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金培专利>正文

双层容器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65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容器瓶,包括柱状塑料外层瓶,以及放置于所述外层瓶中的柱状玻璃内层瓶,所述外层瓶具有外螺纹外瓶口,所述内层瓶具有内敞口,以及与所述内敞口连接为一体的内瓶身,所述内敞口的截面积不小于内瓶身的截面积;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外瓶口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敞口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容器瓶结构简单,放烫防爆,易拆装易清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容器瓶
本技术涉及容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容器瓶。
技术介绍
奶瓶或茶杯使用广泛,有的用塑料的材质做成的奶瓶或茶杯,塑料在高温下会释放一定化学物质,从而导致瓶内液体食用不安全,而有些奶瓶或茶杯材质为玻璃,但是玻璃在使用时容易破损,可能会导致玻璃容器内的高温液体烫伤人体,并且破损的玻璃碎片也容易划伤人体。另外,一般的双层奶瓶或茶杯瓶口较小,内胆层无法或不易取出,不易对内胆层进行清洗,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的容器不易清洗和容易烫伤或威胁使用者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容器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容器瓶,包括柱状塑料外层瓶,以及柱状玻璃内层瓶,所述外层瓶具有外螺纹外瓶口,所述内层瓶具有内敞口,以及与所述内敞口连接为一体的内瓶身,所述内敞口的截面积不小于内瓶身的截面积;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外瓶口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敞口抵接。 将容器瓶设计成塑料外层瓶加玻璃内层瓶的形式,可利用玻璃内层瓶盛装高温液体,而用塑料外层瓶将内层瓶隔离,使用者不用直接接触玻璃内层瓶,而且即使玻璃内层瓶意外破碎也仍然装在塑料外层瓶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威胁,从而使得容器瓶既防烫又防爆且无污染,而且将内层瓶设计成敞口的形式,使得内层瓶开口较大,容易清洗,另外用连接盖将外层瓶和内层瓶连接在一起,也容易将内层瓶从外层瓶中取出。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盖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内侧沿着第二连接部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可与所述内敞口配合。利用连接盖过渡部上的连接凸起,将内层瓶的内敞口卡住,使内层瓶稳定不易晃动,另外也形成了一种密封,使内层瓶中盛装的液体不易泄漏。而且所述的连接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壁面之间形成一凹槽,在凹槽中放置密封圈,使安装后的内层瓶与外层瓶之间的密封更可靠。优选的是,还包括环形软垫,所述内层瓶放置在所述外层瓶中时,所述软垫放置于所述内层瓶与外层瓶之间,且所述软垫外侧具有软垫凸起。软垫能将内层瓶与外层瓶隔开,避免二者之间接触,可起到放烫以及缓冲的作用。另外软垫凸起能卡住内层瓶的瓶底,使内层瓶更稳定,不易晃动。优选的是,所述内层瓶为直圆柱状,所述内敞口截面积与所述内瓶身截面积大小相同。内层瓶为直圆柱状,加工制造简单,清洗无死角使得清洗更加方便干净。另外,这种玻璃内层瓶结构简单,替换性好。优选的是,所述内层瓶放置在所述外层瓶中时,所述内层瓶比所述外层瓶高出1-2厘米。内层瓶比外层瓶略高,使得连接盖盖上后,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优选的是,所述外层瓶具有不规则圆柱状外瓶身,所述外瓶身最小截面积处与内瓶身的距离为1-3厘米。使得内层瓶既能方便地放进外层瓶中,也不会因为二者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内层瓶容易晃动。优选的是,所述外瓶身中间部位截面积比外瓶身两端部位截面积小。形成一种中间稍小,两边较大的形状,比较有曲线感外观更漂亮,另外也使得外层瓶的中间部位与内层瓶的距离较小,对内层瓶形成一定的支撑或者限制,从而从不同的部位对内层瓶进行限制,防止内层瓶的晃动。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放烫防爆,易拆装易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外层瓶不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内层瓶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内层瓶俯视不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连接盖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双层容器瓶的连接盖仰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外层瓶,110-外瓶口,120-外瓶身,200-内层瓶,210-内敞口,220-内瓶身,300-软垫,400-密封圈,500-连接盖,510-第一连接部,520-第二连接部,530-连接凸起,540-密封凹槽,600-把手部,610-环形主体,620-把手,700-吸嘴组件(或奶嘴组件),710-吸嘴(或奶嘴),720-安装部,800-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容器瓶,包括外层瓶100,以及放置于外层瓶100中的内层瓶200,以及将内层瓶200和外层瓶100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盖500,该连接盖500上还套设有把手部600,以及与连接盖500连接且将把手部600卡住的吸嘴组件700,罩在该吸嘴组件700上的保护罩800。如图2所示,该双层容器瓶的外层瓶100为不规则的圆柱状,其材质为透明或者半透明塑料。该外层瓶100具有不规则圆柱状外瓶身120,且外瓶身120中间部位截面积比外瓶身120两端部位截面积小。这样形成一种中间稍小,两边较大的形状,比较有曲线感外观更漂亮。还具有相对于外瓶身120收缩的外瓶口 110,该外瓶口 110上设置有外螺纹。如图3至图4所示,该双层容器瓶的内层瓶200也为圆柱状,其材质为玻璃。该内层瓶200具有内瓶身220,以及与内瓶身220连接为一体的内敞口 210(即一敞开的开口,相对于与瓶身连接处无明显的收缩),该内敞口 210的截面积不小于内瓶身220的截面积。该内层瓶200的瓶身部位可以内凹或者外凸,但是此处优选外瓶身220为直圆柱状,且内敞口210截面积与内瓶身220截面积大小相同。内层瓶200为直圆柱状,加工制造简单,清洗无死角使得清洗更加方便干净,也容易从外层瓶100中取出,而且这种玻璃内层瓶形如普通玻璃杯,结构简单,替换性强。另外,内层瓶200放置在外层瓶100中时,内层瓶200比外层瓶100高出1-2厘米。内层瓶200比外层瓶100略高,使得连接盖500盖上后,内层瓶200能与连接盖500紧紧地抵住,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而且,外瓶身120最小截面积处与内瓶身220的距离为1_3厘米。使得内层瓶200既能方便地放进外层瓶100中,也不会因为二者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使内层瓶200容易晃动。外瓶身120中间部位截面积比外瓶身120两端部位截面积小,形成一种中间稍小,两边较大的形状,使得外层瓶100的中间部位与内层瓶200的距离较小,对内层瓶200形成一定的支撑或者限制,从而从不同的部位对内层瓶200进行限制,防止内层瓶200的晃动。如图1所示,该双层容器瓶还包括环形软垫300,内层瓶200放置在外层瓶100中时,该软垫300放置于内层瓶200与外层瓶100之间,且该软垫300外侧具有软垫凸起,使得软垫300能将内层瓶200与外层瓶100隔开,避免二者之间接触,可起到放烫以及缓冲的作用,另外软垫凸起能卡住内层瓶200的瓶底,使内层瓶200更稳定,不易晃动。如图4至图5所示,该双层容器瓶还包括连接外瓶身120与内瓶身220的连接盖500。该连接盖500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510,还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520,第一连接部510和第二连接部520与外瓶口 110和内敞口 210对应,即第一连接部510与外瓶口 110螺纹连接,第二连接部520与内敞口 210抵接。该连接盖500的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容器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塑料外层瓶,以及柱状玻璃内层瓶,所述外层瓶具有外螺纹外瓶口,所述内层瓶具有内敞口,以及与所述内敞口连接为一体的内瓶身,所述内敞口的截面积不小于内瓶身的截面积;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外瓶口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敞口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容器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塑料外层瓶,以及柱状玻璃内层瓶,所述外层瓶具有外螺纹外瓶口,所述内层瓶具有内敞口,以及与所述内敞口连接为一体的内瓶身,所述内敞口的截面积不小于内瓶身的截面积;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外瓶口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敞口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容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内侧沿着第二连接部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可与所述内敞口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容器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培
申请(专利权)人:董金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