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超专利>正文

一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759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1:30
一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包括基坑工程的支护桩,它的桩顶设有钢筋砼盖粱并连成整体,该盖粱中穿设有锚拉杆,它的一端设有螺纹部、另一端连接锚栓,该锚拉杆螺纹部穿过盖粱并用拧紧螺母与之固定,锚栓包括伞面与伞骨,该伞面是由纤维布缝制的口袋,它底部为正方形,该口袋的转角处均缝制长条纤维布,该口袋转角点设有多个间隔套,伞骨穿入该间隔套中,口袋连接注浆管与短管,口袋与注浆管、短管用纤维绳扎紧,短管下端插入挂杆管并焊接一体,该挂杆管的设有多个圆孔槽,伞骨装入该圆孔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具有优异的保持恒定的抗拔力性能,提升了基坑工程的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层的地下室施工基坑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锚拉替代基坑内支撑的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建设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剧增,造成城市道路堵阻以及停车难问题,小区建设中须保持每户的车位面积,都须安排在地下室,如何应用地下空间是体现国家城市发展的象征,为此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如广场、绿地、道路、建筑物等下面将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均建造成地下室,以用于停车、行道、商场、娱乐等应用,地下室的建造必须有相应基坑工程,该基坑工程就须要一种伞状承压地锚装置技术。如果地下室的面积越来越大,大到数万至十余万平方米,在基坑内根本无法设内支撑,须用锚拉结构来保证基坑工程中的围护结构的稳定与安全,面积较小也有近万平方米,基坑内设支撑占用了土方施工的空间,影响了基坑内挖土施工与施工工期。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有浆襄锚杆、可回收的浆襄锚杆、布袋注浆锚杆、土钉等,均以锚杆直径的周长面积与土的摩阻力形式来实现锚杆的锚拉力;根据软土蠕变特性工程中应用的锚杆的锚拉力均逐渐在降低,在工地对上述锚拉方案进行抗拔力检测时可知,锚拉力检测抗拉到设计抗拔力时,不能保持恒定的抗拔力,而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抗拔力在逐渐在变小,靠抗拔力的基坑变形在增大,而不会稳定,如果想把逐渐在变小抗拔力通过张拉补足,而达不到检测时的设计抗拔力值;如继续增加拉拔力就将锚杆拔出土层,软土的蠕变性质对锚杆的抗拔力影响很大,按基坑工程设计规范,在软土中应用锚杆必须抗蠕变的抗拔试验,抗拔值太小,工程上常用瞬时抗拔力值应付,实际上软土中锚杆的抗拔力在逐渐变小,基坑的位移自然就大,甚至于抗拔力失效而危及基坑的安全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具有保持恒定的抗拔力的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工程的支护桩,该支护桩的桩顶设有钢筋砼盖粱并连成整体且封闭连续,该盖粱孔中穿设有锚拉杆,该锚拉杆一端设有螺纹部、另一端连接锚栓,该锚拉杆螺纹部穿过所述盖粱并用拧紧螺母与之固定;所述锚栓包括伞面与伞骨组成,该伞面是由纤维布缝制的口袋,该口袋底部为正方形,该口袋的转角处均缝制长条纤维布加强,该口袋转角点设有多个间隔套,所述伞骨穿入该间隔套中,所述口袋连接注浆管与短管。所述注浆管与所述短管通过连接板焊接为一体。所述口袋与所述注浆管、所述短管用纤维绳扎紧。所述短管下端插入挂杆管并与该短管焊接一体;该挂杆管的同一周边设有均分的4个圆孔槽,所述伞骨装入该圆孔槽内。所述伞骨的端头设有弯拆90度的挡边,该挡边插入所述挂杆管的圆孔槽内。本技术施工程序是:第一步,按设计锚拉力要求确定钻孔的间距,用钻杆钻入土层,钻杆内清除进入管内的软土 ;第二步,将所述锚拉杆与所述锚栓连接成一根直杆,插入钻杆内至底;第三步,拔出钻杆,将所述锚拉杆与所述锚栓留在土层内;第四步,施工所述盖梁,先用塑料套管套入所述抗拔杆,该套管隔离所述抗拔杆使得不被砼浇在一起,便于回收;然后拌制水泥浆,其体积按略小于所述锚栓的实际体积(相当于实际体积的95% ),压力注入浆液过程将收缩的所述锚栓缓慢展开呈伞状;待所述锚栓内水泥浆达到强度,拧入所述螺母,其拧紧力即为施加的预应力;第五步,土方开挖施工完毕并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支护桩不靠锚拉力也足以稳定时,即可拧出所述螺母,反向旋出所述锚拉杆回收待下一工程应用,而锚栓永久留在土层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优异的保持恒定的抗拔力性能,从而大大提升了基坑工程的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经过压力注浆后展开的锚栓示意图;图3本技术伞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视图;图5伞状承压地锚施工程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它具体地采用如下结构,包括基坑工程的支护桩1,该支护桩的桩顶用钢筋砼盖粱2连成整体且封闭连续,它们组成该基坑工程的支挡结构;由于在所述基坑内挖土须用内支撑或锚拉结构来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该锚拉结构由带螺纹的锚拉杆3与带伞架结构的锚栓20组成;锚拉杆3穿过盖粱2并用螺母22拧紧固定,该拧紧力相当施加锚拉杆的预应力;如图1所示;该锚栓20包括伞面与伞架组成;该伞面是由纤维布缝制的口袋10,该口袋底部为正方形,口袋10的缝制转角处均用长条纤维布13加强,正方锥形的转角点缝制间隔套11,伞骨9穿入间隔套11中,口袋10的上口套入伞架短管6与注浆连接短管4,用纤维绳12扎紧,如图2所示;该锚栓在注浆前呈收紧状态,有如末打开的伞状;该伞架包括注衆连接管4与短管6,该连接管与短管通过连接板8焊接为一体;短管6的下端插入挂杆管5,并沿管周与短管焊接一体,挂杆管5的同一周边设有均分的4个圆孔槽,该圆孔槽内装配有伞骨9,伞骨9的端头设有弯拆90度的挡边,该挡边插入挂杆管5的槽口内,如图3所示,该伞架收紧时呈未打开的锚栓伞待用。当基坑工程完成后,可反向拧旋锚拉杆3即可脱离锚栓20,以回收待下一工程应用;通过连接管4将锚拉杆3与注浆前的锚栓连接,插入用钻机钻入土层的钻孔套管内;退出钻孔套管,按口袋10展开呈锚栓20的体积确定浆液量,当浆液注入锚拉杆3钢管内时,浆液的压力将末打开的锚栓的口袋10缓慢展开呈伞状锚栓20,此时由间隔套11带动伞骨9展开,待注入的浆液达到强度时,伞骨9受拉筋作用保证锚拉抗拔力,为保证注入的浆液均在封口的布袋的口袋10内,须将挂杆管5的封口钢板7焊接封口。本技术的施工程序是:第一步,卧式斜孔钻机按设计锚拉力要求确定钻孔的间距,用钻杆钻入土层,钻杆内清除进入管内的软土;第二步,将锚拉杆与收缩的锚栓连接成一根直杆,插入钻杆内至底;第三步,拔出钻杆,将锚拉杆与锚栓留在土层内;第四步,施工盖梁2时先用塑料套管21套入抗拔杆3,该套管隔离抗拔杆使得不被砼浇在一起,便于回收;然后拌制水泥浆,其体积按略小于锚栓20的实际体积(相当于实际体积的95% ),压力注入浆液过程将收缩的锚栓缓慢展开呈伞状;待锚栓内水泥浆达到强度,垫好楔形垫块23,拧入螺母22,其拧紧力即为施加的预应力;伞状承压地锚已投入工作,基坑内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第五步,土方开挖施工完毕,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支护桩不靠锚拉力也足以稳定时,即可拧出螺母,取出楔形垫块,反向旋出抗拔杆回收待下一工程应用,而锚栓永久留在土层内。本技术伞状承压地锚类似于房建工程的柱子下独立基础支承在软土地基上,柱子的轴压力等于土的承载力值与基底面积的乘积;伞状承压地锚的抗拔力即为柱子的轴压力,软土的强度低,高压缩引起的变形大,这也是软土特性须遵守的,但可以调整支承面积达到要求的抗拔力值,而且是稳定的抗拔力值,不受软土的蠕变性质对抗拔力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工程的支护桩(1),该支护桩的桩顶设有钢筋砼盖粱(2)并连成整体且封闭连续,该盖粱(2)孔中穿设有锚拉杆(3),该锚拉杆(3)一端设有螺纹部、另一端连接锚栓(20),该锚拉杆螺纹部穿过所述盖粱(2)并用拧紧螺母(22)与之固定;所述锚栓包括伞面与伞骨组成,该伞面是由纤维布缝制的口袋(10),该口袋底部为正方形,该口袋(10)的转角处均缝制长条纤维布(13)加强,该口袋转角点设有多个间隔套(11),所述伞骨(9)穿入该间隔套(11)中,所述口袋(10)连接注浆管(4)与短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层中可回收的伞状承压地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工程的支护桩(1),该支护桩的桩顶设有钢筋砼盖粱(2)并连成整体且封闭连续,该盖粱(2)孔中穿设有锚拉杆(3),该锚拉杆(3) —端设有螺纹部、另一端连接锚栓(20),该锚拉杆螺纹部穿过所述盖粱(2)并用拧紧螺母(22)与之固定;所述锚栓包括伞面与伞骨组成,该伞面是由纤维布缝制的口袋(10),该口袋底部为正方形,该口袋(10)的转角处均缝制长条纤维布(13)加强,该口袋转角点设有多个间隔套(11),所述伞骨(9)穿入该间隔套(11)中,所述口袋(10)连接注衆管⑷与短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土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超罗伟锦孔红斌孔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孔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