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605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槽、滴灌管、排盐沟、排盐管、排盐头、PE膜、防护层。PE膜设置于栽培槽的内壁与防护层之间;栽培槽内放置栽培基质;排盐管设置于栽培槽的底部;排盐管的起始端设置排盐头,排盐管的末端插入排盐沟内;排盐头呈漏斗状,漏斗状的排盐头外侧包裹纱网;滴灌管设置于栽培基质的上部;排盐沟设置于栽培槽的一侧且低于栽培槽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隔盐栽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拆卸和重新组装;栽培槽设置在地表之上,根际温度环境变化灵敏,可控性强;地表隔盐,避免盐碱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向栽培槽内的基质中运动,有效避免栽培基质中盐分增加;栽培槽高于排盐沟,可以方便排水和排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海滨地区有大量滩涂盐碱土地,为了利用这些土地只能采用“台田压碱”和“更换种植土壤”的耕作利用模式,在台田上或更换的土壤上种植耐盐碱作物,而大部分蔬菜种类应用这种栽培制度生长发育不良。为在这些地区进行蔬菜生产,农民增产增收,在日光温室内设计地上式隔盐蔬菜栽培槽,将盐碱土壤与蔬菜根系隔离,阻断了盐碱对蔬菜生长的危害,栽培槽内填充栽培基质为蔬菜提供各种营养及适宜的根际生长环境。滨海盐碱地区的耕作利用模式中,“台田压碱”不能完全消除盐碱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危害,而更换种植土壤也面临投资成本高和土壤二次盐化的问题。盐碱土地的合理、高效、持续利用急需一种技术方式,既能消除土壤盐碱危害,同时又能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营养环境。填充栽培基质的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槽可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利用海滨盐碱地区的土地只能种植耐盐碱的作物,但种类和品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不同蔬菜种类间耐盐碱性差异不大,均不适合盐碱地栽培,为能在盐碱地区进行蔬菜生产,农民增产增收,在日光温室内可设计地上式隔盐式蔬菜栽培槽,将盐碱土壤与蔬菜根系隔离,阻断了盐碱对蔬菜生长的危害,栽培槽内填充栽培基质为蔬菜提供各种营养及适宜的根际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槽、滴灌管、排盐沟、排盐管、排盐头、PE膜、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内壁;所述PE膜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内壁与防护层之间;所述栽培槽内放置栽培基质;所述排盐管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底部;所述排盐管的起始端设置排盐头,所述排盐管的末端插入排盐沟内;所述排盐头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的排盐头外侧包裹纱网;所述滴灌管设置于所述栽培基质2的上部;所述排盐沟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一侧且低于所述栽培槽的底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栽培槽靠近排盐沟的一侧低,远离栽培槽的一侧高,坡降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纱网为60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隔盐栽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拆卸和重新组装;栽培槽设置在地表之上,根际温度环境变化灵敏,可控性强;地表隔盐,避免盐碱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向栽培槽内的基质中运动,有效避免栽培基质中盐分增加;栽培槽高于排盐沟,可以方便排水和排盐。【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栽培槽和排盐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纱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槽1、滴灌管3、排盐沟4、排盐管5、排盐头6、PE膜7、防护层8 ;所述防护层8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内壁;所述PE膜7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内壁与防护层8之间,防止土壤中的盐分进入到栽培基质2内部;防护层8优选的使用塑料编织物,既结实又便宜;防护层8用于保护PE膜7不受栽培基质2损坏;所述栽培槽I内放置栽培基质2 ;所述排盐管5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底部;所述排盐管5的起始端设置排盐头6,排盐头6设置于所述栽培基质2内,用于排除栽培基质2内的盐分;所述排盐管5的末端插入排盐沟4内;所述排盐头6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的排盐头6外侧包裹纱网10 ;纱网10用于防止栽培基质2流出栽培槽I ;所述滴灌管3设置于所述栽培基质2的上部,用于灌溉栽培基质2上种植的种植物;所述排盐沟4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一侧且低于所述栽培槽I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栽培槽I靠近排盐沟4的一侧低,远离栽培槽I的一侧高,坡降1%,便于栽培基质2内的盐分排出。优选的,所述纱网10为60目。使用时,将栽培槽I置于提前整好的土地上,土地的坡降与栽培槽的坡降一直,都为1%。本技术栽培槽I的高为15-25cm。浅根蔬菜如:黄瓜、西芹、韭菜,栽培槽I的槽高15cm,深根蔬菜如:番茄、茄子等果菜类蔬菜和植株生长旺盛的叶菜可以增加槽高至25cm。根据蔬菜种类确定栽培槽I的宽度,黄瓜、甜瓜、番茄、樱桃番茄等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度大的蔬菜栽培槽I的规格为宽70-90cm,西芹、韭菜等叶菜生产的栽培槽I的宽度可以设置为120-150cm。所述滴灌管3的直径:16mm,工作压力:0.1Mpa,壁厚:0.2mm,流量:1L/h。如图1所示,两个栽培槽I间的间距为40cm,用于管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出于示例性说明的目的,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槽(1)、滴灌管(3)、排盐沟(4)、排盐管(5)、排盐头(6)、PE膜(7)、防护层(8);所述防护层(8)设置于所述栽培槽(1)的内壁;所述PE膜(7)设置于所述栽培槽(1)的内壁与防护层(8)之间;所述栽培槽(1)内放置栽培基质(2);所述排盐管(5)设置于所述栽培槽(1)的底部;所述排盐管(5)的起始端设置排盐头(6),所述排盐管(5)的末端插入排盐沟(4)内;所述排盐头(6)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的排盐头(6)外侧包裹纱网(10);所述滴灌管(3)设置于所述栽培基质(2)的上部;所述排盐沟(4)设置于所述栽培槽(1)的一侧且低于所述栽培槽(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盐碱地区日光温室地上式蔬菜隔盐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槽(I)、滴灌管(3)、排盐沟(4)、排盐管(5)、排盐头(6)、PE膜(7)、防护层(8);所述防护层(8)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内壁;所述PE膜(7)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内壁与防护层(8)之间;所述栽培槽(I)内放置栽培基质(2);所述排盐管(5)设置于所述栽培槽(I)的底部;所述排盐管(5)的起始端设置排盐头(6),所述排盐管(5)的末端插入排盐沟(4)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