新落回所述容器内,以备下次加热使用。所述副气囊可以位于所述主气囊内,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主气囊外。 也可以直接将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主气囊内,使一所述气囊同时作为所述主气囊和所述副气囊,即将主气囊和副气囊整合在一起。以便于简化结构。所述副气囊上方设有一吊绳,所述吊绳吊住所述加热元件,使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副气囊中部。所述副气囊下方还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上端连接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所述吊绳和所述固定绳,将所述加热元件固定在所述副气囊中部。以避免在产生晃动时,加热元件过度移位,甚至损伤副气囊壁。或者所述加热元件贴在所述副气囊的气囊壁外侧。通过对所述气囊壁将热量传递到所述副气囊内侧。所述加热元件可以是电阻式发热元件、石英发热元件、电子制冷片或者其他发热元件。所述副气囊采用双层气囊壁结构,包括内层气囊壁和外层气囊壁,所述内层气囊壁和所述外层气囊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充有气体。以实现对所述内层气体的保温作用。所述内层气囊壁和所述外层气囊壁之间的空间内,分布有栅格腔室,以保证保温效果。所述内层气囊壁的内侧为银色。以反射内部的红外线,减少热量辐射损失。所述主气囊的气囊壁上设有一气压安全阀,在所述主气囊内的气压大于一设定值时,所述气压安全阀打开,排出气体,以避免涨破主气囊。所述温度调整模块还包括一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一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连接所述副气囊。可以是制冷元件位于所述副气囊壁上。可以是副气囊壁的内侧或者外侧。或者,所述温度调整模块还包括一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一制冷元件,所述制冷元件采用电子制冷片。所述电子制冷片贴在所述副气囊壁上。所述电子制冷片的一个热交换侧朝向所述副气囊内,另一个热交换侧朝向所述副气囊外。使副气囊内的热量可以在所述降温系统的作用下散发到外界,以降低温度,进而使所述副气囊体积减小,进而减小浮力,控制设备减速上浮、停止上浮或者下降。所述温度调整模块还包括一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还可以包括一气循环散热系统,所述气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一吸热装置和一散热装置,以及一促使空气流动的空气循环动力系统;所述吸热装置位于所述副气囊内,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温度调整模块,所述温度调整模块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一通过电能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气囊飞行装置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气囊,以该气囊作为副气囊,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为所述副气囊内的物质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文孙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