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313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不少于1个培养盒,培养盒内插入气管和液管,培养盒内固定有液位计,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液管连接有液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液位计均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无土栽培装置的智能培养,并且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多个参数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的无土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的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因为其单产高、品质好、污染少等诸多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实践和实验室试验时,无土栽培还存在以下不足:无土栽培需要定期加入培养液和通入气体,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是人工观察液位加入,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并只能加入培养液和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以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判断液位并智能加入培养液的栽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不少于I个培养盒,培养盒内插入气管和液管,培养盒内固定有液位计,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液管连接有液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液位计均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通过液位计确定培养盒内的液位高度,主控装置A根据液位高度控制液管的输液与否,主控装置A还自动控制气管的通气工作。从而做到智能的加气和加液工作。进一步的,培养盒内固定有光强检测仪,光强检测仪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光强检测仪检测培养盒内的光强以防止水藻的产生。进一步的,主控装置A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B。主控装置B安装于远程控制场所,即工作人员的能够远程监控和控制培养盒的各项参数。优选的,气体输送装置为气泵,液体输送装置为水泵。两个及两个以上培养盒联合时,气体输送装置上连接主气管,培养盒内的气管通过中空针头扎入主气管通气。气泵和水泵是经济和稳定性较高的输送装置,多个气管时,气管通过针头与主气管连接,快速方便。进一步的,培养盒外壁上涂覆有遮光层。降低了培养盒内的光强,降低水藻产生的概率。进一步的,培养盒上覆盖盖板,盖板开有不少于一个通孔,通孔内通过O形弹性件固定培养植物。培养盒较大且一个培养盒内培养多颗植物时优选使用盖板,便于整齐的固定。优选的,盖板为泡沫板。O形弹性件为海绵或橡胶。泡沫板、海绵以及橡胶均为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无土栽培装置的智能培养,并且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多个参数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无土栽培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培养盒的剖视图。图中,1、培养盒;2、气管;3、液管;4、盖板;5、0形弹性件;6、光强检测仪;7、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很显然的,附图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不少于I个培养盒1,培养盒I内通入气管2和液管3,培养盒I内固定有液位计7,气管2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液管3连接有液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液位计7均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气管2向培养液内通入空气或氧气,液管3向培养液内通入营养液或水,液位计7检测、记录培养盒I内培养液的高度并传输给主控装置A,主控装置A将预先设定的培养液高度限值与检测结果相比较,以决定是否向培养盒I内输送培养液,需要说明的是,液体输送装置可以采用具有正反转双重功能的输送装置,这样既可以从培养盒I内往外抽液,也可以向培养盒I内输液。在气管2方面,可以选择定时输送气体以节能,也可以持续输送。在一般情况下,培养液位的变化是缓慢的,因此液位计7数据的传送以及主控装置A可以选择定时开机和关机以节能。进一步的改进,培养液内藻类的生长是培养液的天敌之一,而一定的光照条件是藻类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再培养盒I内加入光强检测仪6,光强检测仪6实时或定时的向主控装置A传送培养盒I内的光强数值,当培养盒I内的光强数值超出警戒线时向工作人员报警。此时工作人员予以查看并解决。需要说明的是,无土栽培的影响因素诸多,如各营养元素的含量,溶氧量以及其他,光强仅为其中一种,其余的各个因素也可以配以合适的监测装置和调节装置。允许的话甚至可以安装摄像头。实现智能调节。进一步的改进,主控装置A连接有主控装置B,主控装置A安装于培养盒I现场,主控装置B可以安装用于远程监测和控制。以减少去现场的次数和便于管理人员的监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装置,优选的,气体输送装置为气泵,液体输送装置为水泵。气泵和水泵为经济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的输送装置,其余输送装置亦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装置,如上所言,无土栽培需要控制光强以防止藻类的生长,因此,培养盒I优选不透光材料或者在培养盒I外部刷一层黑漆以降低盒内的光强。当培养植株幼苗而培养盒I较大时,培养盒I上常放置一个盖板4,盖板4开有多个通孔,植物的根系穿过通孔进入培养盒I内,植物根系与培养盒I之间夹有O形弹性件5。其中盖板4优选泡沫板,O形弹性件5优选海绵和橡胶。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仅体现了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任何人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形式的技术方案,不论其在结构或形式上作出何种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不少于1个培养盒(1),其特征在于,培养盒内插入气管(2)和液管(3),培养盒内固定有液位计(7),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液管连接有液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液位计均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培养盒内固定有光强检测仪(6),光强检测仪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主控装置A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控装置B。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31 CN 201320678329.41.一种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不少于I个培养盒(1),其特征在于,培养盒内插入气管(2)和液管(3),培养盒内固定有液位计(7),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装置,液管连接有液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液位计均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培养盒内固定有光强检测仪(6),光强检测仪无线或有线连接主控装置A,主控装置A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控装置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输送装置为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希峰朱毅侯新村赵春桥武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