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705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0:59
一种接线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接线端子装配时安装工人非常吃力,而且如果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也不容易发现,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危险,造成事故问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相卡接的第一绝缘套(3)和第二绝缘套(4),所述第一绝缘套(3)与第一接线端子(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与第二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3)外壁上设有卡钩(31),所述第二绝缘套(4)外壁上设有卡接部(44),所述卡钩(31)与卡接部(44)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通过相互卡接绝缘体连接两端的接线端子,使用方便,而且可以直观的通过观察卡钩是否卡接环形凸块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安装稳定性高,避免了出现事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装配电动车等电气用品时,时常会用到接线装置,现有接线装置大多采用两个接线端子直接铆接,这样的安装方式安装工人非常吃力,而且如果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也不容易发现,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危险,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接线端子装配时安装工人非常吃力,而且如果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也不容易发现,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危险,造成事故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还包括互相卡接的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与第二接线端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外壁上设有卡钩,所述第二绝缘套外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钩与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卡接部为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与卡钩相对面之间相互抵压。所述环形凸块包括第一滑动斜面和第一卡接面,所述卡钩包括第二滑动斜面和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二滑动斜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二卡接面相互抵压。所述第一、二接线端子与对应的第一、二卡接套内壁卡接配合。所述第一、二接线端子上均设有挡片和挡块,所述挡片的端部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内壁抵压,挡块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轴向端面抵压。所述挡片和挡块在对应的绝缘套外壁上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容纳槽。所述第一绝缘套径向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卡钩。所述第一、二绝缘套由聚乙烯制成。所述第一、二绝缘套的开口端均设有进料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通过相互卡接绝缘体连接两端的接线端子,使用方便,而且可以直观的通过观察卡钩是否卡接环形凸块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安装稳定性高,避免了出现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A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图中,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2,第一绝缘套3,第二绝缘套4,卡钩31,环形凸块41,第一滑动斜面42,第一卡接面43,第二滑动斜面32,第二卡接面33,挡片5,挡块6,容纳槽7,进料倒角8,卡接部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端子I和第二接线端子2,还包括互相卡接的第一绝缘套3和第二绝缘套4,所述第一绝缘套3与第一接线端子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与第二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3外壁上设有卡钩31,所述第二绝缘套4外壁上设有卡接部44,所述拉钩31与卡接部44卡接配合。安装时,先将第一、二接线端子与对应的第一、二卡接套安装,然后将第一、二卡接套通过卡钩31和卡接部44安装在一起,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通过相互卡接绝缘体连接两端的接线端子,使用方便,而且可以直观的通过观察卡钩是否卡接环形凸块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安装稳定性高,避免了出现事故。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卡接部44为环形凸块41,所述环形凸块41与卡钩31相对面之间相互抵压,此处也可以采用卡接槽来代替环形凸块41,卡钩31卡入卡接槽内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环形凸块41为优选,其他可以作为备选。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环形凸块41包括第一滑动斜面42和第一卡接面43,所述卡钩31包括第二滑动斜面32和第二卡接面33,所述第一、二滑动斜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二卡接面相互抵压。在安装时,推动卡钩31,使第二滑动斜面32在环形凸块4上的第一滑动斜面42滑动到底,而后卡接,此时所述第一、二卡接面相互抵压,该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二接线端子与对应的第一、二卡接套内壁卡接配合。卡接可以保证装配式的稳定性,此处也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等。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二接线端子上均设有挡片5和挡块6,所述挡片5的端部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内壁抵压,挡块6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轴向端面抵压。挡块6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轴向端面抵压和所述挡片5的端部与对应第一、二接线端子的内壁抵压保证了接线端子不会从绝缘套上脱落或者掉进,实现了安装的稳定性,挡片5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时接线端子进给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保证接线端子不会从绝缘套掉出来,安装稳定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挡片5和挡块6在对应的绝缘套外壁上均设有与其适配的容纳槽7。在插入接线端子时,挡片5可以收缩到容纳槽7内,到位后弹出,使装配更简单,工作效率更高。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绝缘套3径向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卡钩31。两端均设有卡钩31使安装稳定性更高,更接可靠。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二绝缘套由聚乙烯制成。此处也可以采用别的绝缘材料,如pe,pc等,聚乙烯为优选,其他方案可以作为备选。在本技术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二绝缘套的开口端均设有进料倒角8,进料倒角8使接线端子装配时比较轻松,减少了工人的操作量。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相卡接的第一绝缘套(3)和第二绝缘套(4),所述第一绝缘套(3)与第一接线端子(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与第二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3)外壁上设有卡钩(31),所述第二绝缘套(4)外壁上设有卡接部(44),所述卡钩(31)与卡接部(44)卡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装置,包括第一接线端子(I)和第二接线端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互相卡接的第一绝缘套(3)和第二绝缘套(4),所述第一绝缘套(3)与第一接线端子(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4)与第二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3)外壁上设有卡钩(31 ),所述第二绝缘套(4)外壁上设有卡接部(44),所述卡钩(31)与卡接部(44)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4)为环形凸块(41),所述环形凸块(41)与卡钩(31)相对面之间相互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块(41)包括第一滑动斜面(42 )和第一卡接面(43 ),所述卡钩(31)包括第二滑动斜面(32 )和第二卡接面(33 ),所述第一、二滑动斜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二卡接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道利曹锐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华邦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