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及其锁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9761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8:25
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绞线座、两个第二绞线座、第一柔性绞线和第二柔性绞线。两个第一绞线座和两个第二绞线座分别设置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上,沿平衡臂长度方向各第一绞线座位于尾端部和各第二绞线座之间。第一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一绞线座,捆压平衡重。第二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二绞线座,用以捆压平衡重。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可节约平衡臂尾端部下方空间充分利用平衡臂尾端部上方空间设置平衡重锁紧,并能增加平衡重的抗扭性能,提升动臂塔机的整体机构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塔机平衡重锁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绞线座、两个第二绞线座、第一柔性绞线和第二柔性绞线。两个第一绞线座和两个第二绞线座分别设置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上,沿平衡臂长度方向各第一绞线座位于尾端部和各第二绞线座之间。第一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一绞线座,捆压平衡重。第二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二绞线座,用以捆压平衡重。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可节约平衡臂尾端部下方空间充分利用平衡臂尾端部上方空间设置平衡重锁紧,并能增加平衡重的抗扭性能,提升动臂塔机的整体机构参数。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塔机平衡重锁紧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小型动臂塔机体积小,占用空间也较小,在施工空间和档期要求非常严苛的施工场地(如旧城改造)一般都采取小型动臂塔机输送建筑物料及安装建筑构件。为了实现动臂塔机的平衡状态,在动臂塔机的平衡臂主弦的尾部通常安装设置有平衡重。图1是现有的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现有的动臂塔机都是在平衡臂主弦10尾部下方的空间安装一定重量的配重块11,在平衡臂主弦10上方对应配重块11位置安装压重块12,将所需重量的配重块11和压重块12组成的平衡重固定在平衡臂主弦10尾端部以实现动臂塔机的平衡状态。有些动臂塔机在机构参数控制较好时也可仅采用在平衡臂主弦尾部上侧安装压重块的形式,使平衡臂主弦下方保留有空间便于回转操作。在相同的起重臂臂长和吊重下,较小的平衡臂回转半径需要较大的平衡重质量才能使动臂塔机达到平衡状态,但平衡重重量越大,平衡重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大。但是,小型或超小型动臂塔机由于其平衡臂长度的限制,用于安装平衡重的安装空间很狭小,而有限的安装空间给动臂塔机的平衡重的结构设计及锁紧方法带来极大的难度,成为动臂塔机的整体机构参数提升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其能节约平衡臂尾端部下部空间充分利用平衡臂尾端部上方空间设置平衡重锁紧,并能增加平衡重的抗扭性能,有利于提升动臂塔机的整体机构参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塔机平衡重锁紧方法,其能节约平衡臂尾端部下部空间充分利用平衡臂尾端部上方空间设置平衡重锁紧,并能增加平衡重的抗扭性能,有利于提升动臂塔机的整体机构参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适于锁紧设于平衡臂上的尾端部的平衡重。平衡臂具有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绞线座、两个第二绞线座、第一柔性绞线和第二柔性绞线。两个第一绞线座分别设置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上,两个第二绞线座分别设置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上,沿平衡臂长度方向各第一绞线座位于尾端部和各第二绞线座之间。第一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一绞线座,用以捆压平衡重。第二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并穿设于两个第二绞线座,用以捆压平衡重。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的相对两个内侧分别设有第一绞线固定座,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的相对两个外侧分别设有第二绞线固定座。第一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的相对两个内侧的第一绞线固定座,第二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的相对两个外侧的第二绞线固定座。第一绞线固定座和第二绞线固定座分别包括沿平衡臂长度方向排列的多组固定组件。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柔性绞线包括第一绞线和第二绞线,第二柔性绞线包括第三绞线和第四绞线。第一绞线的一端和第二绞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第一绞线和第二绞线捆压平衡重后,第一绞线的另一端和第二绞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绞线座并用第一链接件连接。第三绞线的一端和第四绞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第三绞线和第四绞线捆压平衡重后,第三绞线的另一端和第四绞线的另一端穿过两个第二绞线座,并用第二链接件连接。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绞线的另一端和第二绞线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链接件连接的多个紧固件。上述第三绞线的另一端和第四绞线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链接件连接的多个紧固件。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还包括平衡重安装组件,平衡重安装组件固定在平衡臂的尾端部,并包括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和压固板。平衡重包括对称设置第一部和第二部,在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设置有串联部和卡合部,第一安装杆卡设于卡合部,第二安装杆穿设于串联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穿设压固板,压固板固定设置于平衡重上。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衡重具有相对第一表侧面和第二表侧面以及连接于第一表侧面和第二表侧面之间的上表面,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第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固部和第二卡固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第二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三卡固部和第四卡固部。第一绞线的另一端从下至上穿过平衡重的第一部的第三卡固部,绕过平衡重的上表面,并从上至下穿过第一部的第一卡固部,再从下至上穿过第一部的第二卡固部,再穿过第一主弦的第一绞线座。第二绞线的另一端从下至上穿过平衡重的第二部的第三卡固部,绕过平衡重的上表面,并从上至下穿过第二部的第一卡固部,再从下至上穿过第二部的第二卡固部,再穿过第二主弦的第一绞线座。第三绞线从下至上穿过平衡重的第一部的第四卡固部,绕过平衡重的上表面,再穿过第一主弦的第二绞线座。第四绞线从下至上穿过平衡重的第二部的第四卡固部,绕过平衡重的上表面,再穿过第二主弦的第二绞线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衡重包括多个堆叠的配重块,各配重块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配重块在第一侧面以中轴线为中心依次对称向外对称设置有弯曲耳、第一角铁、第二角铁,在第二侧面以中轴线为中心依次对称向外对称设置有凹槽、第三角铁和第四角铁。由多个配重块的多条中轴线形成的面把平衡重分成对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多个配重块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构成平衡重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多个配重块的弯曲耳、第一角铁、第二角铁、凹槽、第三角铁和第四角铁分别构成平衡重的串联部、第一卡固部、第二卡固部、卡合部、第三卡固部和第四卡固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平衡臂的尾端部的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二横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杆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杆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顶板和护板,各侧板具有相对平行的顶部和底部以及连接在顶部和底部之间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各侧板的底部设置于第一横杆上,顶板连接于两块侧板的顶部之间,顶板设有安装槽口,安装槽口贯通顶板靠近第一侧部一侧的边缘,顶板设置定位固定件,护板连接于两块侧板的第一侧部之间,护板具有对应安装槽口的开口。第一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经由开口和安装槽口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侧板和顶板形成的腔体内,并抵靠定位固定件。一种采用上述的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的塔机平衡重锁紧方法,其锁紧方法包括:将平衡重设置在平衡臂的尾端部上。将第一柔性绞线穿设分别位于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的两个第一绞线座并捆压平衡重。以及将第二柔性绞线穿设分别位于第一主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适于锁紧设于平衡臂的尾端部上的平衡重,该平衡臂具有第一主弦和第二主弦,其特征是,该塔机平衡重锁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绞线座、两个第二绞线座、第一柔性绞线和第二柔性绞线,该两个第一绞线座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主弦和该第二主弦上,该两个第二绞线座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主弦和该第二主弦上,沿该平衡臂长度方向各该第一绞线座位于该尾端部和各该第二绞线座之间,该第一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第一主弦和该第二主弦,并穿设于该两个第一绞线座,捆压该平衡重,该第二柔性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第一主弦和该第二主弦,并穿设于该两个第二绞线座,用以捆压该平衡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刘译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