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以及检查装置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20381990.9的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名称为“输送装置以及检查装置”,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6月28日)。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以及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例如检查IC器件等电子部件的电气特性的检查装置。上述检查装置构成为,从供给托盘向检查部供给电子部件,对被供给到检查部的电子部件的电气特性进行检查,在该检查结束后,将电子部件从检查部回收到回收托盘。另夕卜,收纳于供给托盘的电子部件被暂时转移到梭,由梭将其输送到检查部附近。在梭上设置有托盘,该托盘形成有凹槽(pocket),在该凹槽收纳电子部件。从供给托盘到托盘的电子部件的输送由供给机器人执行。供给机器人具有多个吸附管嘴,利用各吸附管嘴吸附保持供给托盘的凹槽内的电子部件,并在将所保持的电子部件转移到托盘的凹槽后释放该电子部件,由此将电子部件从供给托盘输送到托盘。作为这种供给机器人,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供给机器人。然而,一般的供给机器人的多个吸附管嘴的配设间距(彼此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所以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设置于供给托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时,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基部; 第一支承部,该第一支承部被固定于所述基部; 第二支承部,该第二支承部被支承于所述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相对于所述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支承部包括: 第一部件保持部,该第一部件保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三方向移动,并且保持部件; 第一移动部,该第一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部件保持部,该第二部件保持部被支承于所述第一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并且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28 JP 2012-146018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时,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基部; 第一支承部,该第一支承部被固定于所述基部; 第二支承部,该第二支承部被支承于所述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相对于所述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支承部包括: 第一部件保持部,该第一部件保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三方向移动,并且保持部件; 第一移动部,该第一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部件保持部,该第二部件保持部被支承于所述第一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部在所述第三方向移动,并且保持所述部件, 所述第二支承部包括: 第三部件保持部,该第三部件保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三方向移动,并且保持所述部件; 第二移动部,该第二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及第四部件保持部,该第四部件保持部被支承于所述第二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三部件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部在所述第三方向移动,并且保持所述部件,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部件保持部与所述第二部件保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离开距离以及所述第三部件保持部与所述第四部件保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离开距离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承于所述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移动机构用第一引导轮和移动机构用第二引导轮,它们在所述第二方向离开;移动机构用第一环形驱动绳,该移动机构用第一环形驱动绳挂设于所述移动机构用第一引导轮与所述移动机构用第二引导轮之间;以及移动机构用驱动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信夫,前田政己,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