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褥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058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被褥烘干装置,输送带贯穿烘干箱体内烘干单元的烘干腔室和冷却区的冷却腔室;烘干单元的结构包括:输送带下方的烘干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槽,出风槽与烘干腔室外侧的循环风道相连通,循环风道顶部的循环风机使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不断向烘干风道内流动,烘干风道的出风口向下正对着输送带,烘干腔室内除湿风道顶部的除湿风机使得除湿风道内的湿气不断从除湿管的排气口中排出;冷却腔室的底部与冷却腔室外侧的热风回用风道相连通,热风回用风道顶部的热风回用风机使得热风回用风道内的空气不断向烘干腔室内流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褥烘干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被褥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被褥烘干装置广泛用于宾馆、医院、学校、大型洗衣房等场所。但目前常用的被褥烘干装置结构复杂,不仅烘干效率低,而且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的被褥烘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被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烘干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烘干区和带冷却腔室的冷却区,烘干区内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且分别带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单元,用于输送被褥的、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贯穿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各烘干腔室和冷却腔室,被褥由输送带从进料口输送通过烘干区内各烘干腔室和冷却区的冷却腔室后从出料口输出;每个烘干单元的结构包括:在烘干腔室的外侧设置有独立的循环风道,输送带下方的烘干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槽,出风槽与循环风道的底部相连通,在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循环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烘干腔室内的烘干风道相连通、且不断使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向烘干风道内流动,烘干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输送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被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烘干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烘干区和带冷却腔室的冷却区,烘干区内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且分别带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单元, 用于输送被褥的、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贯穿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各烘干腔室和冷却腔室,被褥由输送带从进料口输送通过烘干区内各烘干腔室和冷却区的冷却腔室后从出料口输出;每个烘干单元的结构包括:在烘干腔室的外侧设置有独立的循环风道,输送带下方的烘干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槽,出风槽与循环风道的底部相连通,在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循环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被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烘干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其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烘干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烘干区和带冷却腔室的冷却区,烘干区内设置有若干相互独立、且分别带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单元,用于输送被褥的、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带贯穿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各烘干腔室和冷却腔室,被褥由输送带从进料口输送通过烘干区内各烘干腔室和冷却区的冷却腔室后从出料口输出;每个烘干单元的结构包括:在烘干腔室的外侧设置有独立的循环风道,输送带下方的烘干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槽,出风槽与循环风道的底部相连通,在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循环风道顶部的烘干箱体上连通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烘干腔室内的烘干风道相连通、且不断使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向烘干风道内流动,烘干风道的出风口位于输送带的上方、并正对着输送带,在烘干腔室内还设置有除湿风道,除湿风道的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沈刚陈婕妤陈宏冯宇黄军倪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