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建模和地质多元信息集成领域,尤其涉及对矿山进行地上(包括地表)与地下双三维贯通的建模和矿山多元地质信息集成表达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矿山是一类特殊的空间对象,一方面,其地下是各种地质体,地质体的地质构成及分布等信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开发利用及矿山开采的稳定性,所以进行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时需要对构成地质体的地层、构造、岩体、矿体等地质信息进行描述和表达;另一方面,矿山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矿业发展需要依据周边的地形、环境、生产生活设施等,并需要对矿山开采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另外,矿山在其长期的勘查和开采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管理、科研(地、矿、物、化、遥)的二维资料,这些与矿山研究与管理相关的资料包括地质图、物探图、化探图和遥感影像,以及行政区划图和资源规划图等,这些资料包含大量的有用信息,但多以二维平面图像表达,没有实现与三维模型进行一体化集成与表达,这无疑增加了对矿山进行综合性分析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建模及集成方法无法实现地上(包括地表)与地下各实体统一建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的双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地下的地质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地质体模型;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和所述矿山的地形高程数据,将表征地表特征的二维平面图像上的各点拉伸至对应的实际高度,获得与地表形状一致的图件地表模型;对地下的钻孔进行三维建模,获得钻孔模型;对地下巷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巷道模型;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对获得的所有模型进行合并,得到所述矿山的双三维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的双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地下的地质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地质体模型; 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和所述矿山的地形高程数据,将表征地表特征的二维平面图像上的各点拉伸至对应的实际高度,获得与地表形状一致的图件地表模型; 对地下的钻孔进行三维建模,获得钻孔模型; 对地下巷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巷道模型; 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对获得的所有模型进行合并,得到所述矿山的双三维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下的地质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地质体模型包括: 分别对构成所述地质体的各实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各实体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实体包括地层实体、构造实体、岩体和矿体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对所述各实体的三维模型进行合并,获得所述地质体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构成所述地质体的各实体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各实体的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矢量化的带勘探线的基准平面图; 获取矢量化的勘探线剖面图; 为所述基准平面图赋予实际的高程值; 在所述基准平面图上确定所述勘探线剖面图所在的勘探线位置; 在所述勘探线剖面图上确定高度等于所述高程值的坐标网格线; 根据地理位置坐标,将所述勘探线剖面图竖直立在所述基准平面图上,使勘探线剖面图上坐标网格线与基准平面图上对应的勘探线重合,以获得实体建模素材; 在勘探线剖面图上提取同一实体的轮廓线; 将所述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同一实体的轮廓线连接在一起,获得对应实体的三维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实体建模素材作为一种模型合并至所述矿山的双三维模型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于淼,郑啸,于萍萍,安力立,马贺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