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一液、液一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板式换热器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造纸、轻纺、船舶、供热等行业,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余热回收等各种情况。实际生产中,生产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利用低碳醇、酒精等冷媒通过冷冻机及冷水机组为反应釜(反应容器)进行直接换热降温操作,采用蒸汽或导热油为反应釜(反应容器)进行直接换热升温操作。基于生产工艺变化,反应釜(反应容器)依据生产工艺改变需经常变化工艺温度的情况,原有的升温、降温形式是通过人工操作采用阀门组切换的模式,且切换过程中需对管路进行清洗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硅油缓冲罐(1)、制冷硅油缓冲罐(2)、加热板式换热器(3)、制冷板式换热器(4)、制冷硅油输送泵(5)、加热硅油输送泵(6)、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Ⅰ(7)、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Ⅱ(8)、低碳醇供管(11)、低碳醇回管(12)、蒸汽供管(13)、冷凝水回管(14)、加热硅油总供管(15)、制冷硅油总供管(16)、加热硅油总回管(17)和制冷硅油总回管(18);所述蒸汽供管(13)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通过所述蒸汽供管(13)向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输入蒸汽,所述冷凝水回管(14)也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所述加热板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硅油缓冲罐(I)、制冷硅油缓冲罐(2)、加热板式换热器(3)、制冷板式换热器(4)、制冷硅油输送泵(5)、加热硅油输送泵(6)、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I (7)、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II (8)、低碳醇供管(11)、低碳醇回管(12)、蒸汽供管(13)、冷凝水回管(14)、加热硅油总供管(15)、制冷硅油总供管(16)、加热硅油总回管(17)和制冷硅油总回管(18); 所述蒸汽供管(13)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通过所述蒸汽供管(13)向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输入蒸汽,所述冷凝水回管(14)也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通过所述冷凝水回管(14)排出蒸汽冷凝水; 所述低碳醇供管(11)连接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通过所述低碳醇供管(11)向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输入低碳醇,所述低碳醇回管(12)也连接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通过所述低碳醇回管(12)排出换热完毕的低碳醇; 在所述加热硅油缓冲罐(I)的上部设有硅油补加口 I (19),在所述制冷硅油缓冲罐(2)的上部设有硅油补加口 II (20),所述加热硅油缓冲罐(I)的下部通过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和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所述制冷硅油缓冲罐(2)的下部也通过导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和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 所述加热板式换热器(3)通过导流管与所述加热硅油输送泵(6)的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硅油总供管(15)的两端分别设有加热硅油换热介质出口(24)和加热硅油换热介质入口(25),所述加热硅油输送泵(6)的出口连接所述加热硅油换热介质入口(25),所述加热硅油总供管(15)的分支管 分别连接所述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I (7)底部设置的反应釜I换热介质入口(29)和需加热或制冷工艺反应釜II (8)底部设置的反应釜II换热介质入口(31),所述加热硅油换热介质出口(24)连接所述加热硅油总回管(17); 所述制冷板式换热器(4)通过导流管与所述制冷硅油输送泵(5)的入口连接,所述制冷硅油总供管(16)的两端分别设有制冷硅油换热介质出口(26)和制冷硅油换热介质入口(27),所述制冷硅油输送泵(5)的出口连接所述制冷硅油换热介质入口(27),所述制冷硅油总供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润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