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华专利>正文

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9969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和运动跑台,其中,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利用穿戴式运动传感器采集步行运动参数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与正常步行数据库比对患者减重训练步行中髋膝踝各个关节运动角度,将与正常步行的差异以视听形式实时反馈给患者,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和运动跑台,其中,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利用穿戴式运动传感器采集步行运动参数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与正常步行数据库比对患者减重训练步行中髋膝踝各个关节运动角度,将与正常步行的差异以视听形式实时反馈给患者,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效果。【专利说明】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以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成为威胁人们健康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约150万人,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约75%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估计每年社会经济负担400亿元。据统计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仍3个月内不能独立行走。偏瘫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步行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因此改善步行能力是偏瘫患者康复最主要的目标。减重平板治疗系统是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和神经可塑性基础上的一种功能训练疗系统,通过使用悬吊装置给患者提供合适的支持,减轻部分体重,去除其下肢应承受的体重,并重新分配,从而减轻腿部的负担,以保持正确的直立位,这样就可使患者能在急性期后康复早期还不具有足够承重和保持平衡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直立位步行训练。但是训练过程中发现,患者患侧膝、踝关节的控制能力对减重平板训练的训练效果影响很大,如不加以控制其关节,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异常模式及步行中的偏瘫步态。减重平板训练虽然能很好改善患者在步行中患肢的负重及自身平衡问题,但对于步行时改善运动模式效果不佳,尤其是患肢髋、膝、踝关节的控制能力。目前减重平板训练中,主要靠医生主观判断纠正步态是否达到改善步态来提高步行训练能力,患者往往处于一个被动运动状态,具体步行中存在问题并不明确,使患者对训练显得没有信息。在这种长期而乏味的训练,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影响患者康复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患者步行运动参数,并进行运动参数比对反馈,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和运动跑台,其中,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穿戴式运动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计、角度传感器、足底压力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无线数据采集模块与运动传感器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相连。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穿戴式运动传感器穿戴于髋膝踝关节处,主体采用镁合金材质,穿戴部位设置有软织物及连接粘扣。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无线蓝牙通信模块。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减重悬吊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支撑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和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包括立柱、U形吊臂和悬吊背心;所述悬吊背心通过软吊绳与U形吊臂上的吊环相连。 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吊环的数目为2个或4个。上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视听显示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移动小车的支架上,所述显示屏与支架活动连接。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利用穿戴式运动传感器采集步行运动参数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处理,与正常步行数据库比对患者减重训练步行中髋膝踝各个关节运动角度,将与正常步行的差异以视听形式实时反馈给患者,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I减重悬吊架2穿戴式运动传感器 3运动跑台 4计算机处理装置 5视听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I和运动跑台3,其中,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4,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4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5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本技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视听显示装置以视听觉形式将步态差异反馈给患者,患者自身根据步态差异反馈信息调整步态,从而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和使用效果,以便恢复正常步行功能。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包括陀螺仪、加速计、角度传感器、足底压力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模块,可实时采集反馈参数包括髋、膝、踝关节活动幅度、地面反作用力、步长、步频、重心额状面摆幅;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4的输入端通过无线数据采集模块与运动传感器2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穿戴于髋膝踝关节处,主体采用镁合金材质,穿戴部位设置有软织物及连接粘扣,能减小患者的穿戴负担,不影响灵活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优选为无线蓝牙通信模块。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减重悬吊架I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支撑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和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包括立柱、U形吊臂和悬吊背心;所述悬吊背心通过软吊绳与U形吊臂上的吊环相连。所述吊环的数目为2个或4个。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运动反馈技术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中,所述视听显示装置5可包括移动小车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移动小车的支架上,所述显示屏与支架活动连接,显示屏的高度可以调节。移动小车和显示屏可设于运动跑台3的前后,以方便供患者使用。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I)和运动跑台(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4),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4)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5)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包括陀螺仪、加速计、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智能减重平板治疗系统,包括减重悬吊架(1)和运动跑台(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和预存有正常步态参数的计算机处理装置(4),所述计算机处理装置(4)的输入端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穿戴式运动传感器(2)相连采集患者步态参数,输出端和视听显示装置(5)相连输出采集到的患者步态参数与预存正常步态参数的差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吴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