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83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传统的缺点在于某个系统组件损坏则需整个电器包括没有损坏的部件整体换掉,比较浪费。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2)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3)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
技术介绍
: 电磁开关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现有技术一般将这三个系统集成设计。其优点在于集成度高,便于加工。缺点在于某个系统组件损坏则需整个电器包括没有损坏的部件整体换掉,比较浪费。众所周知电磁开关电器的机械系统寿命远超过电气寿命甚至达到一个数量级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中。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动触头、动合动触头,所述的动断动触头和动合动触头与簧片连接,所述的簧片固定在塑料插接件上,所述的簧片与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线的另一端焊接金属圆柱形导电插针。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静触头、动合静触头,所述的动断静触头与动断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合静触头与动合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触头导电插片一端带有圆形插孔,所述的圆形插孔内插入圆柱形导电插针,所述的动断导电插片、动合导电插片、动触头导电插片固定在上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上塑料底座下端设计燕尾性状凹槽。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包括:衔铁、电磁线圈,所述衔铁与轭铁连接,所述的衔铁和轭铁与反力弹簧连接,所述的轭铁上固定有铁芯,所述的电磁线圈两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线圈接线插片A和线圈接线插片B上,所述的电磁线圈缠绕在塑料线圈骨架上,所述的塑料线圈骨架固定在轭铁上,所述的线圈接线插片A、线圈接线插片B固定在下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下塑料底座上端设计燕尾性状凸槽。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及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安装过程:上塑料底座与下塑料底座按燕尾槽结构嵌套起来将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结构连接固定在一起;将衔铁侧面插入到塑料插接件的凹槽中,使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然后把连接导线一端的导电插针插入到动触头导电插片的圆形导电插孔中,使簧片与动触头导电插片形成可靠电气连接。(2)工作过程: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磁通,磁通流经铁芯、轭铁、衔铁,在铁芯和衔铁间之间产生电磁吸力,吸动衔铁克服弹簧的反力向下运动,带动簧片运动使动断动触头和动断静触头断开,使动合动触头和动合静触头闭合;当线圈断电,铁芯和衔铁间的电磁吸力消失,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衔铁、簧片返回运动使动合动触头和动合静触头断开,使动断动触头和动断静触头闭合,接通或断开电路。(3)拆解替换过程:电器使用过程中元件不断磨损,老化,尤其是各触点断开/闭合过程中工作中承受燃烧电弧烧蚀,绝大多数的失效产生在触点,而此时其他的电磁机械等部分仍然完好,因此当电接触组件失效时可将失效组件与完好组件拆解分离,然后用新的完好的电接触组件替换与原有电磁机械系统配合组成新的电磁开关电器继续使用;拆解时将连接导线一端的导电插针从动触头导电插片的圆形导电插孔中拔出,然后将上塑料底座与下塑料底座沿着燕尾槽纵向方向划开,则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即可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分离;将衔铁从塑料插接件的凹槽中拔出,使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分离;最后用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和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重新安装到原有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一起形成完好的电磁开关电器元件继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电磁开关电器中各部分组件寿命差距悬殊的原理,将触点组件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一但使用中某个系统失效尤其是触点失效,可用新的组件系统替换损坏失效零件与未损坏系统组合形成新的电磁开关,使整个电器零件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局部失效损坏就将整个电器更换扔掉的问题,根据开关电器的机械寿命与电寿命的比例,本专利技术的电器一个生命周期内使用一个电磁机械组件可与5-10个替换的电接触组件组合,相当于节省了 4-9个电磁机械组件。节省各类金属及塑料资源,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塑料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2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3中。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动触头6、动合动触头5,所述的动断动触头和动合动触头与簧片4连接,所述的簧片固定在塑料插接件上,所述的簧片与导线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线的另一端焊接金属圆柱形导电插针。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静触头7、动合静触头8,所述的动断静触头与动断导电插片9连接,所述的动合静触头与动合导电插片10连接,所述的动触头导电插片一端带有圆形插孔,所述的圆形插孔内插入圆柱形导电插针,所述的动断导电插片、动合导电插片、动触头导电插片固定在上塑料底座上11,所述的上塑料底座下端设计燕尾性状凹槽。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所述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包括:衔铁、电磁线圈17,所述衔铁与轭铁19连接,衔铁和轭铁与反力弹簧I连接,所述的轭铁上固定有铁芯18,所述的电磁线圈两端通过导线16分别连接到线圈接线插片A13和线圈接线插片B14上,所述的电磁线圈缠绕在塑料线圈骨架上,所述的塑料线圈骨架固定在轭铁上,所述的线圈接线插片A、线圈接线插片B固定在下塑料底座15上,所述的下塑料底座上端设计燕尾性状凸槽。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及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安装过程:上塑料底座与下塑料底座按燕尾槽结构嵌套起来将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结构连接固定在一起;将衔铁侧面插入到塑料插接件的凹槽中,使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然后把连接导线一端的导电插针插入到动触头导电插片的圆形导电插孔中,使簧片与动触头导电插片形成可靠电气连接。(2)工作过程:通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动触头、动合动触头,所述的动断动触头和动合动触头与簧片连接,所述的簧片固定在塑料插接件上,所述的簧片与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线的另一端焊接金属圆柱形导电插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静触头、动合静触头,所述的动断静触头与动断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合静触头与动合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触头导电插片一端带有圆形插孔,所述的圆形插孔内插入圆柱形导电插针,所述的动断导电插片、动合导电插片、动触头导电插片固定在上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上塑料底座下端设计燕尾性状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包括:衔铁、电磁线圈,所述衔铁与轭铁连接,所述的衔铁和轭铁与反力弹簧连接,所述的轭铁上固定有铁芯,所述的电磁线圈两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线圈接线插片A和线圈接线插片B上,所述的电磁线圈缠绕在塑料线圈骨架上,所述的塑料线圈骨架固定在轭铁上,所述的线圈接线插片A、线圈接线插片B固定在下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下塑料底座上端设计燕尾性状凸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