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106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安装活塞杆,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通气层,内管一端设置活塞机构连接活塞杆,内管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活塞机构包括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内设置开关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压棒内部气室及通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活塞上设置的U形截面环形槽,实现座椅自动上升回位,人坐在上面时,可以左右旋转,当人离开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动上升回位到原来的方向与高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安装活塞杆,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通气层,内管一端设置活塞机构连接活塞杆,内管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活塞机构包括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内设置开关垫圈;本技术通过气压棒内部气室及通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活塞上设置的U形截面环形槽,实现座椅自动上升回位,人坐在上面时,可以左右旋转,当人离开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动上升回位到原来的方向与高度。【专利说明】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用气压棒,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自动上升回位的座椅气压棒。
技术介绍
目前,升降座椅一般都采用气压棒实现升降、调整高度的功能。普通的气压棒产品安装在椅子上面,只能手动上下调节高度,没有自动上升的功能。当人离开后,座椅被固定在不同高度,非常不整齐,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使用的升降座椅,使用数量大、使用频率高,需要手动调节高度,实现座椅上升回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通过气压棒内部气室及通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活塞上设置的U形截面环形槽,实现座椅自动上升回位,人坐在上面时,可以左右旋转,当人离开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动上升回位到原来的方向与高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安装活塞杆,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通气层,内管一端设置活塞机构连接活塞杆,内管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活塞机构包括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内设置开关垫圈。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环形槽的槽底部设置为斜坡状,开关垫圈沿斜坡状的槽底部滑动。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活塞机构包括固定在内管端部的凸起支撑垫,凸起支撑垫通过气体密封垫连接气体密封件夹持的隔片,气体密封件通过开式支撑垫连接弹簧圈,弹簧圈套在活塞杆上,弹簧圈前方安装活塞,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端部。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活塞前面由铁垫圈和活塞定位垫固定在活塞杆上。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阀体密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管端部的阀体,阀体内部设置锥形面通气道和支撑件,锥形面通气道与通气层贯通,阀体外部设置阀体密封圈,阀体连接阀体开关,阀体开关连接启动按钮。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启动按钮安装在外管端部的锥体支承件上。上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外部大管子端部设置外管支撑垫,外管支撑垫固定活塞杆端部,活塞杆端部设置轴承,轴承外部设置减震缓冲垫。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通过气压棒内部气室及通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活塞上设置的U形截面环形槽,实现座椅自动上升回位,人坐在上面时,座椅降低,当人离开座椅后,座椅可以自动上升回位到原来的方向与高度。2、本技术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结构简洁,外形美观,实用性强,适合于各种升降座椅,尤其是在会议室、游戏厅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座椅上使用,整齐划一,便于维护与管理。3、本技术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弹簧气压棒,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活塞开合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外部大管子1,活塞杆2,外管3,内管4,通气层5,活塞机构6,阀体密封驱动机构7,活塞8,环形槽9,开关垫圈10,槽底部11,凸起支撑垫12,气体密封件13,隔片14,开式支撑垫15,弹簧圈16,铁垫圈17,活塞定位垫18,阀体19,锥形面通气道20,支撑件21,阀体密封圈22,阀体开关23,启动按钮24,锥体支承件25,外管支撑垫26,轴承27,减震缓冲垫2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1,外部大管子I 一端安装活塞杆2,外部大管子I另一端嵌套外管3,外管3嵌套内管4,外管3与内管4之间设置通气层5,内管4 一端设置活塞机构6连接活塞杆2,内管4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7,活塞机构6包括套在活塞杆2上的活塞8,活塞8上设置环形槽9,环形槽9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9内设置开关垫圈10。环形槽9的槽底部11设置为斜坡状,开关垫圈10沿斜坡状的槽底部滑动。活塞机构6包括固定在内管4端部的凸起支撑垫12,凸起支撑垫12连接气体密封件13夹持的隔片14,气体密封件13通过开式支撑垫15连接弹簧圈16,弹簧圈16套在活塞杆2上,弹簧圈16前方安装活塞8,活塞8安装在活塞杆2的端部。活塞8前面由铁垫圈17和活塞定位垫18固定在活塞杆2上。阀体密封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内管4端部的阀体19,阀体19内部设置锥形面通气道20和支撑件21,锥形面通气道20与通气层5贯通,阀体19外部设置阀体密封圈22,阀体19连接阀体开关23,阀体开关23连接启动按钮24。启动按钮24安装在外管3端部的锥体支承件25上。外部大管子I端部设置外管支撑垫26,外管支撑垫26固定活塞杆2端部,活塞杆2端部设置轴承27,轴承27外部设置减震缓冲垫28。如图2所示,环形槽9的槽底部11设置为斜坡状,当座椅升降时,开关垫圈10沿斜坡状的槽底部滑动,当开关垫圈10运动到斜坡底端时,气体通道打开;当开关垫圈10由于气体压力的作用运动到斜坡顶端时,气体通道闭合,气压棒静止在固定高度。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安装活塞杆,夕卜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通气层,内管一端设置活塞机构连接活塞杆,内管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内设置开关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底部设置为斜坡状,开关垫圈沿斜坡状的槽底部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固定在内管端部的凸起支撑垫,凸起支撑垫通过气体密封垫连接气体密封件夹持的隔片,气体密封件通过开式支撑垫连接弹簧圈,弹簧圈套在活塞杆上,弹簧圈前方安装活塞,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前面由铁垫圈和活塞定位垫固定在活塞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密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管端部的阀体,阀体内部设置锥形面通气道和支撑件,锥形面通气道与通气层贯通,阀体外部设置阀体密封圈,阀体连接阀体开关,阀体开关连接启动按钮。6.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它包括外部大管子,外部大管子一端安装活塞杆,外部大管子另一端嵌套外管,外管嵌套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通气层,内管一端设置活塞机构连接活塞杆,内管另一端设置阀体密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U形,环形槽内设置开关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弘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