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凸缘部的设置有水流垂直冲洗的垂直刷洗槽、水流环绕冲洗的环绕刷洗槽,垂直刷洗槽设置在座便器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环绕刷洗槽的开口朝向洗净面的上缘轮廓的一侧,水流沿洗净面的上缘喷射;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均与排水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的设置,能够对洗净面比较脏的后部的位置获得较大的冲刷力,对于洗净面比较干净的前部通过环绕冲刷进行绕圈冲洗,达到最有效的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座便器在使用时,可以轻松擦洗便器凸缘部,使座便器保洁变得更加容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便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冲水型座便器所占比例较大,如图1所示,其座便本体上通常具有便池部和凸缘部,在便池部的底部设有冲洗水喷射孔;凸缘部位于便池部的上部,凸缘部设有用于向便池的洗净面提供刷洗水的刷洗口。在座便本体上通常装有冲洗水水箱,冲洗水水箱内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排水阀通过管道分别与便池部的冲洗水喷射孔、凸缘部的冲洗口相连接。水流从水箱的排水阀流出后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水流经喷射冲水管路从喷射口喷出对座便器本体的底部进行冲洗,并辅助虹吸管道形成虹吸效应。另一部分水流经凸缘部的洗净面刷洗水路从刷洗口对座便器本体的洗净面进行洗刷。洗刷孔的分布、尺寸与角度对马桶的洗刷功能至关重要。一般便器由于要用尽量少的水对洗净面进行充分的洗刷,洗净孔与水平面一般不是垂直而是成一定角度的,如30?60度。又由于洗净孔是呈圆周或者接近于圆周分布的,因此洗净孔无法用模具芯子成型。目前马桶行业的生产方式与工艺中,洗净面洗刷孔基本上都是在马桶(或者马桶凸缘部)泥坯成型后用薄壁筒式治具一个一个扎出来的。这种生产方式有以下缺点:1、由于孔是靠人工一个一个扎出来的,对工人技术依赖度高,生产效率低。2、由于扎完孔后的部分泥巴会残留在凸缘部的高度方向上形成毛刺,影响了凸缘部水流的方向与洗刷效果。3、部分扎孔后的泥渣有一定概率掉在洗刷孔里,陶瓷烧制成型后难去除造成便器报废影响了合格率。再者从日常生活常识可知,座便器洗净面后部是比较容易粘排泄物的位置,需要较多的水和较有力的冲刷。但上述的洗净面所需的水是从水箱流到凸缘部再从凸缘部经斜向小孔流到洗净面的,因此不容易产生较大的洗刷力。对洗净面上粘的排泄物刷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对座便器后部的洗净面提供较强劲的冲刷力,并可以提闻生广效率并提闻广品合格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凸缘部的设置有水流垂直冲洗的垂直刷洗槽、水流环绕冲洗的环绕刷洗槽,垂直刷洗槽设置在座便器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环绕刷洗槽的开口朝向洗净面的上缘轮廓的一侧,水流沿洗净面的上缘喷射;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均与排水管道相连。作为优选,垂直刷洗槽包括凸缘部位于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开设的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或出水槽,以及与出水孔或出水槽宽度匹配的输水管道,水流从输水管道流出到出水孔或出水槽。作为优选,垂直刷洗槽的开口为位于凸缘部内的过水间隙,凸缘部的侧壁与位于凸缘部内的挡水立壁在高度上错位重叠,形成过水间隙,过水间隙的大小为0.6-10毫米。作为优选,垂直刷洗槽的输水管道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有挡片,两端的挡片限定垂直刷洗槽的开口宽度。作为优选,垂直刷洗槽的开口宽度足以与环绕刷洗槽的冲刷的范围共同覆盖整个洗净面。作为优选,环绕刷洗槽包括设置在洗净面的上缘一侧的冲刷口,由冲刷口沿洗净面的上缘延伸的导水轨道,以及与冲刷口相连通的导水管道,水流从导水管道进入冲刷口,再从冲刷口喷射至导水轨道。作为优选,导水轨道从冲刷口处的起始端到末端,在水平高度上逐渐降低,导水轨道延伸至与冲刷口相对应的另一侧洗净面的上缘、垂直刷洗槽一端的起始位置。作为优选,导水轨道在冲刷口处的起始端,导水轨道的外侧为往上凸起的挡壁,挡壁的高度从导水轨道的起始端到导水轨道的末端逐渐下降,直到导水轨道末端的挡壁为平面或者往下倾斜。作为优选,垂直刷洗槽的输水管道设置在环绕刷洗槽的导水管道上方,水流从排水管道流出后,分两路分别流至垂直刷洗槽、环绕刷洗槽。作为优选,排水管道在垂直刷洗槽、环绕刷洗槽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的设置,能够对洗净面比较脏的后部的位置获得较大的冲刷力,对于洗净面比较干净的前部通过环绕冲刷进行绕圈冲洗,达到最有效的清洁效果。导水轨道在冲刷口处的起始端,导水轨道的外侧为往上凸起的挡壁,挡壁的高度从导水轨道的起始端到导水轨道的末端逐渐下降,直到导水轨道末端为平面。保证从冲刷口喷射出的水流能够达到最大行程,足以覆盖整个洗净面的前部,完成洗净面前部的冲刷工作。挡壁有效防止在冲刷力最强的起始端处,水流因自身重力与喷射力而快速下降,末端的导水面基本持平或者往下斜又保证在喷射力不足的时候水流能顺利流下。本技术所述的座便器在使用时,可以轻松擦洗便器凸缘部,使座便器保洁变得更加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座便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垂直刷洗槽所在平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在环绕刷洗槽所在平面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在导水轨道上的正面剖视图;图中:100是凸缘部,200是垂直刷洗槽,201是输水管道,202是过水间隙,203是挡水立壁,204是挡片,300是环绕刷洗槽,301是冲刷口,302是导水轨道,303是挡壁,304是隔挡,305是导水管道,400是洗净面,500是排水管道,501是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图3所示,一种洗净面400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凸缘部100的设置有水流垂直冲洗的垂直刷洗槽200、水流环绕冲洗的环绕刷洗槽300,垂直刷洗槽200设置在座便器的洗净面400的后侧面上方,环绕刷洗槽300的开口朝向洗净面400的上缘轮廓的一侧,水流沿洗净面400的上缘喷射;垂直刷洗槽200与环绕刷洗槽300均与排水管道500相连。在产品结构上,考虑到为了增强水箱排出水的洗刷力,本实施例中,排水管道500在垂直刷洗槽200、环绕刷洗槽300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单向阀501。水箱排水时,单向阀501打开,水流进入到凸缘部100进行洗净面400刷洗。在排水即将结束时,单向阀501关闭,使凸缘部100的外部空气不能进入排水管道500,在大气压作用下,排水管道500存满水。下次排水时,排水阀排出的水不用再次充填排水管道500中的空气,而直接作用于喷射与刷洗,从而提高了洗刷水的利用效果。当开启排水阀排水时,单向阀501上的阀片在浸入输水管道201的冲刷水水压作用下打开。水进入刷洗冲刷口 301导水管道305,其中部分水进入刷洗冲刷口 301导水管道305从刷洗冲刷口 301喷出,在重力及导水管道305的共同作用下,从冲刷口 301喷出的水在沿着洗净面400流下对洗净面400上的污物进行刷洗的同时,沿着导水管道305边前进边往下洗刷从而完成对大部分洗净面400的洗刷。进入刷洗冲刷口 301导水管道305的另一部分水进入刷洗槽输水管道201,从洗刷槽喷出对洗净面400进行直接冲刷。由于洗刷槽是连续的,并且位于刷洗水进入的起始位置,因此从此处喷出的水对洗净面400后部进行直接刷洗的力比较大,容易把粘在便器后部的排泄物痕迹洗净。如图3、图4所示,垂直刷洗槽200包括凸缘部100位于洗净面400的后侧面上方开设的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或出水槽,以及与出水孔或出水槽宽度匹配的输水管道201,水流从输水管道201流出到出水孔或出水槽。本实施例中,垂直刷洗槽200的开口为位于凸缘部内的过水间隙,凸缘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凸缘部的设置有水流垂直冲洗的垂直刷洗槽、水流环绕冲洗的环绕刷洗槽,垂直刷洗槽设置在座便器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环绕刷洗槽的开口朝向洗净面的上缘轮廓的一侧,水流沿洗净面的上缘喷射;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均与排水管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凸缘部的设置有水流垂直冲洗的垂直刷洗槽、水流环绕冲洗的环绕刷洗槽,垂直刷洗槽设置在座便器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环绕刷洗槽的开口朝向洗净面的上缘轮廓的一侧,水流沿洗净面的上缘喷射;垂直刷洗槽与环绕刷洗槽均与排水管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垂直刷洗槽包括凸缘部位于洗净面的后侧面上方开设的开口向下的出水孔或出水槽,以及与出水孔或出水槽宽度匹配的输水管道,水流从输水管道流出到出水孔或出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垂直刷洗槽的开口为位于凸缘部内的过水间隙,凸缘部的侧壁与位于凸缘部内的挡水立壁在高度上错位重叠,形成过水间隙,过水间隙的大小为0.6-1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垂直刷洗槽的输水管道在宽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有挡片,两端的挡片限定垂直刷洗槽的开口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净面可两路刷洗的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垂直刷洗槽的开口宽度足以与环绕刷洗槽的冲刷的范围共同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