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月相变化演示仪
本技术涉及天体运动教学演示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月象变化演示仪。
技术介绍
在小学《科学》及初中《地理》教学中,讲授季节转变、昼夜更替、月相变化等内容时,由于口头讲述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通常需要借助模拟教具进行演示。传统的辅助教具有月相盒、月相演示板、昼夜图、季节演示板等,较常用的为黑白球演示仪和三球仪。黑白球演示仪仅考虑了月球绕地球公转,忽略了月球自身的自传,只考虑了被照亮的一面,在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学生记录看到的亮面的形状,比较直观形象。但是,学生观察完后会有这样的疑问:“月球自转时月相是怎样的? ”“月球还得自转啊? ”“如果考虑月球的自转,还会有同样的现象吗?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疑问,这种模拟的方法有些学生想不明白,特别是反应慢的学生。如果不解决这个难点,学生就会带着疑问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一连串的知识认知错误就会出现。三球仪,需要黑暗的环境,太阳的光照射到月球上,地球上的观察着来观察月相,适合初高中的学生,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而且小学生的方位感、空间感受能力不够,容易误解、想不明白。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上 ...
【技术保护点】
月相变化演示仪,包括底座(5)、固定于底座(5)上的黑色球体(2)和扣合于黑色球体(2)上的白色半球壳(1),其特征在于,底座(5)顶部设有螺纹连接件(4),黑色球体(2)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螺孔,螺纹连接件(4)与黑色球体(2)底部的螺孔相适应,白色半球壳(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凸块(6),凸块(6)上设有圆孔(7),白色半球壳(1)扣合于黑色球体(2)上时圆孔(7)与黑色球体(2)上的螺孔相对应,白色半球壳(1)上端的凸块(6)通过螺栓(3)、下端的凸块(6)通过螺纹连接件(4)固定于黑色球体(2)上,白色半球壳(1)可绕黑色球体(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月相变化演示仪,包括底座(5)、固定于底座(5)上的黑色球体(2)和扣合于黑色球体(2)上的白色半球壳(I),其特征在于,底座(5)顶部设有螺纹连接件(4),黑色球体(2)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螺孔,螺纹连接件(4)与黑色球体(2)底部的螺孔相适应,白色半球壳(I)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凸块(6),凸块(6)上设有圆孔(7),白色半球壳(I)扣合于黑色球体⑵上时圆孔(7)与黑色球体(2)上的螺孔相对应,白色半球壳⑴上端的凸块(6)通过螺栓(3)、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