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凳,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二)
技术介绍
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坐凳包括坐凳本体和支腿,其高度是不可调节的,而高度可调节的坐凳,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成本高,不便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使用推广。但是,在有些场合,比如,生活中根据需要调节坐凳高度、学习中根据课桌高度适当调节坐凳高度,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身高适当对坐凳进行调节,以满足我们的需要,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可调节高度的坐凳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包括坐凳本体和设置在坐凳本体下方的支腿,所述坐凳本体包括上凳体、下凳体及设置在上凳体与下凳体之间的调节内芯;所述上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调节内芯配合设置在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包括坐凳本体和设置在坐凳本体下方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本体包括上凳体、下凳体及设置在上凳体与下凳体之间的调节内芯;所述上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调节内芯配合设置在第二凹槽内,调节内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凸起和下凸起,当调节内芯正向放置在第二凹槽内,上凳体、调节内芯、下凳体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当调节内芯反向放置在第二凹槽内,调节内芯的侧面与上凳体的下表面、下凳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且上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坐凳,包括坐凳本体和设置在坐凳本体下方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本体包括上凳体、下凳体及设置在上凳体与下凳体之间的调节内芯;所述上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调节内芯配合设置在第二凹槽内,调节内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凸起和下凸起,当调节内芯正向放置在第二凹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