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190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包括气泡喷头座(1)、连接件(2)、旋转外壳(3)、旋转体芯(4)、连接座(5)和气泡喷嘴(6);本装置可用于工业水质净化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防治河流湖沼等产生蓝藻并消灭蓝藻及水质净化,养殖海域、水域中病毒预防与水质净化处理等。该微气泡发生器所产生的高能氧气泡或分子团以气液喷雾的方式喷洒到空气中,因活性氧气泡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捕获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并对污染物氧化降解,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环境处理器材
,具体涉及机械类水中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将双流体微气泡技术应用到水质优化处理中,用于江河湖泊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它是将一定压力的空气(或氧气)和水同时注入到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器的混合腔中,形成两相流,当其流过喷嘴末端的喷口时,气相迅速膨胀,两相流中的气泡将破裂形成具有较高速度的微米量级的含有一定比例氧的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具有很高的能量,并以极高的线速度射入水中,在水中形成初始运动速度较高、具有比较高的移动效率和转移效率的活性氧分子团——高能氧。高能氧可以快速完成对水和空气中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可以迅速溶解在水中成为高浓度溶解氧,从而解决污水处理中提高氧溶解度的难题。运动活性氧气泡具有非常高的动能,这种动能足以在有效传输距离(发生断裂化学键和共价键的传输距离)中打破水中污染物与水分子之间的共价键连接和污染物内部的化学键连接,实现水质净化还原和对污染物的氧化降解,一般有效传输距离为0.6—0.8米;当活性氧气泡流速达到640米/秒以上时,活性氧气泡被压缩得更小,气泡拥有的动能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泡喷头座(1)、连接件(2)、旋转外壳(3)、旋转体芯(4)、连接座(5)和气泡喷嘴(6);气泡喷嘴(6)安装在气泡喷头座(1)上的喷嘴孔(11)中,旋转体芯(4)安装在旋转外壳(3)中形成旋转体,旋转体一端安装连接座(5),旋转体另一端用连接件(2)和气泡喷头座(1)连接;所述气泡喷头座(1)是用刚体材料做成的类柱形构件,在其一端及体上均匀布置多个内螺纹的喷嘴孔(11),用于安装气泡喷嘴(6),其另一端开有内螺纹的孔(12),也是气泡喷头座(1)的内混合腔,并与喷嘴孔(11)相通;所述连接件(2)是用刚性材料做成,其一端开有凹槽(18),用于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体微气泡喷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泡喷头座(I)、连接件(2)、旋转外壳(3)、旋转体芯(4)、连接座(5)和气泡喷嘴(6);气泡喷嘴(6)安装在气泡喷头座(I)上的喷嘴孔(11)中,旋转体芯(4)安装在旋转外壳(3)中形成旋转体,旋转体一端安装连接座(5),旋转体另一端用连接件(2)和气泡喷头座(I)连接; 所述气泡喷头座(I)是用刚体材料做成的类柱形构件,在其一端及体上均匀布置多个内螺纹的喷嘴孔(11),用于安装气泡喷嘴(6),其另一端开有内螺纹的孔(12),也是气泡喷头座⑴的内混合腔,并与喷嘴孔(11)相通; 所述连接件(2)是用刚性材料做成,其一端开有凹槽(18),用于安装气液旋转体,另一端中部开有第一孔(19)和第二孔(20),用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孔(19)和第二孔(20)与旋转体芯(4)上的第一内螺纹(26)和第二内螺纹(27)连接以用于固定,同时开有两个与旋转体芯(4)上两道旋转槽(23)尺寸相同的第一斜孔(21)和第二斜孔(22),使两道旋转槽(23)中的旋转混合流体接着旋转进入气泡喷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俊韩雪冯明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