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791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包括内衬管主体,在所述内衬管主体的管表面设置有手柄;还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用于供手柄穿过作拨动动作,所述调节槽开设在用于套装内衬管主体的钢管构件对接端管表面;所述的手柄为2个,分布在内衬管主体直径两端的管表面,对应的调节槽为2个,开设在钢管构件直径两端的管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在钢管构件对接安装完毕后对节点内衬管进行位置调节,再进行焊接的对接作业,能够准确对接,实用性强,保证焊缝焊接质量;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快捷,而且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安装质量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构件的对接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构件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卡压式、压缩式、推进式、焊接式及各种派生连接方式,而连接的目的要求均是确保连接牢固和可靠。在钢管构件具体焊接式的对接安装操作中,如果施工前就在一端钢管构件上固定设置好内衬管,则会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因内衬管被磕碰损坏,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如果在钢管对接安装完成后再固定安装内衬管,则又会出现钢管之间对接缝设置超宽的问题。所有,如何调节用于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处的内衬管,一直是一个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特别适用于在钢管构件对接安装完毕后对节点内衬管进行位置调节,再进行焊接的对接作业。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快捷的具有调节装置的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不仅能够准确对接,实用性强,而且具有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确保安装质量的优点,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包括内衬管主体,在所述内衬管主体的管表面设置有手柄;还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用于供手柄穿过作拨动动作,所述调节槽开设在用于套装内衬管主体的钢管构件对接端管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钢管构件的对接安装操作时,预先在一端钢管内设置该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在钢管构件对接安装完毕后,沿调节槽拨动内衬管的手柄,把内衬管移动到需要的焊缝位置处,然后进行焊接作业,完成对接安装,从而保证焊接质量。这样的安装作业能够使钢管构件对接位置准确,避免出现钢管之间的接缝超宽现象,提高了效率的同时,确保对接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柄为2个,分布在内衬管主体直径两端的管表面;所述的调节槽为2个,开设在钢管构件直径两端的管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从两个位置去拨动内衬管的手柄,可以同时拨动两个手柄或是分别拨动手柄,视具体操作的便利性而定,当然同时拨动两个手柄的操作方式则更有效快捷。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柄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内衬管主体上。手柄拨动的用力多少由内衬管主体的重量决定,所以手柄设置在内衬管主体上的牢固程度也是要求有所不同,如果内衬管主体很重,必然要求手柄的牢固性要高,而手柄通过焊接达到固定设置,提高了其牢固性能。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手柄由直径12mm的圆钢制成。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槽为椭圆形长孔。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槽的宽度为20mm。调节槽用于供手柄穿过并让手柄能够作拨动动作,所以手柄的尺寸要求是小于调节槽的宽度尺寸,这样手柄才能顺利而没有阻力的实现拨动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的技术方案,在钢管构件对接安装中,通过调节手柄沿着调节槽滑动,把内衬管移动到接口位置,再进行焊接,完成对接,保证焊缝焊接质量;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快捷可靠的优点。上述内容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包括内衬管主体1,在所述内衬管主体I的管表面设置有手柄2 ;还包括调节槽3,所述调节槽3用于供手柄2穿过作拨动动作,所述调节槽3开设在用于套装内衬管主体I的钢管构件4对接端的管表面;手柄2设置有2个,分布在内衬管主体I直径两端的管表面;相对应的,调节槽3也要设置为2个,开设在钢管构件4直径两端的管表面,分别供手柄2穿过作拨动动作。手柄2可由直径12mm的圆钢制成,并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内衬管主体I上;而调节槽优选为椭圆形长孔,宽度为20mm。本技术,通过预先在一端钢管构件4内设置该内衬管调节装置,在钢管构件4与另一端的钢管构件5对接安装完毕后,沿调节槽3拨动内衬管的手柄2,把内衬管I移动到需要的焊缝位置处,然后进行焊接作业,完成对接安装,从而保证焊接质量。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钢管构件对接安装完毕后对节点内衬管进行位置调节,再进行焊接的对接作业,能够准确对接,实用性强,保证焊缝焊接质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包括内衬管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衬管主体的管表面设置有手柄;还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用于供手柄穿过作拨动动作,所述调节槽开设在用于套装内衬管主体的钢管构件对接端管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包括内衬管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衬管主体的管表面设置有手柄;还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用于供手柄穿过作拨动动作,所述调节槽开设在用于套装内衬管主体的钢管构件对接端管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构件对接节点内衬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为2个,分布在内衬管主体直径两端的管表面;所述的调节槽为2个,开设在钢管构件直径两端的管表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阳董年才王德军张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